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影响力
3742600000022

第22章 职场心理学提升你的影响力(2)

可见,人与人相处,要经常换位思考,才能理解别人做事的动机,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设身处地地去为他人着想,是一种对心理和人性的深刻理解;不要用自己的思想和体验来擅自评断他人,经常这样问问自己:“如果我是那个人,我会怎么做呢?”或者“如果别人这样待我,我会如何反应呢?”只要把自己的位置与对方互换一下,也许你就会发现对方真正的意图。

二、你周围的每一个人都是你的镜子

职场上,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平步青云,即便是那些成功人士,也要付出汗水,甚至血的代价。假如在工作上遇到了问题,你通常会怎么看待,如何解决呢?

有一位刚工作不久的女员工,也许是学生时代的生活过得太久了,无法适应工作之后朝九晚五的生活,再加上前天与一个同事发生了矛盾,心情一直很烦闷。终于有一天,她崩溃了,在下班的路上、拥堵的人群中,不顾路人怪异的眼光蹲下来号啕大哭。大概过了半个小时,她才渐渐平静下来,并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赶紧挤进地铁回家了。

回到家后,她很自责:我怎么能在那么多人的面前这样呢?不过,哭过之后的她确实心里舒畅了许多,可只要一想到第二天还要去面对那繁杂的工作,她就变得绝望。后来,她向老板请了一天的假。这一天的假期,时间飞快,她还没来得及思考,夜晚就已经降临了。

怎么办?难道还要继续请假吗?无奈之下,她只好拨通了一个大学好友的电话,电话里,她把心中的烦闷以及最近的事情全都说了出来,还说自己很没用,什么事情都做不好。好友听得出来她的沮丧,于是安慰她说:“在我眼里,你可是个很能干的小女人啊!想想当时在大学时,我不会叠被子,不会铺床单,不会装被套,这些不都是你教我的?谁说你没用?”

“是我自己说的,我工作做不好,同事也处不好,连请客户吃饭都张不开口。不是没用是什么?”她还是很委屈。

“这样吧,你明天就去上班,然后主动找你的同事聊天,问问你在他们眼中是什么样的;再约出你的客户,问问他们对你又是怎么看的。”

第二天,她果然去上班了。这天,她变得主动多了,和同事之间的互动也多了起来;中午吃饭时,她故意坐在人多的桌子上吃饭,然后假装不经意地问身边的同事:“哎,小娟,在你的印象中,我是个什么样的人呀?”小娟想也没想就说道:“很细心,多愁善感,还很要面子,但是你工作很勤奋,上次还帮我们小组拿下了一个大客户呢!”

听了小娟的话,她很开心。然后把目光投向前几天刚闹过矛盾的小曼,问:“小曼,那你是怎么看我的呢?”对方有点吃惊,然后不太情愿地说:“爱生气,不愿听别人的意见,脾气倔得像牛。”听完小曼的话,她“扑哧”地笑了起来,“那我现在虚心接受你们的建议”。

以后,她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不仅工作努力,与同事们的关系也变得融洽起来。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在不同人的眼中都有不同的位置和价值。关键是不能让自己拘泥于一角,要从不同的方面去发现和了解自己,以此来纠正不良心态。

心理学认为,一个人所遇到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他不同角度的镜子。比如在职场上,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员工,如果你暂时发现不了自己存在的价值,或者迷失了最初的自己,不妨试着了解一下同事、上司、客户眼中的自己。同事说你为人善良、随和;上司说你工作勤奋,但不够灵活,于是只给你加了薪水,却没有给你升职;客户说你的工作很仔细,但在谈判的时候似乎稍显紧张。假如你是领导,你的下属认为你有领导才能,能和大家一起加班加点地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模范作用……

如此一来,当你把每一个角度的自己都认识清楚之后,一个全面、立体的自己就出现了,或许你就会恍然大悟,顺利走出死胡同,认识到自己在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不足。这样一来,你就不会在出现问题时一味地责怪环境、推卸责任、丝毫不懂得解剖自己了。

第三节 职场读心,读懂你身边的人心

身为职场上的一员,你每天需要面对的不外乎是同事、上司、客户,或者是下属;每天,你不但要把工作做好,还要处理好这些关系;但前提是,你知道这些人需要的是什么。

如果一个人认为工作就是用时间来换取金钱的过程的话,那工作于他而言就失去了意义,也许不久他就会感觉到烦躁和疲倦,最终沦为工作的奴隶;当一个人既希望在工作上有所作为,又担心被职场残酷的种种规则所束缚时,那他便极有可能被踢出局。

事实上,在职场上还是有很多达人的。他们的真正优秀之处不是整天埋头于工作,只为加薪升职,而是善于在工作中发现和寻找契机,用业绩来为自己延长“光明大道”的同时,还不忘拓展宽度,即积极了解身边的每一类人,力求做职场上游刃有余的员工。

一、解读同事心理,摆正同事关系

同事之间最应该关注的应当是关系。现代社会,没有工作就意味着没有生活的本钱。很多时候,我们与同事同处的时间比与家人、恋人的相处时间都要多,这样算来,人一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要与同事一起度过。与同事处得好,受益的是自己的身心,反之受苦的还是自己;况且,同事关系好,对工作的开展与人脉的拓展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问题在于,我们常常不懂得该怎么与同事相处,今天还笑脸相迎,明天却又冷眼相待,甚至被同事轻视和排挤……这些确实让人难以接受,关系不好,工作的氛围就会遭到破坏,哪还有好心情投身于工作?那我们要如何搞好同事关系,避开相处雷区呢?

小于刚来公司的时候,职位很低,在与其他同事相处时,他一直以卑微的姿态向对方示弱,渐渐地大家对这个小伙子的印象好起来,有时候聚餐也会亲切地叫上小于。但聪明的小于始终保持着中立的位置。后来,小于由一个打杂员工升职到部门职员,再由一个普通的小员工升职到部门经理。一路走下来,小于在处理同事关系时游刃有余,大家喜欢他,也欣赏他的能力。后来,在年终投票选举副总监的大会上,小于以高票获得了该职位。

所以,要想达到如此境界,不仅需要具备工作能力,还要有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首先,小于的例子告诉我们,同事间应该互相合作与尊重,工作上亲密合作,私下若即若离。如果一个人过于独立,会给人不合群的感觉,如果与同事过于亲昵,又容易被知根知底,被人背后使诈,相处看似简单,实质上却异常复杂;最好还是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在工作上亲密合作,在私下里尽量少接触,不与任何人走得太近。

另外,在处理同事关系方面还要尽力避免一个误区,即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人际关系上,期待得到所有人的喜欢;这样的话,就没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工作,甚至在人际关系出现紧张时,手忙脚乱,影响工作效率。走出误区的最好办法是,反过来想想,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你,如同你自己也没有办法喜欢所有人一样。

其次,要正确看待你与对手之间的关系。每个人在工作上都会遇到一个不相上下的对手,面对对手,有的人打心眼里憎恨,表面逢迎,背后暗算;也有的人干脆放弃努力,甘愿位居其下;但还有一类人会将对手视为进步的压力和动力。显然,最终能够获得进步与成功的,只有后者。

第三,同事与上司之间的关系是个很敏感的话题。有的人与上司的关系好,往往在升职、加薪等情况下遭到非议,即便全凭自己的实力,也没有人会相信;当其他人“团结”起来一起孤立这个人时,麻烦就出现了。但反过来,如果你与上司关系不好,得不到上司的喜欢,那在升职、加薪这条路上恐怕就要坎坷许多了。可见,在与上司相处时,一定要把握好分寸,可以靠近,但不要过分亲近,同时也要注重自己在上司眼中的形象。

第四,男女同事之间的关系同样很敏感。如果男女同事之间的关系过于疏远,会使人感觉有隔阂,甚至尴尬;但如果关系太亲昵,又会招致很多闲言碎语。同在一间办公室内,男同事应当在工作上对女同事给予恰当的照顾,这很常见,但千万不能掺入私人感情。

同事之间的相处并非三言两语就能说得清的,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善于观察的心,在搞好工作的同时,多多了解你身边的人以及他们的心理,发现相处的窍门,并避开相处的雷区。只有这样,才能为自己营造一个和谐、轻松的工作环境。

二、想加薪,先读懂老板的心思

1.老板重利润,你要像老板一样以公司利益为先

肖军大学毕业后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财务报表,薪资待遇并不比其他员工高。半年之后,肖军发现这家刚成立不久的广告公司业务少得可怜。于是,他开始仔细分析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之后,他回家悄悄地制定了一份广告策划案,并主动找老板聊天,建议改变公司的运行模式,为了说服老板,他还将自己制作的那份策划案递给了老板。

一个星期之后,老板召开会议,宣布改变公司目前的运行机制。很多同事都觉得肖军没有必要这样,那么努力地工作,薪水都比不上普通员工。对此,肖军只是笑笑,什么都不说。后来,几个月过去了,公司的业绩比之前明显好了许多,而公司年底的盈利也翻了好几倍。在年终大会上,肖军被老板晋升为副经理,薪水也跟着翻了好几番。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老板看重利润,也看重那些能够为自己带来盈利的员工。职场上,很多人抱怨工作太累了,薪水过低,整天喊着要加薪,却不想想自己究竟为公司做过哪些贡献,没有突出的业绩,老板凭什么给你加薪?员工的业绩平平,显然会影响公司的盈利,而一旦公司盈利减少,势必会导致员工的薪金待遇低下。老板以利润为出发点,谁创造的业绩高,谁的待遇就高,这一点是无可厚非的,如果反过来运用这一点来提升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不失为良策。

了解了老板对公司利润的重视,员工就不会再去抱怨其“抠门”,而是站在老板的立场上看待薪水的问题,进而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调整不恰当的工作方式,以高标准要求自己,期待给公司创造更大的利润。假如这样的态度感染了你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老板,那公司利润也会翻倍地增长。比尔·盖茨曾说:“能够为公司挣钱的人,才是公司最需要的人。”可见,如果你想升职加薪,就先要以工作业绩说话,你为公司挣的钱越多,你得到的回报也就越多。

当然,这并不是要你将心思都花在揣摩老板心理方面,而是将为公司盈利的目标贯穿到你工作的过程之中,如同老板一样以公司的利益为先。当你学会用老板的视角去为公司解决问题时,不知不觉间你就会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才,到那个时候,还会担心待遇不好吗?

2.上司重权利,别擅自为上司做决定

刘汉阳在一家IT公司已经工作两年了,业绩一直很优秀,前段时间上司交给他一个任务,并给他分配了几个员工,组成了一个小组。刘汉阳见上司还给自己配了助手,心中很是得意,干劲十足,于是不久,工作就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有一天,合作方打电话过来说,合作细节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还说刘先生是设计方面的天才,因为相信他能做好,才提出此要求的,并随后发过来一份文件,要求刘汉阳看看。听了对方几句恭维话,刘汉阳似乎更加有自信了,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某些细节的更改,势必会影响任务完成的进度,眼看时间就要到了,可刘汉阳这边还有接近三分之二的任务没完成。后来,上司从其他组员的口中得知了此事,脸色极其难看。最后,刘汉阳带领的小组虽然勉强完成了任务,但看得出来,上司并不满意。

两个星期之后,刘汉阳被迫辞职了。

在现代很多企业中,员工并不一定每天都与老板打交道,却时常要与自己的直属上司碰面。在许多大企业中,多部门并存,且每个管理者都非常重视自己手中的权力,这是由其所处的位置决定的。可以说,权力意味着他们身为领导的尊严和威慑力;而一旦这种权力遭到了侵犯,他们就会感觉难以统摄下属。一个员工如果不懂得尊重上司的权力,做了冒犯其权威的事情,必然会引起上司的不满,因为在他的心中,你就是那颗毁灭其尊严和威慑力的“老鼠屎”。

可见,职场上的每一个员工都应当学会尊重自己的上司,重视上下级之间的界限,不擅自替上司做主。很多领导要求自己的员工小事大事都要向自己请示,这并不仅仅是因为他们不放心,其实还有身为上司的自尊与虚荣心理在作祟。明白了这些,我们就该多站在上司的立场上看问题,在处理某件事情,做某个决定之前,务必向上司请示一下。要知道,你的上司永远是上司,是决策与命令的下达者;不管我们对自己有多么自信,也不管你多有把握某个决定上司不会反对,都不能擅自作他的主,否则,他会认为你不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