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职场头三年
369800000083

第83章 不择手段跳槽,将走投无路

诚信并不机械地等于终身服务于一家公司……对于个人来说,一个过去可能是最佳选择的公司现在可能已无法激发他最大的激情和才干。只要一个人保持进取的精神,“跳槽”的可能性就永远存在。--李开复曾经因为跳槽到Google,李开复与微软引发了官司,很多人为此质疑李开复一直倡导的“诚信的原则”,认为他的跳槽有违他曾经的承诺,有悖于他自己的价值观。但是,在李开复看来,“企业诚信是员工的义务,它包括保守公司机密、执行公司计划、敬业、有责任心等等”。李开复曾经说过:“一名诚信的员工更应该是一个人格独立、思想独立的人,而不是依附企业的苔藓植物。雇主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两个独立、平等主体间的契约,只有当双方都认为对方是自己的最佳选择时,这个契约的效果才是双赢的。相反,当这个契约变成人身依附时,企业就变成了可以混日子的大锅饭,个人就变成了失去选择权利的现代奴隶。

”事实上,李开复也是这样做的,面对诚信的员工,他愿意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发展机会,让他走得更稳;在面对不诚信的跳槽员工的时候,李开复毫不犹豫地将此人拒之门外。李开复讲过他在苹果工作的一段经历,曾有一位刚被李开复提拔的经理,由于受到下属的批评,非常沮丧地要李开复再找一个人来接替他。李开复就询问他:“你认为你的长处是什么?”那名经理回答道:“我自信自己是一个非常正直的人。”听完他的回答后,李开复说:“当初我提拔你做经理,就是因为你是一个公正无私的人。管理经验和沟通能力是可以在日后工作中学习的,但一颗正直的心是无价的。”后来,李开复支持他继续干下去,并在管理和沟通技巧方面给予他很多指点和帮助。当然,那名经理也不负众望,成了一个出色的管理人才。然而,面对不守诚信的人,即使再有能力,李开复也拒绝接受,李开复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这名面试者的能力很棒,他在技术、管理方面都相当出色。

但是,在谈话之余,他对李开复表示,如果被录用,他可以把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特作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他的老板并不知道。可是,对于重视诚信的李开复来说,他认为不论这位面试者的能力和工作水平怎样,自己都肯定不会录用他。李开复认为这样的职场人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那就是缺乏“诚实”和不讲“信用”。如果雇用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这里工作一段时间后,把在这里的成果也当作所谓“业余作品”给另外的一家公司呢?所以,他坚决没有录用这名能力强的员工,这也体现了他对诚信准则的严格遵守。有3年工作经验,业绩突出的蒋超群在应聘中一路绿灯,没想到却在最后关头突遭淘汰。他非常困惑,因为他感觉企业所有的招聘条件自己都符合,但最后居然输给了一些业务能力比自己差很多的新人。而真正的原因则是他在复试时,对原来的公司没有诚信。

蒋超群面试的公司人力资源部的领导认为,蒋超群各方面的条件都不错,但在最后复试时,他们要求应聘者对原单位的上级或同事作出一番评价。没想到,蒋超群不但贬低昔日的上司和同事来抬高自己,还顺口说出了原公司的行业机密。听完他的话,领导当即决定无论如何也不能录用蒋超群,就这样,公司不惜降低门槛,录取几名工作能力不如蒋超群的新人。这里,再次提醒职场人,跳槽面试的时候应该更加谨慎说话,既然你跳槽,你肯定或多或少会反感原来的公司,但是千万不要在新公司里诋毁中伤以前的领导。从职业的角度出发,尽量不要再提起过去的矛盾,这将对日后与新旧老板相处都大有益处。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事情,就是所有的事情都在变,说不定你哪天还会与原公司有业务往来。更不要作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情。例如,出卖原单位的商业资料--这是跳槽者最致命的伤。轻则难以跳槽成功,重则身败名裂,其他公司也对你唯恐避之不及。所有的企业都希望员工对公司忠诚,作为招聘单位,当然不愿意聘用那些过河拆桥的人。求职者为了得到新工作,今天可以说出原公司的商业秘密,明天就有可能抖出本公司的秘密,这样一种极不负责的做法,当然会引起招聘单位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