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情绪控制
3743100000028

第28章 哄哄你的“心”——心理学教你如何调节情绪(1)

虽然我们已经长大,但我们的心还像一个容易受伤的孩子,不时需要哄哄它,告诉它:一切都好!

你有自己的出气室吗——适度压抑与合理宣泄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旗下有许多企业,这些企业的管理制度有很多出入,但是它们之间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开设了一个“精神健康室”。这个“精神健康室”就是专门针对员工的精神健康问题的,是员工情绪发泄的好地方。所以在私下里,员工们都称“精神健康室”为“出气室”。

当哪个员工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去“精神健康室”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从“精神健康室”出来之后,这些员工的心情就会变好。

这个“精神健康室”的设计也很有特点。首先,一个心情不好的人进入“精神健康室”后,会看到一排排非常搞笑的自己,这是由哈哈镜投射出来的。当一个人站到哈哈镜面前的时候,自己的形象就会被扭曲,变成一个十分搞笑的形象,人们看到这个形象的时候,往往都会忍不住哈哈大笑。这样一来,员工们那些不好的情绪就会被爽朗的笑声带走一些。

如果有人依然认为自己的坏心情没有得到改善的话,那么他还可以继续往前走。因为哈哈镜的后面是几个代表经理和老板的橡皮塑像。松下电器公司的管理阶层已经想到,员工们的坏心情一般都来源于日常工作,所以他们才特意为员工们准备了领导们的塑像。

员工们可以拿起旁边准备好的棍子,任意殴打这些橡皮塑像,直到已经解气。这个时候,员工们的坏心情又可以得到部分缓解。

如果有人仍然觉得自己的心情不好的话,还可以继续往前走,因为公司还专门为员工们准备了恳谈室。恳谈室是“精神健康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这里有笑容满面的工作人员,这些脾气很好的工作人员会为员工们解答各种问题。

工作人员会帮助员工们解决困难,还会给予一些合理的建议。

而且,员工们还可以针对工作中的问题向工作人员提出自己的建议,这些建议工作人员会转达给管理阶层。公司的管理阶层会认真思考员工们的建议是否合理,如果有幸得到了管理阶层的认可,员工还会得到相应的奖励。

这一系列的措施几乎可以使所有的员工战胜自己的坏情绪,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正是因为“精神健康室”的存在,员工们对松下公司的抱怨和不满就少了许多,在工作中都可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生活中总是会出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人们往往很容易被这些不如意所刺激,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这是很多人都无法摆脱的。

负面的情绪就会带来负面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学会合理管理自己的情绪。

因为负面情绪往往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所以许多人都会选择压抑自己的情绪。压抑情绪自然也是一个办法,但是并不是最好的办法。被压抑的情绪会积累,当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是需要宣泄出来的。

那些意志力比较强的人,往往会选择用意志力去控制负面情绪,在自己情绪不好的时候依然压抑,去强颜欢笑。或许有人认为,这样做也不错,除了说明这个人的意志力强之外,还能缓解一些焦虑和痛苦。但是这只是表面上的,实际上负面情绪给你带来的心理伤害依然存在。

如果说意志力是属于人的理智的话,那么情绪就应该属于人的感性问题。有时候,人往往会在感情面前败下阵来。因为内在的情绪反应往往是无法人为地靠理智去控制的,过度的压抑只会越来越严重地威胁到你的心理健康。

这种被过分压抑的负面情绪就好像你为自己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随时有爆发的危险。在心理学上,宣泄被认为是最好的处理负面情绪的方式之一,只要人们把负面的情绪以合理有效的方式宣泄出来,就会好很多。

虽然过分压抑负面情绪并不值得提倡,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当一个人遇到负面情绪时就要不计后果地发泄。这样一来,虽然没有给自己留下定时炸弹的隐患,但是依然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你已经引爆了炸弹。

所以当你被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不妨先利用强大的意志力去压抑。因为你所面临的场合或许并不适合你发泄自己的情绪。但是这种压抑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你需要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去发泄负面情绪。尽情地发泄后,你就会觉得舒坦多了。

合理发泄的方式有很多,但是必须要保证在不伤害到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可以是任意的喊叫、哭泣,也可以是摔东西,只要你觉得这些能让你的情绪得到缓解。

虽然这样的方式看起来有些失常,而且那些发泄的人看上去似乎都像疯子一样,但是却能得到不错的效果。

因为当一个人进行情绪发泄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情绪发挥到极致,这样一来负面情绪往往就被转移到外界了,你也就不会再被负面情绪干扰。

跟谁说不重要——把烦恼说出来是关键

有一个心理医生,他每天都在为别人做心理治疗,许多人都因此恢复了正常状态,重新投入到生活中。但就是这样一个心理医生,现在却被严重的心理压力困扰。他想了很多办法,但这种压力并没有消失,反而变得越来越严重。

有一天,当心理医生结束工作之后,就随意拨打了一个电话号码,这是一个陌生的号码,心理医生并不认识电话那头的人。当有人接起电话之后,心理医生就开始倒苦水,向一个陌生人诉说自己的烦恼和压力。

电话那头的人好几次都说:“尽管我很同情你,但是我们似乎并不认识。”所幸的是,那个接电话的陌生人并没有把心理医生当成一个疯子,反而耐心地听完了心理医生的抱怨。或许是因为心理医生的感情太强烈了吧,陌生人尽管没有见到心理医生的神情,但是依然可以感觉到心理医生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和无尽烦恼。

当心理医生倾诉完自己的苦恼和压力之后,电话那头的陌生人感到很好奇,因为他实在想不通这个人到底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工作压力。于是,陌生人就好奇地问了一句:“请问,您的职业是什么?”很显然,倾诉过后的心理医生的情绪已经平静了很多。心理医生用淡然的口气回答道:“哦,我是一个心理医生。”然后就挂断了电话。

《英国医学杂志》上曾经刊登过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报告,亲近动物可以帮助人们克服抑郁症。有人还专门做过一些实验,实验表明,如果一个患有抑郁症的人经常和海豚一起玩耍,那么这个人的抑郁症就会缓解很多。这说明,人在与动物亲近的时候,可以放松和缓解自己的情绪。

那些养宠物的人,往往会跟自己的宠物说话,尽管宠物听不懂自己的语言,也照说不误。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主人总是会在不经意间吐露自己的心声,往往会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其实,这也是一种倾诉。

相传有一个国王,他长了一对驴耳朵,这是他的秘密,不想让任何人知道,所以他总是戴着一顶帽子。尽管如此,国王总是要理发的。所以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国王每次理发完毕,都会下令杀掉理发师,以免理发师把自己的秘密说出去。

但是有一次,国王居然大发慈悲地放过了一个理发师。理发师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曾经向国王发誓,一定会保守秘密。国王相信了理发师的话。于是国王的秘密不再只有他一个人知道,因为还有另一个人知晓。

那个理发师其实也很遵守承诺,毕竟是和自己性命相关。但是这个秘密把理发师压得喘不过气来,终于有一天,理发师实在忍不住了,于是就向一棵植物说出了这个压在心底的秘密。但是理发师没想到的是,这棵植物居然会说话。

于是,这棵植物就把国王有一对驴耳朵的秘密传开了,这样一来国王的个人秘密就变成了尽人皆知的事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这些秘密本身或许就带着一定的负面情绪。例如,一个人嫉妒别人,这是一件并不光彩的事情,于是这个人就会把这种负面情绪当成一种个人秘密压在内心深处。

既然是秘密,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不能公开,最好是永远烂在自己心底,但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提倡。因为心理学家曾经专门做过一个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人都认为保守秘密是有害心理健康的,倾诉出来会更好。

在心理治疗中,有许多种方式,但是大多数心理学家都认为,倾诉的方式是心理治疗的核心手段。因为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担心和恐惧的事情坦然说出来,才能感到痛快和舒服。

虽然倾诉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但是倾诉对象的选择是个最大的难题。说到倾诉对象,人们往往会想到值得信任的亲朋好友。其实除了亲友外,也还有其他很多的倾诉对象。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往往很难建立和维持,加上有的事情还是比较难以启齿的,故而在选择倾诉对象的时候就显得很困难。所以你也可以把自己的倾诉对象扩大化,不仅仅局限于人。

倾诉其实是一种发泄方式,既然是发泄方式,往往注重在发泄上,而不是建议。所以人们可以对一些动物或是植物倾诉,这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尽管动物和植物都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也不会回应你,更不会给你一些合理的建议,但是你倾诉的目的达到了。你的负面情绪会因为倾诉而得到缓解。

有的时候,自言自语也是一个不错的倾诉方式。

有一个老婆婆,她20多岁时丈夫就死了,独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儿子养大。但是在她80多岁的时候,却得到了儿子意外去世的噩耗,这对老婆婆来说是一个难以承受的巨大打击。

在刚刚接到儿子意外死亡的消息时,老婆婆虽然痛不欲生,但是并没有激烈的情绪反应。而是出奇的平静,沉默了一会儿之后,老婆婆居然安慰起自己的儿媳妇来。

老婆婆这样反常的举动让周围的人很不解,许多人都猜想,或许老婆婆知道自己也将离世,所以她就不再感到悲伤。因此,其他的亲戚还专门私底下为老婆婆准备好了后事。

老婆婆的儿子过世三年后,老婆婆不但没有去世,身体还很健康,看来她并没有被儿子意外去世的悲伤击垮。

儿子刚去世的时候,儿媳妇哭得很伤心。这也是一种情绪发泄,所以儿媳妇很快就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并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但是老婆婆并没有号啕大哭,显得很平静。

没有用痛哭来发泄悲伤的情绪,那老婆婆到底使用了什么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悲痛呢?是倾诉的方式。

而老婆婆的倾诉也很独特,是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老婆婆每天等儿媳妇上班和孙子上学之后,就会对着儿子的遗像倾诉。有时只是随便唠叨一下,有时会说一些儿媳妇、孙子和自己的近况。

这样一来,老婆婆的负面情绪就被宣泄出来,她也就可以正常地投入到生活中去。她这种自言自语的倾诉方式的确非常合理,试想一下,如果老婆婆是找周围其他亲戚倾诉的话,起初亲戚们或许会因为同情心而耐心地听她倾诉。但时间一长,人们就会感到厌烦,老婆婆就会成为一个祥林嫂,遭到人们的嫌弃。

祥林嫂是鲁迅作品《祝福》中的人物,一生都很悲惨。祥林嫂也经历了丧子之痛。所以,祥林嫂总是和周围的人说起自己的不幸遭遇。起初人们都很同情祥林嫂,会认真听完祥林嫂的倾诉,但是时间一长,人们就觉得厌烦了,不仅没耐心听祥林嫂的倾诉,而且还会嘲笑祥林嫂。

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负面的情绪和不愉快的经历,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进行倾诉,可以消除负面情绪的不良影响,让一个人的心理获得健康。

但是,有人不想让亲朋好友担心自己的近况,于是就把这种负面情绪给压抑下来,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其实你依然可以选择倾诉的方式,只是倾诉的对象需要改动一下罢了。

美美地睡上一觉——让坏情绪消失在梦乡

当一个人非常疲惫的时候,往往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容易变得暴躁。美国联邦调查局在审讯犯人的时候也经常使用疲劳战的方式,而且往往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些犯罪嫌疑人非常狡猾和顽固,任凭FBI探员怎么审问也不说出实情。面对这种情况时,FBI探员往往会采用疲劳战。疲劳战的方式有很多,其中一种就是睡眠剥夺。睡眠是一个人所必需的,人身体的疲劳状态不仅能在睡眠中得到调整,而且还能得到极大的放松,这种放松既是身体上的,也是心理上的。

FBI探员会在犯罪嫌疑人刚刚要睡着的时候把他叫醒,然后就开始审问。其实这种审问只是一个形式罢了,目的只是为了把犯罪嫌疑人弄到清醒的状态,然后再让犯罪嫌疑人去睡觉,等到犯罪嫌疑人快睡着的时候,再把他叫醒。这样反反复复总共只要不到两天的时间,就会把犯罪嫌疑人的精神逼到崩溃的边缘。

但是,这种睡眠剥夺的审讯方式却被人权主义者批评,人权主义者认为FBI的这种方法严重侵犯了犯罪嫌疑人的人权。所以睡眠剥夺法渐渐被抛弃了,即使有FBI探员会使用,在使用的时候也会小心翼翼。

后来,FBI探员又发明了另外一种疲劳战术,就是把犯罪嫌疑人拖到傍晚时分再进行审讯。正常情况下,一天之中,人在傍晚时分会感到十分疲惫,特别是劳累了一天的人们。而这个时候,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也是最脆弱的。当犯罪嫌疑人放松了警惕后,FBI探员审讯起来就会变得容易多了。

其实,这种疲劳战往往也会被商家利用。商家为了促进商品销售,往往会准备一些打折促销的活动,这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还是为了盈利。或许有人注意过,商家的打折促销活动通常会在傍晚时分进行,而且总会收到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