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头三年
369800000051

第51章 投其所好,就能找到好话题

我只是投其所好,尽量只谈他感兴趣的话题。--唐骏职场中,我们会发现不同的人,对待领导的说话方式是不同的,有的员工见了领导,会坦然、从容、亲切,说话得体,让领导听得津津有味;有的人见了领导则会躲避,尽量避免与领导面对面,即使不得不和领导同桌吃饭,说话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说起。当然,有时候,不会说话的话,可以不说,以免说错话得罪领导。其实,初入职场,与领导的对话能力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能。让我们看一看唐骏是怎么与比尔·盖茨对话的,如果我们能学到唐骏的谈话技巧,那么在面对很多牛人的时候,也许你就不会太紧张了。唐骏曾经这样讲过,在微软,大家都把比尔·盖茨当作神,极少有人敢跟他开玩笑。而且,他的老板比尔·盖茨这个人,也从不爱客套寒暄。如果是第一次见面,比尔·盖茨可能根本不会理人,因为他觉得跟陌生人谈什么话题,都谈不深,那既然如此,就不要浪费时间去说话。

怎么样?根据唐骏的讲述,知道与比尔·盖茨的谈话难度有多大了吧?但是唐骏对他倒从无畏惧之心。当唐骏进入微软管理层后,他有了更多和盖茨深谈的机会。别人看他俩的谈话气氛,会觉得他俩很熟,甚至就像哥们,这在微软管理层中是不多见的。那么,唐骏是怎么打动比尔·盖茨的呢?其实,唐骏只是投其所好,尽量只谈他感兴趣的话题,比如中国消费者的心态、中国市场的特点等。唐骏说,每当谈这些的时候,比尔·盖茨就会非常认真,也会经常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唐骏甚至清楚地记得,当他详细回答完比尔·盖茨的问题后,比尔·盖茨脸上的表情,就像一个总喜欢问“为什么”的孩子,又得到了对于一个疑问的满意回答的表情。这样的近距离接触,让比尔·盖茨对唐骏也有了深刻的印象。2004年,当唐骏决定离开微软的时候,盖茨给他发来了邮件,里面提到:“感谢你为微软作出的伟大贡献,我期待着你重回微软的那一天,再和你一起工作!”这是盖茨第一次以这样的口吻和一个离开的员工告别。

唐骏说:“我曾经看过他给一位离开公司的全球副总裁的邮件,上面只写了三个单词:‘Thanks!Good Luck!’”多么高的评价和多么大的差距,也许,从唐骏对比尔·盖茨说第一句话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抓住对方的心理,说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即使你的老板像比尔·盖茨一样“牛”,你也照样不用怕冷场。在此,再举一个例子:下班了,佟彦斌在电梯里遇到了老总,于是间断的对话开始了(我们也可以逐步分析老总听到对话时候的心理)。老总:小佟,最近怎么样?佟彦斌:挺好的。老总心想:这个员工状态不错。佟彦斌接着说:我和同事们一起作了三个策划,现在都已经实现了,已经创造出了一些收益。老总心想:不错,不错,给公司创造利润了。接着老板问道:下一步再做什么?佟彦斌:接下来,我们打算切换角度,吸取这次成功的经验,再跟进两个大项目。

老总心想:好!佟彦斌:今年我和大家都一直挺忙,但觉得非常充实!老总心想:真的这么任劳任怨吗?佟彦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感觉这几个项目让我迅速成长了起来,终于可以独当一面了。比如第三个项目,已经是我独立负责了,客户很满意,打电话给某经理表示了对我的肯定,让我非常感动……老总心想:可造之材--实干、积极、阳光、任劳任怨。然后再让我们反方向地想一段对话:老总:小佟,最近怎么样啊?佟彦斌(紧张中):还好……还好。敷衍的回答让对话中止,双方陷入难堪的沉默中……佟彦斌恨不能马上出电梯。其实佟彦斌很想抓住机会跟老总多说几句,多难得的机会啊,可他就是不知道应该从老总想要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入手说起。试想,走出电梯放过了这个私下沟通的机会,走出电梯时,老总会对佟彦斌留下什么印象?和刚进电梯的时候一样:没有任何特别的印象。但是如果抓住了心理,佟彦斌就可以一路说下去,如果老总有了兴趣,说不准还会在关键处点拨一下他。所以,和领导对话,一定要记住这条重要的原则:领导的性格不重要,只要密切关注他可能会有的心理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表达,你将无往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