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头三年
369800000067

第67章 学李开复,为过度的人情“减肥”

如果你希望得到他人真诚的反馈意见,就要学会悉心倾听的艺术,也要在听取他人的意见后,用积极的、切实的行动改正自己的错误。只有这样,在他人眼中,你才能成为一个可以信赖,懂得自省的人。--李开复李开复在苹果公司改组后接管公司的图形图像部门,部门里有一位年龄很大的高级研究员,是图形图像领域中举足轻重的世界级人物。对于这名研究员来说,他在年纪轻轻,又没有图形图像研究经验的李开复手下工作,心里感到很不服气。他在工作中处处刁难李开复,开会时总喜欢倚老卖老,故意反对李开复作出的所有决策。这让李开复的工作遇到了很大的阻碍,虽然出于“人情”来说,应该保持敬老尊贤的传统,但是李开复后期的工作,已经到了这个问题不解决,工作就无法开展下去的地步了。李开复的内心充满着矛盾,不知道该如何处理这个难题。左右为难中,李开复去请教了一位“良师”。听完李开复的陈述后,他直截了当地说:“你太软弱了。一个月之内,你必须要开除他。

”这句斩钉截铁、没有半点含糊的话彻底点醒了李开复。于是,在以后的工作中,李开复开始用坚定、严厉的态度对待这位老专家。傲慢的老专家逐渐发现,他的挑衅不再起作用了,而他自己在公司里的信誉和影响力也逐日降低,一个多月后,他自动离开了公司。就在老专家临走的那一天,李开复向他的“良师”报告了这个消息,“良师”告诉他:“其实,我知道你无法在一个月之内开除他,但我必须唤醒你,让你在自省中认识到自己的软弱之处,所以,我给出了这个‘一个月内开除他’的难题。现在,你应该发现,自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不容易被击倒了。”在工作中,被此类事情困扰的人一定不在少数,实际上,不为过度的人情“减肥”,你就无法轻装上阵,应对职场的所有考验。拿年轻领导来说,上任后,“老人们”的“敌对”,如何处理和前辈的关系都至关重要。在这些困难面前,很多看似强悍的人都败在了“人情”上,实际上,这个问题的处理绝不是给足面子那么简单。

老板之所以提拔年轻人,至少证明这个年轻人必有过人之处,而他做了领导之后如果需要下属配合完成一个目标,那不妨明确提出要求和期望值。与其说“可以帮我做完……”,不如说“这件事,由你来负责吧”。与其说“方案后天给我可以吗”,不如说“我希望后天早上开会前看到方案,没什么困难吧”。一个正确的处理事情的方法就是公事公办。毕竟遇到资历深的老员工不讲道理的时候,空谈和发怒是没用的,因为下属如果敢于“抗旨”、叫板,那往往是瞅准了小上司的软肋:缺乏管理经验、面皮薄不敢惹人、过分依赖下属等。对这种人不能太纵容,你越讨好他,他越刁难你,这是铁定的。所以,在工作中,不能只靠人情或感情作决定。你可以不必迁就任何一个人,当然,也不能因为你一个人而打乱其他人的计划。何言是公司的老好人,虽然大家的工作能力没有太大的差别,可是一旦有一些麻烦和琐碎的事情,大家总是找他帮忙而不找别人。因为何言在别人求他帮忙时,从来都是有求必应。有一天,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让何言非常尴尬。

同事让他帮忙打印一份材料,何言答应了,但是那天他的工作也很多,于是匆忙之中忘记了。下午的时候,同事急用这份材料不巧的是打印机坏了,客户就坐在会议室等材料,同事一气之下对何言发了火。何言感觉到自己不能“滥好人”了,他不想再因为过度的人情惹出麻烦,何言给自己定了一套标准,只要有人请求帮助,他一定要审慎估计自己在一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工作量。比如,有人请他帮忙影印文件时,何言就会问有多少页或者有多少字,估计一下自己是否能够在规定期限内完成再作答复。还有的时候,何言发现自己比较忙,就不再一味地答应别人,他懂得了别人托付自己的事不一定都要接受的道理。不久,何言发现,在自己有了底线之后,同事们就会慢慢摸到这条底线在哪里,大家也会心甘情愿地接受这个底线,同事关系反而处得更加放松、自然。职场中,如果能巧妙地拒绝难以拒绝的请求,就能好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毕竟你总是有求必应,别人也许就会认为你是处处讨好,不值得珍惜。因此,在职场中,遇到自己做不到的事,宁可委婉拒绝,也不要一味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