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一颗卫星飞行了92天(至1958年1月4日) ,完成绕地球1440圈。但有的数据称,它落入大气层烧毁的时间稍早一些,是1957年12月8日。正是在这一天,马尔甘在位于南加利福尼亚自己的牧场上发现了烧毁的碎片。后来的分析证明,这些碎片的材料是“简化卫星”的材料。现在,马尔甘发现的碎片存放在旧金山附近的垮掉派(分子) 博物馆里。
27.美国的第一颗卫星,应该是微型球Vanguard,由美国海军实验室研制,曾试图在1957年12 月6 日发射,但是,运载火箭TV—3在发射中损毁了。
第三章 控制系统的研制
1.朱可夫,格里高利·康斯坦丁诺维奇(1896—1974)——苏联著名的军事领导人,苏联元帅,4 次荣获“苏联英雄”称号,两度获得“胜利”骑士勋章,还获有苏联和国际社会颁发的许多其他勋章或奖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依次担任过总参领导、总指挥小组成员、副总指挥之职。战后担任过陆军总司令,领导过敖德萨城,之后担任了乌拉尔军区领导。斯大林逝世后,任苏联国防部第一副部长,1955~1957年,任苏联国防部长。
2.索科洛夫,安德烈·伊拉利奥诺维奇(1910—1976)——苏联军事领导人,炮兵中将。1927 ~1938年,他从技工学徒开始,逐步成为技工、工长、莫斯科铁道职业培训学校领导,同时还完成了在职的电子技术学校和铁道运输机电学院的学习。他在乌苏里铁路局工作过,担任过面向重工业领域人民代表的技术教育学院院长。1941~1943年,他担任了国家军事委员会在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区和车列雅宾斯克区的全权代表。1943年开始担任苏联红军的领导职务:步兵机动化部队管理部门的副职和正职、炮兵总部的副职、苏联红军炮兵副司令、苏联国防部长助理。在学习完成捷尔任斯基军事工程学院的高等研究课程后,索科洛夫担任了НИИ—4的领导,领导了苏联地面测控系统的建设工作。
3.1953年,莫斯科动力学院组建了专门的工作分部(1958年,更名为莫斯科能源研究所专业设计局),专门参加导弹技术的研制工作。莫斯科能源研究所专业设计局还在莫斯科郊区名叫冰封村庄的地方(熊湖) 获得了一大片土地。在那儿,设计局修建了以“熊湖”命名的设计局所属航天通信中心,用于接收数据——能够从无人驾驶的行星际航天器上接收各种科学数据。
4.波格马洛夫,阿列克谢·弗达洛维奇(1913—2009)——苏联的无线电技术专家。1929年从莫斯科第一劳动教育学校毕业,曾在名为“电子系统”的单位参与工作,并从那里被派往莫斯科动力学院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任排长,之后担任列宁格勒前线炮兵防空部队的雷达工程师。战后曾在莫斯科高等技术学校、莫斯科动力学院的无线电教研室讲授高等工程类课程。1954年至1989年,波格马洛夫任莫斯科能源研究所专业设计局的总设计师,领导研制出遥测设备和进行弹道测量的设备,在弹道导弹研制试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等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1984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普通物理和天文学分部院士。
5.1956年后半年,在新的测控网设计方案中,测控站点被称为“独立的科学试验地面站群”。关于这个名称有一个传闻。据说,名称中之所以加了“科学”这个词,是要强调在建系统的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在“科学”责任的外衣下,可以强制提升相关人员的工资和职务。顺便说一下,正是由于这个“科学性”,航天测控系统的各军事部门都是以“部门”称谓的,而没有采用连、队编制。比如,无线电控制雷达系统的相应工作分部被称为“1号部门”,遥测和时间统一服务系统对应的是“2号部门”,等等。而“科学测量站”这一名称及其缩写也广泛地出现在了各种文献中。
6.猴子——本身就是很活跃的动物,为此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发射前为它们注射了麻醉剂,以防在出现噪声和过载的时候,它们对自身造成伤害。但是这类试验结果的意义立刻就遭到了质疑。
7.在太空的真空中没有对流,所以卫星各种设备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和太阳光照射所累积的多余热量,都只能通过辐射释放出去。为此,卫星需采用特殊的热辐射装置。
8.国家无线电电子委员会下辖的第648科研所后更名为精密仪器科研所,这个名称一直使用至今。
9.天才的设计师别洛夫对载人航天并不很感兴趣。1955年,他担任第648科研所的负责人,领导了用于对抗中程弹道导弹的“土星”国防反导系统的研究。1960年末,由于偶然丢失了秘密文件,别洛夫被免职,其职位由姆纳察卡尼扬接替。在后者的领导下,科研所的研究方向转向了航天领域。
10.“3号卫星”上安装了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灯塔”无线电转发器。1960年4月6日早晨,在苏联境内接收到了卫星绕地飞行到10035圈时转发器发出的无线电信号,根据该信号可以准确地判断卫星的“死亡”时间。
11.尽管1957年12 月“先锋号”卫星没有发射成功,但是1958年3月17日最终还是成功发射了。
12.在研制新的46 A型氢弹的过程中,苏联物理学家(萨哈洛夫、金斯伯格) 采用了所谓“卷层”的原理,能够无限增加其威力。13.值得一提的是,威力巨大的弹头是在改进德国导弹的基础上发送出去的,这样的“出身印记”几乎玷污了P—7导弹。
14.除了工厂更名为“进步”外,在古比雪夫(萨马拉) 还成立了中央专业设计局,专门研制军用航天器。今天,这两个单位已经合二为一,成立了联邦国立联合企业“国立科研生产火箭航天中心”(“进步”中央专业设计局)。
15.卡兹洛夫,德米特里·伊利奇(1919—2009)——苏联火箭和航天技术领域的著名设计师。1937年,他进入列宁格勒军事机械学院。卫国战争期间,他成为列宁格勒的民兵志愿者。1944年秋,他在第三次负伤后退役,回到学院,并于1945年12 月毕业。从1946年起,他成为第88工厂工程师设计人员,任组长。1951~1958年,为第一特种设计局的著名设计师。从1961年起,任ОКЬ—1第三分部的领导和总设计师。在其领导下,第三分部为P—7导弹的批量生产,以及加加林乘坐的“东方号”运载火箭的生产提供了设计支持。1974~1983年,卡兹洛夫任中央专业设计局的领导和总设计师。从1996年起,任国立科研生产火箭航天中心,即“进步”中央专业设计局的总经理和首席设计师。1984年被评选为苏联科学院通信院士。
16.别斯米昂卡村是在卫国战争中出现的,它的名字是根据附近铁路站的站名命名的。
17.“安加拉”军事基地是依照永久战备状态修建的。它的历史始自1957年7月15日,自此开始修建导弹战斗综合体。因为P—7、P—7A导弹作为武器很快就变得陈旧了,所以决定使用“安加拉”发射系统来发射航天器。普列谢茨克作为卫星发射场,最早是在1966年3月17日,当时“东方—2”运载火箭发射了“宇宙—112”人造地球卫星。从1970年代起,普列谢茨克在向太空发射运载火箭的数量方面,一直保持了世界领先的地位(1957年至1992年,在此共进行了1369次发射,而当时从拜科努尔发射的次数只有917次)。
18.P—7导弹的第一次发射(编号81,所携带弹头编号13),是在卡兹洛夫的领导下,由古比雪夫的“进步”工厂制造,并于1959年2月17日在秋拉塔姆基地发射的。在起飞28 分钟后,导弹飞抵勘察加半岛的“小鸡”军事基地所在的区域。
19.秋林,高尔基·阿列克桑德罗维奇(1914—1990)——苏联火箭航天技术领域的学者。他14岁从职业培训学校毕业后即参加工作,1932年从莫斯科农业机械化学院的工人进修系毕业。1938年在莫斯科农业机械化学院讲授数学。1941年加入红军的自愿者队伍,稍后成为БМ—13部队的指挥。1946年被任命为苏联红军第4 主力炮兵部队(导弹部队) 第13分部的副职领导,后来担任正职。1948年,领导了НИИ—4 的弹道实验室,1949年成为弹道分部的领导,同年担任了НИИ—4主管科研工作的副院长。1959年,秋林被任命为НИИ—88院长(国防部第88国立联合科研总院,现在的联邦国立联合企业“中央 ‘机械’ 科学研究院”)。之后他有意将研究院从一个面向设计局的科学应用、服务单位转变为研究行业意识形态,预测并制定国家火箭航天技术发展计划的一个领导中心。1976年末,他以工程技术服务系列的中将头衔退役,并回到莫斯科国立大学,1979年成为学校科研实验室的负责人。该实验室在秋林的领导下开展了“航天垃圾”的出现及演化方向的科学研究。
20.马克休特,尤里·伊万诺维奇(1918—1990)——苏联军事领导。1934~1935年在基辅皮革制造业技工学校学习,之后进入基辅工业学院。在苏联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学院分团委的推荐下,正在3年级学习的马克休特被派遣到以“伏龙芝”命名的海军高等学校学习。毕业后,被派往拥有红旗勋章的黑海舰队,登上了“红色高加索”巡洋舰。在卫国战争中,他参加了敖德萨、谢瓦斯托波里的保卫战和科奇—艾利亭根、科奇—费阿多西战役。1959年,在苏联海军舰队总司令科尔什科夫的举荐下,被任命为第四太平洋水文考察队队长。1960年,马克休特升任海军少将。1964年,担任了国防部国立导航—水文测量科研院院长。他积极参加了苏联第一个导航卫星系统的全部研制阶段工作,以及新型潜水艇和未来舰船及其武器的规划研究工作。
21.非对称二聚联氨H2 N—N(CH3)——氢化过程产物。在工业化生产中,用氯气和二甲胺发生化学反应而获得。产生物为无色吸水的液体,并具有氨的气味,剧毒。在常温且没有空气的情况下表现稳定,但是在温度高于350℃时会分解,释放出一定量的热量,形成气态产物。对金属结构并不具有很强的影响,可以在容器中存储较长时间。在一般的出版文献中,被称为НДМГ,在学术文献中被称作庚基。
22.考斯伯格,谢明·阿里耶维奇(1903—1965)——苏联设计师,航空和火箭发动机设计师。1917 ~1919年,他在斯卢茨基商业学校学习,随后在其父的铁匠铺从事钢铁和机械交易。1927 ~1929年,他在列宁格勒工学院学习,之后进入莫斯科航空学院,并于1930年毕业。1931年,考斯伯格被派往航空发动机中央研究所,他从工程师、设计师做起,一直到成为科学研究分部的部长。1940年,他被任命为航空工业人民供给部特种设计局第33号工厂的副总设计师。1941年,在他的领导下,该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第296特种设计局。设计局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完善传统的航空发动机。1946年,设计局转移到沃罗涅日,并更名为第154 设计局。此时,传统的发动机已经由反推力发动机取代,而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考斯伯格的领导下也开始研究涡轮反推力发动机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燃料设备组件。与此同时,全国都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火箭研制工作,考斯伯格决定,他所领导的设计局也必须进入这个新的领域。1957年8月,设计局进行了改组,并成立了独立的第154 国立联合试验设计局,考斯伯格开始向ОКЬ—1 联系订单,为其研制运载火箭末级的发动机。
23.美国的首个“先驱者”航天器系列的结构非常简单。它们是表面镀金的锥形体,由玻璃纤维制成,覆盖有黑白色金属条带,高51厘米,底部直径23 厘米——这种形体结构本身就是天线。在这个容器中安装有2个测量辐射的“盖革—穆勒”计数器,及无线电转发器和化学电池。这种飞船在1959年3月4日的第二次反射时才成功飞抵月球。
24.卡纳维尔角位于佛罗里达州的大西洋岸边(北纬28 ° 35′,西经80 °39′) ,由于其靠近赤道,同时向东是开阔的大西洋水域,因而被选作导弹发射基地。半岛的基地建设从1949年5月开始,1950年7月19日进行了第一次导弹发射——向天空中发射了第8号“缓冲器”导弹。今天卡纳维尔角航天发射场包括3 个特殊的区域:美国空军的“卡纳维尔角”地面站、肯尼迪航天中心,还有“佛罗里达”航天空港。
25.马克西莫夫,格列伯·尤里耶维奇(1926—2001)——苏联设计师,航天器设计专家。1949年毕业于莫斯科航空学院并进入НИИ—4工作。在那里作为吉洪拉沃夫小组的成员,完成了中程导弹飞行弹道特性的计算。同年调到ОКЬ—1 工作。1956年参加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设计工作,随后加入行星际航天器的设计小组。从1959年始,马克西莫夫领导的小组开展了载人火星飞行的设计工作,但是1970年代初,该项研究被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