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小窗自纪
3718900000027

第27章

声之凄绝,无如衰树寒蝉,泣露凄风,如扣哀玉;回听高柳雄声①,火云②俱热,至此易响。时异势殊③,大抵类是④。

【注释】

①雄声:高昂、激昂、热闹的叫声。

②火云:即红云。杜甫《贻华阳柳少府》:“火云洗月露。”此句是形容夏天柳树上蝉、鸟的叫声异常热闹。

③时异势殊:时节差异、形势不同。

④是:此,这。

【译文】

要论声音的绝顶凄惨,没有什么能比得上秋天衰萎的枯树上趴着的寒蝉的鸣叫。那种寒露如泣,风冷凄凄,如同叩响悲哀的寒玉。可是转回头再听茂盛的柳树上那种高亢的鸣叫声,叫得天上的云彩都像着了火一样,热了起来。响声到这时大大改变。时间变化,形势不同,大多都类同于这个情景。

【评点】

唐朝诗人骆宾王《在狱咏蝉》诗写道:“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恰逢秋季,越是处境悲凉,蝉声越是凄绝。而蝉又在此被诗人指为心性高强之士,虽声声鸣叫,却无人理解;而马上自己的性命就到头了。蝉,真悲凉啊。

可是若改换了处境,置身火热的夏季,你看蝉之鸣叫,声振林野。小时候家在农村,整个村庄都笼罩在高亢的蝉鸣声中。那是它们的天下。那个时候,它们都正值壮年,自觉前程似锦,被雄心壮志鼓荡得意气难平,发声鸣叫,诉说欢乐。

所以说时移势易,此言不虚。

蝉的当夏势盛,临秋势萎,也可用来警醒世人,得意时勿忘形,勿妄言,勿妄为,勿目空一切,以免被忌恨、被切齿,也好于势萎时得垂怜,众人都踏上一脚时,有一两个人不去踏上一脚;众人都唾上一口时,有一两个人不去唾上一口。势不由人,德重自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