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国诸侯梁孝王急了,天天派员向周亚夫请求。每次,周亚夫耐心地听完,便“嘿嘿”笑笑,却仍按兵不动。
梁孝王恼了,直接派人将一纸告急文书星夜送到京城,指责周亚夫拒不救援的行为。
汉景帝也有点着急,马上派遣使者令周亚夫发兵救梁。
京城使者到达荥阳军营,宣读汉景帝诏书才毕,周亚夫大声回绝:“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若不能铲除叛贼,周某一人承担罪责!”他仍固守壁垒,不出兵救梁,那宣读诏书的使者只好干瞪眼。
几乎在同时,周亚夫却已派遣精干的轻骑兵,长驱直入,悄悄断绝了吴、楚军队后面的粮道。吴国军中缺粮,只好强忍着饥饿屡屡向汉军挑战,汉军却仍纹丝不动。有一天晚上,汉军内部正为出兵不出兵的事吵闹不停,直至嚷嚷到周亚夫帐下。但是,帐内鼾声正浓,周亚夫还没有起床。
周亚夫旷日持久的不应战,使吴国军队疲于对阵,他们急着要寻找突破口。
吴王刘濞调兵遣将,围住了昌邑城。这天,叛军如蚁群般袭击城的东南角。听完军情汇报,周亚夫笑道:“刘濞,你瞒得了我?你在声东击西。你佯攻东南,实欲攻西北!”
周亚夫调动汉营士兵悄悄加强西北角的防备。 不过一袋烟工夫,吴国精锐部队果真猛攻西北角。周亚夫部下有如神兵天降出现在城头,矢石如雨而下,吴军哪里攻得进去?刘濞气得吹胡子瞪眼,手下将士腹内空空饥饿难当,士气一落千丈,大败而退。
周亚夫长剑一挥,早就准备好的一支精锐劲旅呼啸而出,追击吴兵。吴王刘濞见势不妙,马上抛弃大队人马,只率数千壮士仓皇逃窜。他们直逃到丹徒县,建筑工事,以求自保。
一个多月后,吴王被越国人斩下了脑袋。吴国叛军彻底烟消云散。
历经三个月大小战事,吴、楚等七国叛乱终于平定。
汉景帝对周亚夫刮目相看,朝廷文武百官更啧啧称赞:
“周太尉当初的弃梁不战真是为了保汉平叛大战,确是神机妙算啊!”
郑成功收复台湾
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着名的民族英雄,他自幼习文练武,精通兵法,在收复宝岛台湾的战役中,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的战术智慧。
明清之际,我国宝岛台湾被荷兰殖民者统治数十年,郑成功立志要收复台湾。1661年4月,郑成功率两万五千将士顺利登上澎湖岛。
要夺回台湾岛,赶走殖民军,必须先攻下赤嵌城(今台南安平)。郑成功不打无准备之战,亲自寻访熟悉地势的当地老人,了解到攻打赤嵌城只有两条航道可进:一条是南航道,这条道港阔水深,船只可以畅通无阻,又较易登陆。荷兰殖民军在此设有重兵,工事坚固,炮台密集,对准海面;另一条是北航道,直通鹿耳门。但是这条航道海水很浅,礁石密布,航路狭窄。殖民军还故意凿沉一些船只,阻塞航道。他们认为这里无法登陆,所以只派少量兵力防守。
通过调查,郑成功又进一步了解到,这条航道虽浅,但海水涨潮时,仍可以通大船。于是决定趁涨潮时先攻下鹿耳门,然后绕道从背后攻打赤嵌城。
最后,郑成功确定了作战计划:首先派出部分战舰,浩浩荡荡,装作从南航道进攻。荷兰殖民军急忙调集大批军队防守航道。为了迷惑敌人,郑成功的部队声威浩大,喊声震天,炮火不断。这一下,郑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军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
这时的北航道上一片沉寂,殖民军以为平安无事。趁南航道激战正酣,在一个月明星稀之夜,郑成功率领主力战舰,神不知鬼不觉地乘海水涨潮时迅速登上鹿耳门,守军从梦中惊醒,发现已被包围。
郑成功乘胜进兵,从背后攻下赤嵌城,荷兰殖民军狼狈逃窜,台湾又回到了祖国怀抱。这就是郑成功声东击西计谋的胜利。
【古计今用】
陶行知育人于无形
陶行知是我国现代着名的教育家,教书育人非常有一套。他巧妙地用“四块糖”不露声色地育人于无形的故事更是教育界的典型范例。
陶行知在担任一所小学的校长时,一天他看到一位名叫王友的男生用泥块砸班上的同学,当即制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但令王友惊讶的是,陶行知并没批评他,却给了他一块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接着,陶行知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块糖给王友,说:“这块糖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时,你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你。”王友迷惑不解地接过了糖。
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笑着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
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正直善良,有跟坏人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你啊!”
听到这里,王友感动极了,他流着眼泪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递给王友:“为你正确地认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
待王友接过糖,陶行知说:“我的糖奖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吧。”
娄维川机智压价
山东掖县土山镇的农民娄维川,在引进一套塑料编织袋生产线的谈判中,成功运用了“声东击西”策略,低价引进了日本的塑料编织袋生产线,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1984年,日本某纺织株式会社准备向我国出售先进的塑料编织袋生产线。娄维川得到信息后,当即到进口过类似设备的青岛、潍坊等国营大厂实地考察,确认引进的可行性。
1985年春,娄维川以烟台市塑料编织袋厂厂长的身份与日本株式会社东吉村先生达成正式购买生产线的口头协议。4月5日,娄维川与其他同志一道在青岛开始与日方谈判。
谈判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对方主要代表是国际业务部的中国课课长,他带着不容置疑的神气,张口报价就是全套设备二百四十万美元。
娄厂长微微一笑,心想,你吓唬谁呀!以前中国进口的同类设备,贵的一百八十万美元,便宜的才一百四十万美元,真是狮子大开口!
“据我们掌握的情报,你们的设备性能与贵国某某会社提供的产品完全一样,我省某某厂购买的该设备,比你开价便宜一半。我提请你重新出示价格。”娄维川一针见血地说。
日方代表听罢,相视而望,首次谈判宣告结束。
一夜之间,日本人把各类设备的价格开出了详细清单,第二天报出总价一百八十万美元。经过激烈的争论,总价压到了一百三十万美元。
到此为止,日方表示价格无法再压。随后在持续长达九天的谈判中,双方共计谈崩了三十五次,最终拉锯战并没有结果,双方互不妥协让步。
娄厂长苦苦思考后灵机一动,计上心来,采用兵法“声东击西”的策略和另一家西方公司做了洽谈联系。这一小小的动作立即被日商发现,总价立即降至一百二十万美元。
这个价格可以说相当不错了。但娄厂长了解到当时正有几家外商同时在青岛竞销自己的编织袋生产线,这个形势对自己大大有利了,他觉得还会迫使对方做出进一步的让价。
谈判桌上的角逐呈白热化,娄维川等中方代表在日商住地谈了整整一个上午,日方代表震怒地把提包甩在桌上。娄维川也站起:“先生,请记住,中国不再是几十年前的任人摆布的中国了,你们的价格,还有先生的态度,我们都是不能接受的!”说完,娄维川同样气呼呼地把提包甩在桌上,那提包有意没拉上锁链,经他这一甩,里面那个西方某公司的设备资料与照片撒了一地。
日方代表见状大吃一惊,急忙拉住娄厂长满脸陪笑道:“娄先生,请让我请示之后,再商量商量。”娄维川寸步不让:“请转告贵公司董事长,这样的价格,我们不感兴趣。”说完,抽身便走。
次日,日方毫无动静,有人沉不住气,怕真谈崩了,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而娄维川很泰然:“沉住气,明天上午会有信来的。”
果不出所料,次日一清早便传来了信息,日方请中方暂不要和其他厂家谈判,董事长正和生产厂家协商,让几家一起出价。下午,日方宴请中方并宣布了第五次压价,娄维川迅速反应,要求再降价百分之五则可成交。
日方经过再次请示,宣布最后开价再让百分之三,共一百一十万美元,距离娄维川的要求,只差了三万多美元了。娄维川看到这已经是最后价格,再挤下去不可能了,便慨然与日本代表握手成交。同时,他又提出日方来华安装设备所需费用一概由日方承担,娄维川的这个建议又把那百分之二的差价挤过去不少。
娄维川的塑料编织袋厂在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为国家创汇七百多万元,工厂引进生产线的一百一十万美元,仅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全部赚了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