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解读王朝 帝王卷
3751900000020

第20章 妾兄借去了他的头(1)

——汉帝 侯景

江南四月,正是梅雨绵绵、泛绿绽红、轻舟翩翩的季节。

南梁都城建康却是战火纷飞、烟尘滚滚的恐怖岁月。

台城四周,高大浑厚的灰色城墙下,狼藉不堪的尸体层层叠叠、杂乱无章地堆在墙脚下。血水、雨水和泥浆从尸体堆里涌流出来。腐烂的尸体散发出令人作呕的臭味……

台城内,墙脚下堆放着一垛垛战士的尸体。成群的苍蝇发出嗡嗡声,飞起飞落。一窝窝的拖着长长尾巴的蛆虫,在腐臭的尸体里贪婪地吞噬着,翻滚着。

南梁都城建康陷入“侯景之乱”的水深火热中。

台城已被侯景叛军围困了一百三十多天。

侯景,字万景,出生于北魏怀朔镇(今内蒙固阳北),同化于鲜卑的羯族人。曾做过怀朔镇的外兵史,与高欢有莫逆之交。六镇起义失败后,归顺尔朱荣,随尔朱荣入晋阳,进洛阳,在镇压葛荣义军时任前锋,以功擢升定州(今河北定州)刺史。高欢除掉尔朱氏后,侯景因与高欢有旧谊,又归附高欢,任大丞相府长史仍兼定州刺史。在东西魏之间的征战中,屡建战功。渐次,晋封为尚书右仆射、吏部尚书、司空、司徒、河南道大行台(河南道最高行政长官)。统兵十万。专制河南达十四年之久,系东魏实力最雄厚的外藩。

侯景为人阴险狡诈,凶狠刁钻,狂傲不羁。在东魏阖朝文武中除高欢外,均被他视为草芥。高欢在时,他曾扬言:“高王尚在,我未敢有异心;若高王已殁,鄙不愿与鲜卑小儿(指高澄)共事。”

中大同二年(公元547年),东魏大丞相高欢病重,其子高澄怏怏不乐。高欢问道:“你如此忧虑,是因为担心我死后侯景会反叛吧?”高澄点点头称是。高欢说:“侯景专制河南十四年,军力、财力已非同一般,常有飞扬跋扈之态。为父与他多年莫逆之交,可为我所用。日后,你恐难以驾驭。北魏诸将能敌侯景者,唯有慕容绍宗。至今,我未提拔他,就是留给你提拔使用,以钳制侯景。”

高欢死后,高澄唯恐侯景不服,兴兵作乱,在未发讣表前,便以高欢名义致书侯景,调他入晋阳加官晋爵,企图趁机褫(chǐ)夺兵权,诛除后患。

不料,侯景接到信后,便知其中有诈。原来,高欢生前与侯景曾有过秘约,凡高欢致书侯景,均在信尾处点上墨迹以做暗号。高澄不知此秘密,结果被侯景看出破绽。侯景立刻派人暗访晋阳,得知高欢已死,便决计举兵尽降西魏。宇文泰闻讯后,即刻表示受降,并封侯景为太傅,领河南大行台,封土台公。

高澄得知侯景反叛,料他必取道关陕西去,便命司空韩轨督兵十万,控制关西要隘堵截。侯景见关陕要隘尽被韩轨所据,强行西去必有恶战,转念一想,西去艰险,莫如南投梁朝。遂派人投书梁帝萧衍,愿举河南十三州尽附南朝。

已经做了四十三年皇帝、终日梦想一统天下的梁帝萧衍,接到侯景的归降信后,认为是天赐良机,一统在望,头脑一热,便授侯景为大将军,封河南王,都督河南北诸军。并派兵三万赴悬瓠(hù)城(今河南汝南县)接应。同时,派侄儿萧渊明率兵五万进攻彭城(今江苏徐州市)牵制东魏,支持侯景。结果,被东魏军大将慕容绍宗在寒山堰一战击溃,并生擒统帅萧渊明。

东魏军大败梁军后,回师进击侯景盘踞的颍川城(今河南许昌市)。侯景见东魏军人多势众,为解燃眉之急,又遣使至西魏求救。宇文泰得知侯景二心不定,反复无常,严加戒备。表面上加封侯景为大将军兼尚书令,暗中却按兵不动,窥探真情。

侯景知宇文泰已生疑心,又恐被梁朝得知他通款西魏,只好又遣使去梁朝,声称因梁师未至,不得不乞援西魏,暂救目前之危。

这时东魏军慕容绍宗与韩轨兵攻颍川。侯景大败,仅率步骑八百人投奔南朝。梁帝萧衍命他任南豫州刺史,镇守寿阳。

侯景自公元548年叛变东魏投奔南梁、屯驻寿阳后,东魏大丞相高澄不甘就此罢休,企图用反间计挑起梁朝与侯景之间的争斗,以坐收渔人之利。侯景叛魏后,高澄致书萧衍,声称愿和南梁重修睦谊,并表示愿意释放萧渊明及寒山战役中南梁被俘的士兵。萧衍求和心切,不知有诈,便复信表示接受议和。不料,东魏的来使回国时途经寿阳被侯景截获。侯景得知萧衍要与东魏议和,便连续上书萧衍,坚决反对,并请求出兵伐魏,结果被萧衍搪塞过去。侯景感到忧心忡忡,为了摸清底细,便假造了一封高澄给萧衍的信,提出愿以贞阳侯萧渊明换回侯景。萧衍不辨真伪,便在回信中说:“贞阳旦至,侯景夕返。”侯景见信大怒,知道萧衍随时都会将自己出卖。于是,便开始强征南豫州属下的百姓充当士兵,准备发动一场叛乱。

侯景担心孤军作战势单力薄,便想起南梁的临贺王、左卫将军萧正德,他俩曾有过一面之交,而且部下徐思玉与萧正德也有交情。于是,便派徐思玉潜入都城建康,秘密联络萧正德里应外合。

萧正德是梁帝萧衍的弟弟萧宏的儿子。萧衍在儿子萧统出生前曾过继萧正德为子,萧统出生后便把他还给了萧宏,立萧统为太子。萧正德对此非常不满,便暗中豢养武士,阴谋有朝一日,从萧统手中夺回皇位。侯景知道他的隐私,表示如能共同举兵里应外合,事成之后拥他做皇帝。萧正德称帝心切,立刻答应愿做内应。

侯景得到萧正德做内应,愈发坚定叛乱的决心。恰在此时,建康传来消息说,朝廷将秘密派遣使臣前往东魏,商谈和议之事。侯景便于公元548年8月10日在寿阳举行兵变。

侯景叛乱的警报飞抵建康时,萧衍不以为然,笑盈盈地捻着胡须说:“景有何本事?朕用一条木棒足可笞杀此贼。”遂命令合州刺史萧范为南道都督,北徐州刺史萧正表为北道都督,司州刺史柳仲礼为西道都督,散骑常侍裴之高为东道都督,特命侍中邵陵王萧纶(萧衍第六子)为统帅,持节督军,会讨侯景。

侯景得知朝廷已派兵讨伐,恐寡不敌众,便决定采取避实就虚的战略,出其不意,掉兵向东,直取建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陷历阳(今安徽和县),然后引兵直趋长江北岸的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横江浦,与采石隔江相望)。这时,临江戍镇的告急信像雪片般飞向建康。尚书羊侃奏请萧纶率军袭取寿阳,使侯景进退无路。萧衍却认为侯景的八千人马必不敢渡江,只是虚张声势而已,不必发兵采石。遂命萧正德为平北将军,都督京都诸军事,负责保卫建康,出屯丹阳郡。

萧衍的这道命令,正中萧正德下怀。他在得令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率军出建康赴丹阳,连夜派大船数十艘至横江,于10月22日一夜间把侯景的八千人马全部运到对岸的采石。第二天侯景的军队便抵达板桥(今南京市板桥镇),次日至秦淮河南岸,河上有朱雀桥与建康门户朱雀门遥遥相望。朱雀桥是一座可以起落的活动桥,萧正德的军队正屯兵桥北。10月24日晚,萧正德命部下落下桥板,让侯景军渡过朱雀桥与萧正德会师,两人并辔(pèi)驰入朱雀门,连夜将台城团团包围。

次日拂晓,太子萧纲得知萧正德引狼入室、侯景已兵临城下时,慌慌张张跑到后宫,闯进章德殿。萧衍正在御床上坐禅,他微闭双目,一只手捻动着胸前的佛珠。萧纲慌忙闯进,跪在地上便喊:“父皇,大事不好了!”

“放肆!”萧衍愠怒地斥责道。

萧纲跪在地上趋前一步,又喊道:“父皇,侯景叛军已将台城包围!”

“信口雌黄,长江天堑,横亘东西,莫非侯景长了翅膀不成?”

“父皇,侯景叛军兵临城下,乃儿臣亲眼听见。贼军人多势众,旌旗林立,即刻攻打皇城。”

“命临贺王(萧正德)将他杀退便是了。”

“临贺王已投降叛军,是他引狼入室。”

“噢?”萧衍微微一震,接着念了声,“阿弥陀佛!”

这时,宫外传来阵阵惊叫声,有人嚷着:“叛军攻城了!叛军攻城了!”

萧衍倏地睁开眼睛,闪动着惊惧的目光。

萧纲忙问:“父皇,叛军已攻城,当如何是好?”

“汝身为太子,莫非让耄耋(màodié)之年的父皇替你厮杀不成?”

萧衍说着,狠狠地瞪了萧纲一眼。

“父皇……”萧纲惊慌失措地喊着。

“却敌护城这是你的事,何必再问!朕将内外军事一概委你,尽管便宜行事便是了。”

“父皇……”萧纲失声地喊着。

“去吧,不要误了我的禅事。”萧衍说着,又开始捻动佛珠,喃喃地念着经文。

萧纲只好硬着头皮走出章德殿。

这时,城墙上早已矢如飞蝗,喊声震天。叛军的士兵像成群的蚂蚁攀着云梯往城上爬。守城的士兵拼命地往下射箭,抛滚礌木,抛掷火雷。台城周围到处是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惨叫声。

次日,侯景一面命令士兵攻城,一面命令士兵运来柴草,放火焚烧台城四周的五座城门。守城羊侃急中生智,指挥城内的士兵将城门凿出孔洞由内向外喷水,扑灭烈火,保住城门。继而,侯景又下令推出数十架用毛竹扎制的十余丈高的攻城车,命士兵居高临下,向城内放箭。守城军死伤甚多,幸亏羊侃率领士兵奋不顾身地向登城车抛掷火炬,陆续将登城车焚毁。

侯景连续攻城,七日不克。

这天傍晚,侯景在帐中自斟自饮地喝着闷酒,萧正德溜进帐内,献计道:“梁军死命固守,是畏梁帝萧衍,今欲立我为帝,彼军心必乱,城将不攻自破……”

侯景听罢,眨巴着眼睛,暗中合计一阵,说道:“此乃良策,只是……称帝需有龙衮皇冠……”

萧正德忙说:“这些我已置备齐全,随带军中。”侯景又说:“法驾、天地坛如何置备?”萧正德又忙说:“只行登基礼,一切均可从简。”侯景望着急欲称帝的萧正德,悻悻地一阵冷笑,说:“好吧,今晚就在你的帐内行登基礼。”

萧正德欣喜若狂,忙说:“我称帝后封将军为丞相,如何?”侯景不以为然。萧正德又谄媚地说:“我有爱女长得十分美貌,许给将军为妻如何?”侯景立刻淫笑着说:“今晚就把她送到帐内。”萧正德见侯景高兴,忙又说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攻城之后,望将军允我诛除萧衍老贼……”

第二天,萧正德头戴皇冠,身着龙袍,骑着枣红马来到台城下,喊道:“城上守城将士听着!我已登基称帝,改元正平。你们不要再为萧衍老朽卖命。如肯开城受降,一律赦免死罪,每人晋升二级……”城墙上太子萧纲和将军羊侃一边大骂萧正德,一边同时拉弓搭箭。两支飞来的箭,一支射中萧正德的皇冠,一支射中他的坐骑。萧正德被惊厥的战马掀翻在地,险些丧命。自此之后,侯景命萧正德率军日夜攻城。萧正德不敢不从,只得拼命死攻,搬出各种兵器,用尽各种招数,甚至引湖水灌城。没想到,台城的守军足足坚持了一百三十天。

这时,城内已草尽粮绝,九万多士兵幸存者不足四千,十万市民苟活者也只有两三千人。饥饿与疾病继续威胁着每个活着的兵民,城外的叛军仍然攻城不止。就在公元549年3月12日凌晨,守城军降将白昊郎命令士兵打开城门,侯景军终于攻占了台城。

侯景率兵冲入皇宫正华门时,萧正德骑马挥刀跟踪而至,被侯景拦住,问道:“你欲何往?”“进宫诛杀老贼萧衍!”萧正德坦然地答道。

侯景在马上用剑指着萧正德身上的龙袍,厉声说:“你乃假天子,何以穿龙袍入宫?速速脱去!”

“这……”萧正德惊愕地望着侯景。

“念你攻城有功,废去帝号,封你侍中、大司马。”侯景用剑指着萧正德命令道。

萧正德听罢,满腔怒火,却敢怒而不敢言,只好当众脱去龙袍,穿着内衣愤愤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