书城励志职场中50个第一次
369600000012

第12章 第一次与同事结怨 (2)

想一想,身边是否存在这些隐患?

1.业务能力极差。自身能力有限,只能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但也没差到必须让人开除的地步。因此,领导感到此人可有可无,当然不可能重用此人了。

2.经常出错或错误严重。如果你总是出错,或者犯的错误太大,让公司遭受的损失太重,这样就会让领导对你失去信心,他害怕冒更大的风险,所以只好暂时把你搁置一边!

3.领导有意在考验。一个人要想做成大事,必须有勇气面对挑战,有耐心面对繁杂的工作,同时也要有身处孤寂的韧性。对于领导来说,有时要培养一个人,除了让下属干活之外,也有可能让他无事可做,一边观察,一边训练。

4.人际关系的影响。不能得罪两类人,一类是领导面前的红人,一类是小人,前者可能不经意间流露出对你的不满,后者可能恶意诋毁你,两者都有可能把你推向冷板凳。

5.领导的个人好恶。你可以不知道领导喜欢什么,但是他讨厌什么你一定不要碰,例如领导不喜欢耍小聪明,你就一定不要动自己不该动的脑筋。

将冷板凳坐热,你会从冰冻期变成职场红人

你要是不想坐冷板凳,只想一走了之,那可能以后你还会遭遇冷板凳。

将冷板凳坐热,有了这份能力,你以后将在这个问题上无往不胜。

对一般员工,老板如果觉得他的表现的确让自己反感,会选择直接叫其走人。给予“冷板凳”,说明管理者还希望观察一段时间,还留有一定的余地和机会。

这时候的冷板凳就是一个引人注目的舞台。坐在冷板凳上,并不意味着没人关注了,恰恰相反,关注你的人更多了,领导、同事都会比以前更注意你的言行。如果你怨天尤人,则正好合他们的心意,只不过使人进一步确认就凭你这个工作态度让你坐冷板凳是应该的,更看不起你。

你的观众有两类人,你都得好好伺候,一类是领导层,一类是同事们。

1.坐在冷板凳上的人一定不要自暴自弃,甚至跟领导对着干,如随意发泄对领导的不满、故意消极怠工等,这样只会使事情更糟糕。聪明的做法是藏起自己的不满,收起锋芒,表现出一颗面对挫折照样淡定的平常心,还可以利用这一时机广泛收集各种信息、吸收各种知识,以此增强自己的实力。一旦时运到来,你便可跃得更高,显得更加耀眼!

在你坐冷板凳期间,记住领导也许正在观察你,如果你自暴自弃,恐怕坐到屁股结冰了你也难以翻身。所以,谦虚,敬业,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小事,甚至要比以前干得更认真,更好,让领导不得不对你刮目相看,重新重用你。

2.表现给同事看,让他们看到你的耐力和深不可测。很多人都有一种落井下石的劣性,当你坐上冷板凳后,你的朋友可能同情你,想办法帮你;但那些平时对你不满之人这时可能要高兴了,他们巴不得你永远站不起来!所以当你身处不利时,要一丝不苟地做给别人看!

一个人要有韧性,也要有忍劲。能忍受闲气、忍受他人的嘲弄、忍受寂寞、不甘沮丧、忍受黎明前的黑暗、忍受虎落平阳被犬欺……你在忍给自己看,也忍给别人看。你可以采用这一机会好好训练自己的耐性,磨炼自己的心志。冷板凳都坐热了,你就没什么好怕的了。试想,你在冷板凳上照样干得欢,同事们会心生敬意,佩服你的忍耐力和毅力。

所以,从坐上冷板凳的那一刻起,你就得牢牢树立“化危机为转机”的必胜信念,以实际行动踢翻冷板凳。

什么人离“冷板凳”的位置最远

1.不可缺少的人。

一位资深前辈曾告诫职场新人,向领导汇报时要切记四个字:“不讲困难”。领导每天都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环境,要比员工遭遇更多的难题,承受更大的工作压力。总将困难上交,会让领导的情绪变得更糟,还很有可能给他留下“添乱、出难题、工作能力差”的负面印象。领导不会把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推到冷板凳上。

2.有关系网的人。

在社会上,为什么一些专业能力等硬件未必很好的人却能出人头地?其实,他们中不少人是得益于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关系网络,就是创造有利于自我发展的空间,努力得到别人的认可、支持和合作。凭着你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火热的激情还没有发挥,领导怎么可能冰冻你呢?

3.不抱怨的人。

当公司中有不利于员工的情况出现时,肯定会有人抱怨,大多数老板认为,“牢骚族”与“抱怨族”不仅惹是生非,而且造成组织内彼此猜疑,打击团队工作士气。此时领导可能找到一个人“杀鸡给猴看”,如果你不善于抱怨,那么,恭喜你,危险的人不是你!

第一次和同事竞争

职场实录

第一次和同事竞争,在没有知道结果以前,我所有的表现都是完美的。可是,问题总出现在我想不到的地方……

那天本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早晨一上班,我就被经理叫到他的办公室。经理满脸笑容,对我说:“公司经过反复研究,慎重考虑,觉得你是接任办公室主任的最佳人选。怎么样,有没有信心?”

那一刻,我几乎要哭了,多少天的紧张就为了这一刻的结果,我的努力、我的隐忍、我的辛劳,一切的一切没有白费。我终于战胜了同科室的另一位同事,那位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论资历,论才干,我们俩不相上下。重要的是我和她的关系也很要好,只不过最近,准确点儿说,前任主任调离后,我和她的关系就有点儿微妙。

在这场竞争中,我用力保持了自己的风度,暗自较劲的整个过程中,我好几次想在其他同事面前打压她,抬高自己,不过,我忍住了。

看到经理赞赏的眼神,我当时的感觉简直可以用感谢天、感谢地来形容。太幸福了,这次的升职对我太重要了,这一次跨入管理层,意味着以后有更广阔的平台,更宽的视野,更强有力的履历。

中午领导约我一起吃饭的时候,我还轻飘飘的,吃饭的时候,我还处于亢奋中,那天的我特别健谈,从公司的近忧到公司的远景,我侃侃而谈,经理听得连连点头。不知怎的,话题最后竟然聊到了那位同事身上。

可能由于神经放松了,随意聊起了一些事,我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出于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给经理讲到了一件事情:有一次大家到酒楼吃饭,那位同事看到了开酒器,想到自己家的红酒开酒器被人借走没还,她趁服务员不注意揣到了自己的手包里。另外还讲了些什么,我记不清了。总而言之,那天,我亢奋地一直说,一直说……

后来,正式任命下来了。令我抓狂的是,主任并不是我,而是我的对手。面对目瞪口呆的我,经理语重心长地轻声对我说了句:“要学会尊重别人。”在我的追问下,经理终于告诉我原因,原来,那天和我吃饭之后,经理就找我的那位竞争对手谈了话,经理委婉地提及我可能出任主任,希望她能够支持我的工作。而同事当时就表态一定会支持我,问起对我的印象,她对我的评价非常简单,也非常中肯,也正是这一点让经理最后舍我而取她了。

这次大大的教训让我付出了昂贵的学费,学会了一点:竞争不是恶斗,一定要尊重你的竞争对手。

职场补氧有几招

领导为什么喜欢让你们“争”

很多职场人都纳闷,为什么有的事情领导不是采取直接安排的方式,却要让大家互相竞争呢?实际上,这是对所有员工的一个考察。

竞争中,能够发现很多员工的个性和品德。领导看中的是员工的才能与创意是否可以给事业带来活力和效益,用人的目的很明确,所以一个员工晋升和提薪的标准是业绩,采用的是透明的竞争机制,这种机制能够辨别一个人的业绩,更能考察出一个人面对竞争的“职场情商”。

这里要注意到的一点是,你有自己的喜恶,但要记住切勿将此带入职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独特的眼光,每个同事都与你一样有着自己的喜好,也许他们的衣着打扮或是言谈举止不是你所喜欢的,甚至为你所讨厌。你可以保持沉默,可不要去妄加评论,更不能以此为界,划分同类和异己,你最好能多点“兼容”。

要是为此而惹恼他们,那你会树敌过多,在竞争中难以得到支持。所以,光有业绩还不行,能不能服众会在竞争中显示出来。人们讨厌那些心胸狭窄的人,他们更愿意与那些有才气且志趣相投的同事相处。

如果你有能力,又愿意和别人平等竞争,说不定下一个成功的就是你。

不管你是否愿意,你都要跑

工作岗位越来越少,而想要获得工作岗位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大企业也正在盘算着裁员。在这样的环境里,竞争就来了,不论你愿意不愿意,都要作好跑步的准备。

有一部分人不喜欢竞争,还有一部分人为了和大伙儿站在同一战线,而不敢在激烈的竞争时代迈开脚步。

假设现在有一个升迁的职位空缺,你身边的人对你说:“咱们别想这件事了,大家都争这个位子,争来争去有什么意思呀。忘了它,还是一起去喝咖啡吧。”

如果你的同事这么跟你说,你一定不要为了达成一致性,而放弃自己内心真实的判断。不要管别人怎么样,问一问自己,想不想要更大的平台,得到更刺激的挑战……

亮出你自己,你就有可能得到这一切。咖啡你可以一起喝,但是第二天你仍然和老板约了一个会面的时间。或许当你夹着申请资料离开老板办公室时,你的同事会斜着眼看你,但只有那些能够坚持自己的上进心,不在意别人的目光,执著朝目标前进的人才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你看别人是什么,别人看你是什么

处处都有竞争对手的时候,考验你心灵成熟度的时候到了。许多人对竞争者四处设防,更有甚者,还会在背后冷不防地“插上一刀、踩上一脚”。这种极端,只会拉大彼此间的隔阂,制造紧张气氛,对工作无疑是百害无益。

成熟的人擅长与人交往,无论是客户、同事、领导甚至是竞争对手,都能在他们中间游刃有余,让自己的工作顺着这些网络得到更大的发挥空间。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无论对手如何使你感到压力巨大,千万别自降身价,去诋毁打压他。不如轻轻地露齿微笑,先静下心干好手中的工作。可能他仍在原地心生怨气的时候,你已完成出色的业绩。这种大度开明的宽容风范,会引发竞争对手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