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魔力不倒翁的生存寓言
3741500000023

第23章 性格坚忍,才可战胜一切困难(3)

在官场上,如果学不会隐忍,就很容易成为别人猎取的目标,就会在复杂的斗争中失去一切。欲成人所不能成,必先忍人所不能忍。忍是一种智慧。一般来说,一个人在成就大事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别人的诘难与为难,如果逞匹夫之勇,只能是以卵击石,最多就是玉石俱焚;如果忍过一口气,韬光养晦,则能有机会成为人上之人。曾国藩就是靠着隐忍的智慧,顾全大局,保全全局,一次次地渡过难关。

官场上为了各自利益你争我夺是很普遍的现象,没有忍让的意识,不能忍耐,就很容易导致破坏大局。曾国藩在创建湘军的过程中吃尽了苦头,不仅有来自朝廷和满族贵冑的压迫,还有来自湘军内部的利益争夺。面对这种情况,曾国藩总是能够看清形势,以大局为重,放弃局部利益,以换得整体的不动摇。

曾国藩创建湘军之初,与太平军进行鏖战,清政府内部的政治、军事与财政各方面的矛盾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成为曾国藩的最大障碍。面对清廷所给予的屈辱和打击,曾国藩不得不一再退让,息事宁人,以保全大局。

咸丰八年(1858年)六月,曾国藩在家乡休整后再度出山,赴江西率领湘军作战。而这时,各种利益的冲突开始凸现,给曾国藩造成了很大的困扰。曾国藩的湘军在江西经常被各地的乡团截杀,有时甚至数十数百地被消灭。更为不利的是,军中疫病流行,军士纷纷患病。曾国藩在江西深感诸多问题难以解决。偏偏祸不单行,从安徽传来败讯,湘军的精锐力量李续宾、曾国华所部在三河镇被陈玉成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官兵阵亡达到6000多人。景德镇一带的湘军也遭到了连连的失利。幸亏左宗棠等人大力挽救,才基本稳定了大局。

这时,朝廷的诏令朝令夕改,令曾国藩无所适从。他忽而奉命援浙,忽而改令赴闽,没过不久又接到援助安徽的命令。当石达开率领太平军自湖南进入四川的时候,朝廷又命曾国藩赴四川夔州扼守,同时又命曾国藩分兵协防湖南、安徽。

在这种情况下,曾国藩疲于奔命。曾国藩心里清楚,自己没有固定的地盘,不足以和朝廷抗衡,只能委曲求全,遵照朝廷的旨意行事,否则有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不只朝廷给曾国藩施加压力,就是曾国藩亲手提拔上来的人,在利益面前也是不肯相让,咄咄逼人。曾国藩为了对付太平军,只能忍让,以保全大局。

咸丰五年(1855年),沈葆桢在江西九江任知府,后九江被太平军攻占,他便投靠湘军,结识了曾国藩,共同抵抗太平军。后来,沈葆桢又在江西广信为知府,力战太平军,守城成功。曾国藩向清廷上报其战功,沈葆桢被加授按察使衔。

咸丰十一年(1861年),曾国藩将安庆攻下后,率湘军东下,并以两江总督身份保奏沈葆桢为江西巡抚,以便解决湘军军饷之难,避免当年与巡抚陈启迈发生激烈冲突的事件再次发生。

在大局面前,忍让是非常必要的,只要保住大局,日后自然会有翻身的机会。如果为了一时之争,破坏大局,则会授人以隙,断送自己的前程。曾国藩若不是顾全大局,哪里会有日后的成功!

6.坚忍之中造就英雄

困心恒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李申夫尝谓余叹气从不说出,一味忍耐,徐图自强。

——引自《冰鉴》

曾国藩说:“吾生平长进,皆在危难之际。”“困心恒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成功之路通常是艰险无比,只有意志顽强、坚强不屈的人,才能越过重重障碍,摘得成功的果实。梁启超先生评价曾国藩说:“设若曾国藩的意志与忍耐稍有不足,则其一生为失败之人,无疑也。”

曾国藩说:“君子持威重,执坚忍,临大难而不惧,视白刃若无也。欲立不世之功,得成勋世伟业,非坚忍所不能也。坚忍于战则无敌,于礼则大治;外无敌,内大治,厚德载物乎?”这就是曾国藩的坚忍:成就大事,必定要有恒心,遇到再大的困难也要坚持。曾国藩一生坚持“坚忍”,因此成就了事业。

曾国藩创办的湘军不是正规军,一开始的时候实力也不是很强,难以与太平军对抗,因此受到地方官员的歧视。曾国藩在江西练兵的时候,名为督师,实则是寄居在江西,别说督抚看不起他,就是各州县的官吏们也不听他的。在这种环境下,曾国藩只能靠坚忍来生存。

曾国藩带领湘军与太平军作战的那些年,是一生中遭受挫折最多的时候,但是他都坚忍地撑了下来。尤其是在江西的日子,那是曾国藩一生最难熬的日子,他曾经几次想撒手不干,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

太平军在江西向湘军发动了猛烈的进攻时,曾国藩的援军迟迟不到,曾国藩几乎已经难以支撑。再加上曾国藩没有实权,粮饷调运困难,在江西的湘军几乎是饿着肚子在打仗。就在湘军岌岌可危的时候,石达开转而参与江南大营的战争,曾国藩这才得以喘过气来。曾国藩把樟树镇等战役溃败的军队重新编排,凑成两支军队:一支约3500余人,由黄虎臣率领;一支仅1000余人,由毕金科率领。加上江西粮道之子邓辅纶新募的2000人马,与李元度合为一军,总计军队约有10000余人。

樟树镇惨败之后,湘军一支由塔齐布的旧部毕金科率领。毕金科骁勇异常,率部与太平军作战,凶悍无比,但是粮饷缺乏。太平军以粮饷为诱饵,诱使逼迫毕金科进攻景德镇,结果毕金科丧命于景德镇城下。

曾国藩创建湘军本指望建功立业,谁知却屡屡受挫;为国征战,却始终什么也得不到,反而处处受到刁难。这使曾国藩难以释怀,幸亏有刘蓉的百般劝阻,曾国藩才放弃了自杀的念头。

咸丰十年(1860年)十一月,曾国藩天天生活在四面楚歌之中,有时是一日数惊,有时是整夜不得一眠,真是度日如年。他在给曾国潢的家信中写道:“自十一月以来,奇险万状,风波迭起,文报不通者五日,饷道不通者二十余日。此一月之惊恐危急,实较之八月徽州、宁国失守时更险难数倍。”

幸好有部将鲍超等人的拼死救援,曾国藩才得以渡过难关。1861年4月,曾国藩移驻休宁。在这里,他又组织了八九千名湘军官兵对徽州城发动攻击,以期再占该城,疏通皖南至浙江的粮道。出乎曾国藩意料的是,湘军几次接战又都失败。

曾国藩在日记里这样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本日各营进徽州,寸心悬系之至,频登楼看天色。至午刻,忽下大雨,心绪焚灼不安。傍夕接信,各部因雨致败,尤其忧愤。盖此举关系最大,能克徽州,则祁门、休宁和黟县三县皆有米粮接济;不能克徽州,则三县均不能保,足以忧灼特甚。夜竞不能成寐,口枯舌燥,心如火炙,殆不知生之可乐,死之可悲。”

曾国藩在与太平军的多年交战中,所感受到的压力是难以想象的。他是一个文官,带兵打仗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偏偏事与愿违,总是吃败仗,这种挫败感是他在京师为官时从来没有过的。但是曾国藩挺了过来。他凭着那股倔犟之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坚忍”地渡过了难关。湘军在他的带领下逐渐地壮大,最后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国藩成就了他人生最大的事业。

“坚”是一种勇于进取、坚强不屈的精神;“忍”是一种以柔克刚,屈伸有道的蛰伏心态。坚忍结合就是刚与柔的最巧妙结合。一个人只要能坚能忍,成就辉煌的事业只是时间上早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