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微反应
3742700000021

第21章 双臂连心——手臂的心事(3)

有些情侣坐在一起的时候,彼此之间会很亲近,而且会把自己的手臂延伸到对方那里。这说明他们这个时候非常愉悦和舒适。如果他们突然出现了缩回手臂的动作,那么就说明他们之间出现了某种问题,可能是发生了不愉快的争吵。

这种延伸式的手臂动作除了扞卫领地和表达自信以外,还可以表达出一个人内心的舒适感。因为我们只有在和关系比较亲近的人在一起时,才会做出延伸式的手臂动作,并用自己的手臂去接触对方的手臂。这样会让我们有一种舒适、愉悦感。

但是,当我们遇到陌生人或是自己不喜欢的人时,就不会采用延伸式的手臂动作去接触对方的手臂,即使碰到了对方的手臂也会立刻移开,并且还会感到非常尴尬。

扞卫自己的领地——双手叉腰或者抱头

双手叉腰

双手叉腰的动作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前双叉手,另一种是后双叉手。前双叉手是把双手放在腰上,大拇指朝后,其他四指朝前。

前双叉手代表着进取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也是一种扞卫领地的动作,通常会出现在那些权威人士身上。权威人士通过这个动作不仅可以维护自己的权威,也可以扞卫自己的领地,让其他人望而生畏。

后双叉手是把双手放在腰上,大拇指朝前,其他四指朝后。后双叉手代表着无助感和无力感,说明这个人的内心压力很大,需要得到外界和他人的帮助和支持。除此之外,后双叉手还代表着好奇的意思。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感到好奇时,也会做出后双叉手的动作。

前双叉手通常是一种维护统治权和自身权威的动作,经常被权威人士选用。尤其是警察和军人在与人交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这种姿势,比如,军人训练士兵时,警察审讯犯罪嫌疑人时。

但是,前双叉手的姿势却不会在普通大众中引起共鸣,反而会让人们之间的距离增大。因此,一些退役军人在改行做其他行业时,最好改掉这种经常前双叉手的习惯。因为这种姿势不利于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一些警察在执行某项任务时,会伪装成便衣。但是,有些警察还是很容易暴露自己的身份,正是因为他们会在不经意之间做出前双叉手的动作。

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普通人也会做出前双叉手的动作。这种特殊的情况主要有三种。

一是两人正在吵架的时候,常常会出现前双叉手的动作,似乎在扞卫各自的领地。

二是在参加比赛或是竞争前也会出现前双叉手的动作,所代表的意义就是努力进取拼搏,取得优异的成绩。

三是当一个人处在愤怒之中时,也会出现前双叉手的动作。这说明这个人很愤怒,而且他的愤怒还夹带着一种不满和抗争。引起他愤怒的原因很可能是受到了批评,而他认为自己根本不应该受到这种批评。

双手抱头

双手抱头的姿势和双手叉腰一样,都代表着扞卫领地和权威的意义。这种双手抱头的姿势与投降时的抱头姿势不同,是一种身体向后倾,双手交叉于脑后的动作,通常会出现在人们坐着的时候。有的人做出这种双手抱头的姿势时,还会跷起二郎腿。

双手抱头的姿势的手臂是展开的,不像投降时的双手抱头姿势的手臂是回拢收缩的。这种展开的手臂代表着一种自我空间的扩张,是一种对领地的扞卫。这种扞卫领地的姿势和眼镜蛇十分相似。当眼镜蛇十分愤怒地扞卫领地时就会扩大它的“兜帽”,将颈部皮褶扩张,颈腹部扩张为圆扇形。如果眼镜蛇扩大了它的“兜帽”,就说明它已经愤怒并且准备开始攻击了。眼镜蛇的这一变化似乎是在向其他动物发出警告,不要再靠近它的领地,否则它就会使用自己的杀手锏——毒液。

当我们这种扩展式的双手抱头姿势时,我们头部的尺寸看起来会比平常更大些,就好像眼镜蛇扩大的颈腹部一样。所以,它也代表着扩大领地和扞卫权威的意义。但不同的是,人们出现这种扩张式的抱头动作时的心态是比较放松的,其内心还有一种舒适感,不会被愤怒的情绪所干扰。

不过,这种扩张式的抱头动作不宜出现在比自己身份地位高的人面前。例如,当公司召开会议时,所有部门主管都提前到达。于是,他们各自坐在位置上等待着会议的开始。在等待的过程中,有些主管会做出这种扩张式的抱头动作。但是当董事长进来后,他们会马上收起自己双手抱头的动作。

拉近心理距离——手臂触碰的神奇效果

虽然手臂上的触碰大多出现在关系亲近的人之间,但是如果我们的手臂和陌生人的手臂发生触碰,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尤其是当我们向陌生人提出需要帮助的请求时。

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项有关手臂触碰的实验,这项实验的结果充分说明了手臂触碰的神奇效果。由于这次实验的地点是电话亭,所以研究人员把这次实验的名字命名为“电话亭测试”。

这次实验分为两种情况进行,一种是只用言语请求帮助,但并不发生手臂触碰;另一种是既用言语求助,同时装作不经意之间与对方的手臂触碰。

在第一种情况下,实验人员把一枚一美元的硬币放在了电话亭里非常显眼的地方,然后离开,躲在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当有人走进电话亭后,实验人员就会跟过去,并且询问电话亭里的人:“先生(或女士),您好。请问,您有没有看到我落在电话亭里的硬币呢?我的身上只有这一枚硬币,而且我突然遇到了点儿急事,需要再拨打一个电话。”

在测试了一定的人数之后,实验人员结束了这次的实验,并统计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大约只有23%的人愿意帮助实验者,承认自己看见了那枚一美元硬币,并且将这枚硬币归还给实验人员。

第二种情况下,实验人员仍然将一枚一美元的硬币放在了电话亭中同样的位置上,然后离开并躲了起来。当看到有人走进电话亭后,实验人员会跟过去,对电话亭中的人说同样的话。不同的是,实验人员在说话时会寻找机会,轻轻地触碰对方的手臂,时间很短暂,不到三秒钟。

实验结束后,实验人员统计的结果是,大约有60%的人愿意帮助实验者,给实验者一枚一美元的硬币。甚至有些人还会非常抱歉地说:“我刚才捡到了一枚一美元的硬币,向四周看了看,发现没有人,于是我就用它打了电话,实在对不起。如果你真的有急事需要打电话的话,我这里还有一些硬币可以给你。”

这项实验的结果充分说明,人与人之间手臂的轻轻触碰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神奇效果。当我们向一个陌生人请求帮助或是提出一些小小的要求时,轻轻地触碰对方的手臂,往往会使两个人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从而提高对方满足你要求的概率。

人整个手臂的范围始终是具有亲密性的,如果对方允许你进入到这个亲密的范围内,并且轻轻触碰手臂,那么说明对方并不讨厌你。因为人是不可能让自己讨厌的人进入亲密范围之内,更别说触碰手臂了。

这项实验是在美国进行的,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也适用于不同文化传统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呢?英国着名人际关系大师亚伦·皮斯和芭芭拉·皮斯曾经在一期电视节目中针对不同国家的人做了同样的实验。

这次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之前实验结论的可推广性,但是硬币归还率依然有细微的变化,它会随着不同文化和国家而发生变化。例如澳大利亚人、英国人、德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在手臂被轻轻触碰的情况下,硬币归还率为72%、70%、85%、50%、22%。

这项特殊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一个新的结论,在实验对象所生活的国家和地区,如果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和周围人发生手臂上的触碰,那么手臂接触所产生的效果会差一些,而硬币归还率也会降低。这是因为在那些不轻易和陌生人发生肢体触碰的国家中,只有熟悉且关系亲近的人之间才会产生肢体上的触碰。但是当一个有礼貌,且外在形象较好的陌生人触碰自己的手臂时,也会留下“自己人”的第一印象,从而拉近双方之间的心理距离。第一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所以在“自己人”的第一印象的帮助之下,答应陌生人一个并不过分的小要求就变得容易多了。

手臂触碰的神奇效果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法国心理学家尼古拉斯·桂桂恩的实验就证明了这一点。

这次实验要求三名相貌英俊的男子分别在大街上和夜总会这两个不同的环境中向陌生女士索要电话号码,然后统计成功率。实验分两种情况进行,一种是不触碰陌生女子的手臂,一种是轻轻触碰陌生女子的手臂。

这三名男子向陌生女子索要电话号码的具体流程如下:在接近陌生女子时,首先轻轻触碰她的手臂,然后再恭维她长得很漂亮,接下来再要求陌生女子抽时间和自己喝杯咖啡,最后索要电话号码。

实验的结果是,在大街上,在没有触碰陌生女子手臂的情况下,要到电话号码的成功率是10%,轻轻触碰手臂要到电话号码的成功率是20%。在夜总会,在没有触碰陌生女子手臂的情况下,要到电话号码的成功率是43%,轻轻触碰手臂要到电话号码的成功率是65%。

从这项实验结果中我们可以得知,轻轻触碰手臂所产生的神奇效果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既然通过实验证明轻轻触碰手臂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那么这个实验结论是否也适用于中国人呢?以下的这个实验证明了此结论同样也适用于中国人。

实验人员找来了四个大学生,这四个大学生分别为两男两女,而且外在形象也比较好。然后让这四个大学生分别到大街上随机拦截路人,请这些人填写一份有关手机使用情况的调查表。这个调查表十分简单,只有十个选择题而已。在第一种情况下,这四个大学生只需要言语说明就可以了;第二种情况下,需要轻轻触碰对方的手臂,然后再说明要求。

实验的结果是,在言语请求中,共有192名路人被拦截,只有48人愿意配合填写调查表,其成功率为25%;在轻触手臂请求中,共有182名路人被拦截,其中有82人愿意配合填写表格,其成功率为45%。这项实验结果表明,轻轻触碰手臂赢得好感的实验结论也适用于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