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处世学老子 成事学孙子
3740500000014

第14章 处世智慧学老子(14)

巴顿对下属恩威并施,一方面治军甚严,同时又十分体恤和关怀下属,由此,煅造了一支十分坚挺的队伍。

巴顿知道官兵对家属信件都十分关心,为此,他命部队专设了一辆邮递专车,总是及时地把邮件送到每一名官兵的手中。巴顿对于部队的伙食、换季服装、健康状况等等都要亲自过问,让士兵们十分感动。

巴顿还曾给全军将士们写过一封私信,谈论如何预防和治疗一种叫做“堑壕足”的疾病,可见,他对士兵们关心备至。巴顿总是喜欢在白天上前线视察,他说:“应该让士兵们经常看到指挥官奔赴前线,而不要让他们看见他总是呆在后方。”

1944年9月,美军统帅部命令巴顿的第3集团军向法兰克福进军,但德国人已在他前面布下了63个师,其中有15个装甲师和装甲步兵师,而且利用法国人遗留下来的边境要塞和马奇诺防线作为坚固的防御战线——因此,可以说进攻是异常艰难的。

9月5日,巴顿的第3集团军的进攻严重受挫。三天后,德军方面突然发起了反攻,双方激战半天多,德军的进攻才被遏制住。就这样,双方的拉锯战一直打了一个月未分胜负。

进入10月份,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由于美军的兵力有限,而德军的火力猛烈,美军官兵只好在凄风苦雨中坚守阵地。美军部队中,厌战、思乡、士气不振如同瘟疫一般在各部队中蔓延,只有巴顿的第3集团军例外——10月下旬,巴顿的外甥因公来到第3集团军,他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保持着一种“标准的军人姿态”:胡子刮得溜光,头戴钢盔,系领带,打绑腿,皮靴擦得亮铮铮的。

11月份,天空连降暴雨,面对美军的进攻,德军利用坚固的工事和暴雨造成的有利形势进行顽强抵抗,但巴顿仍以不屈不挠的精神指挥第3集团军攻克了德军最坚固的要塞一—梅斯。

在军事史上,自1301年以来,梅斯要塞是首次被人以强攻手段占领的。此后,巴顿又率军战胜了恶劣的气候和复杂的地形,迫使德军从摩泽尔河、尼德河、萨尔河的防御阵地后撤。

11月25日,巴顿将军在梅斯城检阅了攻占梅斯城的英雄部队。在这次两军交战中,巴顿的军队打死打伤德军8万多人,而他的第三集团军只伤亡2万多人。一个多月以来,巴顿的第3集团军成功地解放了1600多平方英里土地,其中城镇就有873座。

[总结]

军队讲究的是治军严明,因此说严格管理是必须的。而巴顿将军在严格管理的同时,还很是体恤和关怀下属,这不能不令下属们感动。巴顿将军之所以能够打造出一支坚强而团结的队伍,应该归功于他对下属们付出的关怀。是这种难得的关怀,令下属们死心踏地地追随于他,再艰难的环境也不觉得苦。巴顿将军的付出,得到了加倍的回报,这支钢铁般的军队,帮助他打了一次次的胜仗,给他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荣耀。

行不言之教——“行”比“言”更有效

[原文]

是以圣人居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译文]

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施行教化。

《道德经》 第二章

[评析]

“行不言之教”,指的是教导他人的一方,用语言来教导别人,不如用实际行动来引导别人。如果自己只说却不做,那么,自然就不会有任何说服力和影响力了。只有自己身体力行,做在前面,给众人树立起良好的榜样来,才会有良好的成效。因此老子倡导——行不言之教。

[实例]

宋太祖赵匡胤节俭安天下

宋太祖赵匡胤登基做了皇帝后,先是收回藩镇禁军将领们的兵权,又采用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策略,积极对南方的割据势力用兵,致力于统一中国,很有远大志向。

行武出身的赵匡胤,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动荡局面,深知历代兴亡的原因,所以当宋军灭掉了蜀国之后,有人将蜀主孟昶用七彩宝石装饰的尿壶送给赵匡胤时,赵匡胤生气地将壶摔在地上,说:“用七彩宝石镶成尿壶,那该用什么东西来盛饭吃?像孟昶这样奢侈腐化,怎么可能不亡国呢?”

一次,吴越王钱傲送给赵匡胤一条宝犀带,赵匡胤收下后,对钱傲说:“朕有三条宝带,和你的不一样。”

钱傲忙问是什么做的。

赵匡胤笑着说:“汴河是一条,惠民河是一条,五丈河是一条。”

吴越王钱傲听后十分惭愧,此事明显地表现出了,赵匡胤与五代各帝王的不同品格。

赵匡胤十分关注国计民生,特别是在赎买政策收取兵权、财权之后,再加上不断对南方用兵,免不了劳民伤财、损耗国力,赵匡胤便更加注重节俭,将平日的开销降到最低,衣服经常是洗后再穿,所用的乘舆,都很朴素,寝宫中的帷帘都是以青布包边,宫中的帷幕也与普通百姓家没什么两样。赵匡胤还经常把布衣等物赐给左右近侍,说:“朕过去当兵时就穿这些。”

赵匡胤不仅以身作则,力行节俭,还严格要求家人,教导其子女不可贪求奢华。

一次,赵匡胤的女儿魏国长公主穿了一件由翠鸟羽毛作装饰的短上衣入宫见父皇,赵匡胤见到后,十分不高兴。

他对公主说:“回去把它放起来,别再穿了。从今以后,不要再用翠鸟羽毛作装饰了。”

公主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了不起,一件衣服能用去几根翠鸟羽毛?”

赵匡胤正色说道:“此话差矣!你穿这样的衣服,宫中其他人就会争相效仿,这样一来,京城中翠鸟羽毛的价格便会上涨了。百姓们见有利可图,就会从各个地方贩运来,那要杀伤多少翠鸟呀。你难道不觉得自己有错吗?”

公主这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无话可说了。

在一旁的皇后对赵匡胤说:“您当了这么长时间的天子,就不能用黄金把乘坐的宝驾装饰一下吗,出来进去也有点皇帝的气派!”

赵匡胤说:“我大宋富有天下,即使宫殿全用金银来装饰,也不难办到,但朕为一国之君,首行要为天下百姓着想,国家的钱财怎可以乱用呢?古人说:以一人治天下,怎可以天下奉一人呢?如果只图自己享受,奢侈无度,那么天下人又该怎么做呢?他们又会怎么看我这个皇帝呢?以后,你们不要再提这类事了。”

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是个深得民心的皇帝,他通过节俭来利国利民,就是一个重要原因吧。

[总结]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创业之君必知创业之艰难。宋太祖登基当上皇帝后,正是国家刚刚建立,百废待兴的贫困时期。因此,他倡导节俭,并从自身做起,同时严格要求自己的家人,为天下人做出了很好的表率。这对于安民强国的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汉武帝大义灭亲

昭平君是汉武帝的胞妹隆虑公主惟一的儿子,而且是晚年得子,众人无不视为掌上明珠,特别是隆虑公主,对其子真是万般宠爱,以至于娇惯成性,任性而不守礼法。后来,昭平君联姻于帝室,娶了汉武帝之女夷安公主为妻,地位就更加尊贵了。

隆虑公主深知儿子娇惯任性,又不守礼法,很是为他担心。在公主病危之际,她献出钱财百万,只因担心宠儿日后惹下大祸,请求汉武帝同意以这些钱财替儿先赎死罪。

汉武帝顾惜兄妹之情,且人之将死,只得含泪答应了隆虑公主。不出隆虑公主所料,昭平君后来果然闯下大祸,犯下了死罪。

隆虑公主过世后,失去约束的昭平君日益骄横放纵。一次醉酒后,竟将侍奉公主的老大夫给杀了,昭平君被收押到内宫的监狱内待审。

昭平君是公主之子,属“八议”范围之内。按当时的制度,“八议”范围内的人犯下死罪时,一般的司法官吏是无权审理裁决的,只能将其所犯之罪及应议之理由奏报于公卿,再由公卿议定后奏明皇帝,再做决定。实际上,就是给以从宽处理的考虑。

因此,廷尉上请汉武帝亲自处置。汉武帝左右的亲信侍臣们,都为昭平君说情,并提醒汉武帝说:“不要忘了隆虑公临终时的请求啊!”

汉武帝沉吟道:“我的妹妹到了老年方得此子,对他百般疼爱,临死时还将他托付给我。可现在,他闯下这样的大祸,叫我如何是好?”

说罢,为之悲伤流泪,叹息不已。

良久,汉武帝断然说道:“先帝造法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皆平等,如果我因此违反了先帝本意,庙堂之上,我还有何颜面立之?”

于是,下令处斩昭平君,以维护法纪。

[总结]

汉武帝是一个很强势的皇帝,治国为政很有一套,在位期间取得了诸多出色的政绩。汉武帝背信于自己的妹妹,斩杀昭平君,是为了维护王法。要想安邦定国,法制严明很重要,而身为一国之君,自己首先要坚决按照王法办事,才能取信于人,才能令王法通行天下。汉武帝忍痛斩杀昭平君,就是做给天下人看的,给天下人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曹操“割发代首”做表率

三国时期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成为盛传后世的一个经典。

当时正值战乱,兵马经过之处,百姓们大多数都会遭殃,兵马践踏百姓的庄稼,更是最常见的。曹操是个有大智慧的人,他志在拥有天下,因此,便着意收取民心,在这一点上大做文章。

史料中记载: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中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

意思是,曹操特意下旨,命军中将士们都不得践踏百姓的麦田,违者必处以极刑,定当斩首,并广泛告之当地百姓,以此来安抚民心。

史料中还这样记载:……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唤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曰:“丞相岂可议罪?”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掣所佩剑欲自刎。众急救住。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权割发代首。”

曹操的马践踏了麦田,既不是有意,也不是疏忽大意,而是事出偶然,来不及防止的。这样一来,曹操本人的责任就是不大的,只要作适当处理,并不是不能服众。无奈,那位行军主簿的头脑太机械,他只知道说“丞相岂可议罪”,而不知道替曹操作必要的说明。曹操不便自己说谅解自己的话,就被逼得做出假姿态了:“掣所佩之剑欲自刎。”

郭嘉则比那个主簿高明得多,他引出经典条文来劝说曹操:“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

曹操有了依据,就等于有了台阶可下了。于是,曹操“沉吟良久”,决定自己量刑,割下头发代替首级。这次事件,也是这位“权术之王”的一次精彩表演了。

无论怎么说,曹操这样做,还是很令人敬佩的,至少证明他还是将百姓放心中的,哪怕仅仅是做做姿态,也能起到很好的警戒作用,警示将士们不得扰民。这对于战火纷飞年代的百姓来说,已经是要感激涕零的了。

曹操之马践踏了麦田,纯粹属于意外事故,曹操身为三军统帅,即使能够“割发代首”,也实属不易了。这个“割发代首”,并不简单:首先,丞相之“发”不同于一般人之“发”,其次在当时,普遍认为,须和发都受之于父母,自行割之,等于是不孝了。

实际上,曹操这个割发代首,起到了很大的正面作用,一方面严肃了军纪:丞相因为意外事故造成马践麦田,尚且割发,如若他人违犯了军令,岂不要断首!

另一方面,也确实在百姓心中树立起了高大的形象,当曹操的军队经过后,百姓看到果然是马不踏麦田,都跑出来拜了又拜,说出一大堵感恩戴德的话。仅此一件小事,便收取了民心,可见曹操的过人之处。

曹操是精于权术的,但这样的权术无论从主观意图看,还是从客观效果来看,都是好的,不能以奸诈视之,而且应该看做是曹操随机应变的超凡智慧,和具有胸怀天下的大者气量。

[总结]

曹操是三国时期响当当的大人物,是个有勇有谋的大智之人。他在严令士兵们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严格要求。具有戏剧性的是,就在当场,曹操的马就因受惊而践踏了麦田。机灵的曹操当下就要治自己的罪,最终“割发代首”,以示自惩,同时也为众将士们做了很好的表率。

善行,无辙迹——鼓励比指责更有效

[原文]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

[译文]

善于行走的,路上不留痕迹;善于说话的,不会说错话;善于计算的,不用筹码;

《道德经》 第二十七章

[评析]

老子说,真正会走路的人,路上是不会留下他的痕迹的,这才叫高人。换而言之,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大动干戈、不着痕迹地就将事情做好,那才叫高明。在指挥他人的时候,不用鞭策和硬办法,而是用鼓励来达到目的,这样既容易达到最佳效果,又不伤和气,这才叫讲究方法。

[实例]

刘邦封韩信“真齐王”

楚汉相争时,刘邦的实力较弱,经常吃败仗。一次,刘邦兵败,被项羽围困于荥阳城中,情况危急。

而就在此时,刘邦的大将韩信正率领一队军马北上作战,捷报频传,接连攻下魏、赵、燕各国,最后又占领了齐国全境。

刘邦频频传信让韩信前来救援,韩信不但按兵不动,还派来使者对刘邦说:“齐人狡诈反复,齐国又与强大的楚国为邻。如果不设王进行威慑,不足以安抚齐地百姓,请大王允许大将军韩信暂时代任齐王。”

刘邦一听,不禁勃然大怒,破口大骂道:“我现在被围困荥阳,日夜盼望你带兵来增援,你不但不来,反要胁我封你为王!我……”

此时的刘邦情绪十分焦躁,因为处境危险而情绪失控,全然没有了作为王者该有的风度,本性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