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中50个第一次
369600000027

第27章 认真回报工作 (2)

如果对方接二连三给你“扎针”,那么一定是以为你好欺负,你就不能置之不理了,你可以明白地告诉对方:“如果我们两人无法解决问题,就有必要让领导知道这件事情。”如果事情仍未获得解决,就直接向领导报告。

第一次挨刀

职场实录

大学毕业那年,我就进了这家还不错的咨询公司。

我对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都非常满意,可是没想到,这个月我却挨了一刀。

部门经理完全把我当成空气,其他同事也越发对我疏远起来,让我甚至怀疑自己会被裁员。

一直以来,部门经理对我挺器重,他手把手教了我很多东西,所有的转变发生在一次公司聚会活动中。

我是华师大毕业的,当初进入这家公司靠的就是师哥陈为的引荐,进公司的时候其实我很想和他在同一个部门,可是他们部门根本不缺人,于是我就来到了现在的部门。

虽说没和师哥在一个部门,但是我心里一直很感激他。平常工作非常忙,也没时间找他聊天,正巧那次聚会的时候我看到师哥了,当时我想都没想,就主动上前和他打招呼,还一起聊了很长时间,后来发现我们部门经理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当时我根本不知道是因为我和师哥多说了两句话。活动结束回到公司后,他还特地从同事那里了解了我和师哥之间的关系。

有一次晚上加班到很晚,办公室里只剩下我和经理两个人,经理冷不丁地问了我一句:“听说你是陈为介绍进来的,是吧?你当初怎么没去他那个部门呢?”当时我对公司内部人事关系也不太了解,就老实回答了他的问题,说因为觉得自己对现有的部门比较感兴趣,当然,我甚至心无城府地表达了对师哥的感激之情。

这次的谈话就如同我自己给自己来了一刀,部门经理对我的态度开始冷冰冰了,同事也开始孤立我。

后知后觉的我才知道,我的部门经理和师哥彼此是最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我的回答恰恰让部门经理认为,我是师哥安插的打听情报的“间谍”。

于是,我只能如坐针毡地在部门里工作了近一个月,开始的时候我想过干脆申请去师哥的部门好了,但是我觉得这件事情的起因是自己做事不当,不能这么一走了之,以免坐实别人对我的“冤枉”。

打定主意去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一天下班的时候,我约了领导吃饭,领导想了想,还是答应了,我和领导说自己应聘主要是喜爱这份工作,与谁给我联系的无关,况且我只是感激师哥的介绍,与他也没有过多亲密的关系。在部门利益面前,我坚决维护本部门利益。

也许是我的坦率打动了经理,经理第二天对我的态度好了很多,而同事们是以经理为风向标的,既然经理对我没有成见,大家自然就慢慢改善了和我的关系。

职场补氧有几招

别用“贪心”的刀刺向自己的心口

办公室政治是一个熟悉的话题,职场的竞争如此激烈,不但职员之间有竞争,领导和领导之间也会有竞争。

这时候,“贪心”的职场人就希望左右逢源,能够两面吃香。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难度巨大。

老杨上头的总经理因为年事已高,退居二线。接替总经理位置的是原来的一位副总。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件事自然是走马换将。可不是,不到一个月时间,公司里各个部门的中层开始大换血,一个月下来,人员调动非常大。在这些升职的员工中,有的是和原来的总经理关系不错的,新领导为了拉拢许以职位上的晋升,还有和现任总经理关系不错的员工,也理所当然得到重用,可偏偏就是为人处世最圆滑的老杨还是原地不动。

工作有时候如同谈恋爱,正如一个男人喜欢两个女人,两个女人也同时喜欢他,小伙子就算再会左右逢源,也不可能同时和两个姑娘都发展关系,就算短时间可以,也有东窗事发的时候。每个人都要果断作出选择,毕竟一个明智的领导,看到自己的下属和自己的对手关系也不错,可能会不太乐意,对这个下属也不会放心,自然不会将其列为自己的心腹。

拒绝圆滑,但是不拒绝温和

人际交往本来就有代价,你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喜欢你,人际交往是要付出代价的,你选择和这个人打交道或者合作的时候,必然会失去另一部分人的支持。

在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冲突问题上,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叫做社会交换理论,用来解释人际交互作用的原因。这个理论是说,每次人们打交道时,必须付出某些代价,也获得一定的奖励。聪明人可以考察他所获得的结果,从而决定交往会延续多久以及令人满意的程度。

这个理论是简单的、直接的,带有很浓的商品经济的色彩,但在某种程度上是有用的!我们为什么会有竞争甚至冲突,那是因为资源的稀缺,当你选择追随某位领导,或者和某些同事合作的时候,你难免要以失去另一群人的支持作为代价。

职场中,矛盾冲突是难免的,而如果我们把这种冲突想得过于糟糕导致自己情绪很消极,那是不值得的事情,只有当作正常的事情来处理,才能接纳并处理好职场中复杂的人际关系。

怎么处理呢,中国古代儒家所提倡的“中庸”——“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也就是要不偏不倚,不温不火,把握两端,不走极端。落实到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不是要你做两面派,企业内部难免出现多头领导的事情,领导之间也难免出现分歧,而是当你权衡个人和企业的利弊之后,考虑听哪位领导的指示,而对你将违背其意愿的领导,能够保持一种温和的态度,坦诚、礼貌地拒绝,并说明理由。

建立办公室的绿色心态

别把办公室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至少你自己可以保持圆融豁达的心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不但你的心态会变得轻松,周围的人也会因此而放松。

第一,任何时候不要一副苦大仇深的表情,表现出轻松的状态,可以学习讲一些幽默的笑话。幽默的天才不是任何人都具备的,但勇于讲话是第一步。办公室那个幽默的人,总是成为更多人关注的中心。如果实在不够幽默,至少对于办公室的笑话不要冷脸相对。

第二,受到委屈的时候,积极想办法,走出心理自虐式的期待。如果你总是把自己想成全世界最悲惨的人、是办公室里的“窦娥”的话,你就会总有冤屈在心里。久而久之,你自己可能都有一种错觉,你就是全天下最悲惨的人。为什么不想象自己是那个幸运的人?用正常的心态看待所有的事情。

第三,在办公室不做坏情绪的源头。有时候,负面情绪可能像流行性感冒一样,会传染给别人。如果你真有不快,至少找值得信赖的好朋友聊聊,总之找局外人聊聊。多选择那些自我超越郁闷的活动,比如出外吹风、运动等,这样会锻炼你自我消化情绪垃圾的能力。

用忠诚和实力创造你的价值

忠诚不是一抹装点自身的口红,而是一份必要的坚守。

遵守基本的职业操守是一种忠诚的标准。因为当你为一方服务,就要维护一方的利益。如果“身在曹营心在汉”,干着“吃里爬外”的勾当,一定不是合格的职场人。对合作伙伴的背叛,是生意场的大忌。

而理性地看待这样的忠诚,并不要求你必须从一而终地效忠于某个老板或者企业。从另一个角度讲,寿命超过10年的创业企业,比例不超过30%,而你的个人职业生涯有40年左右。

职场人际关系包括供应商、客户、合作者、竞争者、可能的替代者、潜在的对手和同盟者,等等,这些人都是你的职场生意伙伴。因为期望和人际关系会发生变化,今天你的平级同事明天可能是你的上司,今天的竞争对手可能是明天的客户。

所以,在职场人际经营中,对各种人都要保持平和、理性、长线的心态。你可以一生中无数次重新选择,对无数领导表示出无限忠诚,但在一个时段,保留你的忠诚只针对你需要服务和信服的那个人。

同时,工作就是生意,职场就是生意场,想做好生意,不但要会做人,也要会做事,你可以在做事上多努力一些,不管哪位领导,都是喜欢踏实肯干的下属的,只要你实干,甚至能在你所处的行业成为专家,总会有领导欣赏你,即使这位领导退了,或者离职了,也会有新的领导赏识你并且重用你。

第一次被抢功

职场实录

第一次我被人抢功的时候,脸都绿了。

那是刚工作不久,我就接触了这么一群人,在一项日常工作中,在向领导的汇报中,总有人不动声色地化别人的功劳为自己的功劳,化大家的功劳为自己功劳,表现出来深厚的抢功能力。他们常常是在主语应该使用“我们”的时候使用“我”,在主语应该使用“某某”的时候,使用“我们”。

不过当时主要是抢团队的功劳,给我的刺激也不大,可是,我遭遇了第一次被抢功,是和一个同事合作一个项目,开会向领导汇报的时候,他抢先发言,不动声色地说,“我们有一个方案……”其实那是我昨天想了大半夜的成果,只是在半个小时前和他有过一番沟通。

一个“我们”,抢走了我的大半功劳,接着过来询问项目进度的时候,他居然拿出了一副指导者的派头,说我做得非常好,基本上不怎么需要他的帮助,只不过在一些关键问题上和他交换一下意见就行了。因为是第一次发现有人明目张胆地抢我的功劳,所以一时很生气,也很蒙,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可是那次我发誓,没有下一次了。以后我不会轻易被人这么耍弄。

果然,我又遇到了抢功的人,领导让我和小雪负责同一个项目。在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她根本就不用心,总是一副“全靠你了”的态度,我也不好拒绝。

没想到的是,快交项目的时候,领导让我俩好好沟通一下,第二天给公司讲一讲项目的设想。

领导既然安排沟通,“私藏”是不可能了,于是,我就把我的想法向小雪作了概述,小雪听得很兴奋,突然对我说:“小悠,这次的演讲我来讲吧,反正都是咱俩的项目,之前我没出力,讲的时候我也出份力。”

她这么说,我也实在没有办法,那天向大家作展示的时候,我被挡在会议室外,小雪在会议室内侃侃而谈。我只能走到茶水间从咖啡壶里倒了一杯咖啡,然后回到会议室门口守着。

这时,我一个同事小艾冷不丁在我肩上重重地拍了一下。他充满同情地说:“现在的心情是不是有点儿‘爱人结婚了,新娘不是你’的感觉?”

我笑笑没有说话。

小艾看来成心要点拨我,他说:“自己辛辛苦苦,让别人出风头,滋味不好受吧。”

我还是笑笑。

小艾说:“你怎么不开窍呢,领导看的不是谁大度、谦让,而是谁能帮他创造价值。写方案的是你,在客户面前侃侃而谈、出尽风头的却是小雪。面对别人的抢功,你就不能做点什么?”

我一脸疑惑地看着小艾。

小艾神秘地向周围看了看,发现座位上只有我们两个,他说:“你就不会在方案里系个扣儿?”

我很吃惊地说:“系个扣儿?”

小艾说:“就是留一些关键性的环节,看似交代清楚了,其实根本没把要点写上去。如果没有你,拿到这份方案的人只能看个热闹,在具体执行层面却面临障碍,或者是环节中有相互钳制的地方,而解决这些的钥匙在你手上。明白吗?”

说完小艾就匆匆走了。

我当然知道他是路见不平,一腔好意。

可是为什么我会在会议室门口守着呢?

小雪突然跑出来了,一脸着急地说:“小悠,咱们做的方案有些细节方面领导提问,你快过去说明一下。”

此时,我在心里对自己笑笑,然后不动声色地走进了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