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白金帝国:英国皇室
3752300000008

第8章 宪政肇始(2)

三、亨利三世与“西蒙议会

亨利三世1216—1272年间在位,做了50多年的国王,其在位时间相当长,但在英格兰历史上却并无多少名气。不过,亨利三世在位时,最重要的事情是英国产生了议会。

亨利刚登基时,还只是个天真幼稚、不满9岁的幼童。当初,英国贵族们反对亨利的父亲约翰王,得到了法军的支持,法王腓力二世派来的军队占据了英国南部,英国国内一片混乱。新王亨利登基了,法军却仍赖着不走,英国人随即又面临着将法军赶出英国的任务。亨利当时年幼,于是由大臣威廉·马歇尔为摄政,成立了一个由马歇尔主持的御前会议,来处理国务。

1227年,已经20岁的亨利三世开始亲理朝政,正式统治英国,但遗憾的是他并无多少治国的才能。他虽然性格和善,虔信宗教,热爱艺术,为人不错,但从治理国家来说,他又容易冲动,缺乏判断力,怯懦无能却又野心勃勃,不切实际。在他统治时期,总的来说,英国仍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

亨利三世在位时,英国很多政府部门都长期没有公开任命的大臣,导致很多事情都没有明确的负责人。这一切都使得他的统治很麻烦,许多英格兰贵族觉得他的统治方式很古怪。而且,亨利三世亲政后,一改以前向御前会议咨询国事的习惯,抛开御前会议,越来越独断专行。

这引起了贵族们的不安。此外,亨利三世在对外作战中,也是屡战屡败。

因此到了1236年,英国上下各界已是暗流涌动,怨声冲天。英国的大小贵族们,普遍担心亨利三世会拒绝履行《大宪章》中国王应承担的义务。但是政治嗅觉愚钝的亨利三世并未觉察到危机,仍于1242年不远万里,远征法国,结果以失败而告终。而且从1252年起,英国年景不好,连续3年粮食歉收,民生更加艰难。然而,已经失尽了民心的亨利三世对这些却不管不顾,他打算进行一次更大的不切实际的冒险,从而激起了一场剧变。

1254年,亨利三世与时任教皇的英诺森四世达成一项协议:教皇允诺将西西里王位授予亨利三世的次子埃德蒙,同时亨利三世则需向教皇提供西西里战争的军费。当时,埃德蒙只是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婴儿,而西西里则在德国皇帝的控制之下,亨利三世必须通过战争,才能得到西西里王位。

于是,统治期间一直并无多少政绩示人的亨利三世接连向贵族们征收军费,但贵族们则认为西西里距离英国太过遥远,发动战争太过冒险。不过,不识时务的亨利三世仍然固执己见,他不顾英国农业连续3年遭灾歉收,仍强行摊派军费,要求贵族们缴纳他们1/3的收入作为军费。亨利三世的无理要求,最终激起了贵族们的武力反抗。

1258年,亨利三世再次召集贵族商讨远征西西里岛的军费问题,早已满腹怨言的贵族借此机会发难,亨利的妹夫西蒙·蒙特福特男爵带领7个全副武装的男爵擅自闯入宫廷,上演了一出英国版的逼宫闹剧,迫使亨利三世同意召开会议签订限制王权的《牛津条例》。

《牛津条例》规定,议会法是最高权威,一切法令都不得与其相悖,这更进一步地限制了王权。条例还规定,议会定期召开,每年3次;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任意没收土地及分配土地,国王亦不得擅自决定对外战争。根据牛津条例,英国国王必须把权力交给由贵族操控的15人委员会,未经该委员会的同意,国王不得做出任何决定。为了与原有的机构有所区别,该委员会引进了一个新词,这个新词就是“议会”。

1265年,西蒙在威斯敏斯特召集大评议会,这次议会的参加者除了男爵、高级教士和每郡2位骑士外,还增加各自由市每市2位市民代表。这表明,贵族与市民阶层开始联合对付国王,市民阶层开始登上英国的政治舞台。之前的议会都由国王召开,而此次议会则意味着没有国王也可以召开议会,而且讨论的都是国家各项事务。这次议会是英国举行的第一次议会,后人将它称之为“西蒙议会”。“西蒙议会”被认为是英国议会制度的重要起点。英国的代议制民主能有今天,西蒙功不可没。然而,正是这位英国议会的开创者,却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刚开始时,亨利三世大权旁落,成为西蒙手中的傀儡,“西蒙议会”控制了当时英国所有的国家机构和法官系统,时间长达一年之久。那时的英国各界,大都支持西蒙的改革,但是西蒙并未借此机会废黜亨利三世。当时,英国国王在一些人心目中还有很大的市场,因此西蒙纵然大权在握,也不敢轻举妄动。

但不久,西蒙革命者阵营里因为权力的腐蚀,也出现了争权夺利的现象,政权内部开始出现分裂。亨利三世的长子爱德华王子则趁机逃离了伦敦。他很快就集合起了一支军队,重返战场,和西蒙·蒙特福特的军队开战。

1265年8月,两军对决,西蒙在激烈的战斗中被杀,王军大获全胜。

于是亨利三世在他英勇的儿子爱德华王子的支持下,重新夺回了权力。一些教会人士则掩埋了西蒙的尸体,掩埋处成为圣地,西蒙也作为英国议会政治改革的重要人物,长期受到英国人的尊崇。

晚年,亨利三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1272年,亨利三世去世,爱德华王子即位为英王,称为“爱德华一世”。从此,英国金雀花王朝在经历了约翰王和亨利三世两朝的混乱之后,终于又有一位勇武的君主登上了王位。

四、爱德华一世与“模范议会

爱德华一世是英国金雀花王朝时最伟大的国王,他的功绩超过了祖先亨利二世和“狮心王”理查一世。爱德华一世文治武功,震烁古今,据说他身上含有“中世纪一个伟大国王的全部传统品质”。

爱德华一世在位35年,生前发动了多年战争,最后征服了威尔士,并将其纳入英国版图。更重要的是,爱德华一世在位时召开了英国历史上着名的“模范议会”,其后来成为英国宪政史上的楷模。从此,议会制作为一种制度融入了英国历史。

1239年,爱德华出生在威斯敏斯特宫,是亨利三世的第一个儿子。

他从小就喜欢骑马、打仗,成年后五官端正、气宇轩昂,虽患有口吃却长于雄辩。据记载,爱德华王子身躯高大,双臂强健有力,两条腿能加紧马鞍,故有“长腿”之名。他不仅英勇善战,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还很善于吸引人才和使用人才,具有超凡的领导才能。

1270年,时为王子的爱德华率领英军,参加了法国国王发动的十字军东征。在战争中,爱德华王子被敌军用毒剑刺伤,军医为他“刮骨疗毒”,悍勇的王子不出一声,其刚烈程度不亚于中国的关云长。这最后一次十字军东征,亦即第八次十字军东征,已呈强弩之末之势,东征军再次无功而返。然而,勇武善战的爱德华王子却以他在战斗中的勇猛获得了“世界长矛”的称号。

1272年,爱德华王子登基成为英王时,他已经是久经锻炼了。他曾有一条着名格言传世:“各得其所。”所以他的政策“强硬而不残酷”。他用铁腕进行统治,却又不乏灵活的谈判手段。因此,他在英格兰历史上是一位英武开明的君主,其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都极为不凡。

爱德华一世还成功地编制了英格兰的兵种与军事制度,训练了一支装备精良的重铠骑兵,开创了长弓兵的先河。之前,西欧各国在军事上都是重骑兵轻弓兵的,而爱德华一世则充分挖掘了弓兵的潜在威力。几十年后,其嫡孙英王爱德华三世正是凭借他所缔造的英格兰军队,横扫法国,取得了“百年之战”前期的胜利。

军事上,爱德华一世的主要成就是征服了威尔士,这对现代英国版图的形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称为“威尔士征服者”。此外,他还发动了苏格兰战争,被称为“苏格兰大锤”。

爱德华一世即位不久即加强了对威尔士的干预。1277年1月,爱德华一世征集了一支近1.6万人的军队,向威尔士大举进攻,并采用步步为营的清剿战略。这年八月间,英军推进到威尔士中部,威尔士人心涣散,再也打不下去了,只好求和。1284年,英国颁布《威尔士条例》,宣布将威尔士划分为几个郡,由英国王室直接统治。为了防止威尔士人的反抗,英国人还在威尔士修建了不少城堡。

在商讨威尔士的统治问题时,当地人提出了4个条件,即他们所效忠的统治者必须是:一、出生在威尔士;二、出身贵族;三、不说英语和法语;四、道德上纯洁无瑕。威尔士贵族们的意图当然是要选一位威尔士人做他们的王。没想到爱德华一世满口答应。

接着,他派人将正在待产的王后接到威尔士。不久,他们唯一的儿子小爱德华就在威尔士的一个城堡里出生了。于是,爱德华一世召集威尔士的部落首领们,对他们说:“这是我的儿子,出生在威尔士,不会说一句英语和法语,从未冤枉过谁,道德上绝对纯洁无瑕,他就是你们的威尔士亲王。”威尔士人个个目瞪口呆,无话可说,只好接受了这个新的统治者。自此以后,威尔士并入英国,成为英国的一部分,而历任的英国王太子都被封为威尔士亲王。

爱德华一世虽然征服了威尔士,并以此彪炳史册,但最后却栽在了苏格兰问题上。13世纪时,虽然英格兰名义上是苏格兰的宗主国,苏格兰王即位时需向英王行效忠礼,但实际上,两大王国各自独立发展,苏格兰在很长时间内有与英格兰并驾齐驱之势。

1290年,苏格兰王室后继无人。于是,爱德华一世就以调停者的身份裁定巴列奥为苏格兰国王,实际上是由自己在幕后操纵。但巴列奥和苏格兰贵族不堪沦落为爱德华傀儡的地位,便暗通爱德华一世的夙敌法国人,与英格兰对抗。

爱德华国王听说此事后勃然大怒,很快发兵攻入苏格兰,迫使巴列奥退位,他则自任苏格兰国王。不过,爱德华一世这把铁锤终于在苏格兰砸出了重重火花。威廉·华莱士以“勇敢之心”发动了苏格兰人民大起义,坚持了5年多而败亡,但布鲁斯家族的罗伯特一世接过接力棒,继续与爱德华一世的军队作战。此外,爱德华一世在与苏格兰进行战争的同时还同法国对抗,内外同时作战耗尽了他的精力,使他疲于应付。

1307年,爱德华一世在征讨苏格兰人的途中,患痢疾而亡。一代豪杰,最终倒在了苏格兰,终年68岁。他唯一存活下来的儿子小爱德华,就是那位威尔士亲王,继承了他的英国王位,是为“爱德华二世”。

说起爱德华一世的功业,还不能不提他的王后埃莉诺,爱德华一世同王后埃莉诺的婚姻堪称是金雀花王朝的爱情典范。埃莉诺来自西班牙,1254年两人结婚,婚后的生活一直和睦、幸福,她对他的性格有很大影响。

另一位对爱德华一世产生重要影响的人物是大臣伯内尔。他也信任伯内尔,并能听从伯内尔的意见,因此在1294年以前能取得辉煌的政绩。后来,埃莉诺王后和伯内尔相继去世,在失去了家庭的温暖和得力的辅佐后,爱德华一世性情大变,逐渐变得独断专行。据说,爱德华一世的一生从无风流韵事,在私生活和感情方面都堪称世人的楷模。

1290年埃莉诺王后去世时,爱德华一世写道:

我的竖琴奏出哀伤的歌,

她活着,

我热烈地爱她;

她死了,

我也不能不爱她。

爱德华一世对亡妻流露出如此沉痛的忧伤情绪,这在以往英格兰的国王当中是绝无仅有的。在运送埃莉诺王后的遗体去威斯敏斯特教堂时,爱德华一世在每一个途经的市镇停留,并竖起了十字架来纪念亡妻。这些十字架是爱德华一世忠贞爱情的证明,其中有3个十字架保留了下来,今天仍然受到英国民众的瞻仰。

在英国历史上,爱德华国王还是自亨利二世以来最重要的立法者。他重新修订、补充了大量未成文且条目混乱的普通法,在1275—1290年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主要有《格洛斯特条例》,以及限制贵族特权的《权力令状》和加强警察制度、维护公共秩序的《温彻斯特条例》等。

《大宪章》也是在爱德华一世时得到了最终确定。《大宪章》在约翰王签订时只是一个妥协的象征性的文件,到了爱德华一世时才得到了法律化。可以说爱德华一世开创了英国法律的新时代,因而他又被称为“英国的查士丁尼”。

爱德华是在与“议会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但他的伟大之处,正在于他没有因此视议会为“洪水猛兽”,反而充分认识到议会作为民意的橱窗的重要性,并进一步完善议会制。

1295年冬天,英王爱德华一世专门召开新的议会,以讨论税款征收问题。有400多人参加这次会议,这些人中有2位大主教、19位主教、48位大修道院院长、7位伯爵、41位男爵,他们由国王特诏赴会;每个主教管区有2名教士代表,由主教决定;每个郡有2名骑士代表、每个市有2名市民代表、每个自治市有2名市民代表,他们由各郡、市选举产生。在当时的英国社会,这些人代表了两大阶层:第一阶层是贵族及教士,第二阶层是包括骑士在内的平民。因这次议会参加者众多,且代表了不同阶层的立场,因此史学家们将这届议会称为“模范议会”。

“模范议会”的重要影响在于,由选举产生的骑士和市民代表第一次参加议会,这就使议会具有了代议性质。据此,人们称1295年的“模范议会”为第一个代议性议会,模范议会也因此而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英国议会的产生。回顾英国历史可以发现:议会真正成为英国政治生活的一部分,是在爱德华一世时代开始的。

后世以来,人们对爱德华一世的征战毁誉参半,但他使“联合王国”在联合之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却是无人否认的。而其一系列的立法和“模范议会”也是英国千年宪政之路上的坚实一步,其向世界传播了议会制度和法治精神,可见爱德华一世无疑是影响了世界的重要帝王之一。

纵观整个13世纪,正当东方中国的宋朝在蒙古人的凶猛攻势面前节节败退、终至亡国之时,西方边远地区的岛国英国却完成了英国宪政史的两大基础——《大宪章》和议会。《大宪章》和议会政治,是13世纪英国历史上的光辉成就,其将法律置于国王之上,是英国宪政历史的开始。自此英国人在观念上,不经意间已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这也是英国后来率先进入现代化社会的重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