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东线序曲
3758400000064

第64章 主业上市后存续企业如何发展(1)

———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公司的调查与思考2009年12月18日

按照集团公司将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进行专业化整合并上市的要求,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公司(西控公司)在做好上市工作的同时,认真研究和规划存续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探求一条存续企业持续发展、和谐稳定的路子。

一、积极推进整合和上市

西控公司坚持确保成功、利于整合、稳定全局、持续发展,“人员随业务走,负债随资产走”、符合国防科技工业局对保密和重点保军企业的要求的原则,将主业及其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完整清晰地注入上市公司。

(一)注入业务范围

航空与防务:将西控公司航空动力控制系统及其产品、防务产品的制造与修理业务置入上市公司。包括航空与防务产品科研及设计业务、航空与防务产品制造业务、质量检验测试业务、辅助制造与配套服务业务。

转包生产业务:为国际航空工业相关知名公司开发、生产、销售转包产品业务。

(二)注入资产与负债情况

1.注入资产

西控公司持有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相关的经营性资产和负债以及西安西普92%股权、西安凯迪77.88%股权,包括与西控公司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防务产品相关的资产、转包生产业务相关资产等。具体包括与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经营制造有关的制造系统、辅助制造系统和配套设施;与科研、制造有关的完整厂区用地、生产经营用房、机器、计量检验设备、工具、原材料采购及存货与其他流动性资产;专利、非专利技术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产品销售系统;从事转包业务的控股子公司股权。

2.注入负债

与主业有关的经营性负债注入上市公司(包括为以上业务提供产品支持、生产保障的经营性负债)。

3.资产与负债数额

按照方案,注入上市公司账面净资产78031.08万元,经评估后的净资产104234.54万元。

4.确定进入上市公司人员

按照“人随资产、业务走”的原则,截至交割基准日(2009年8月31日),进入上市公司的人员3986人。工程技术人员占全公司职工总数的17.1%,其中教授级高工34人,高级工程师121人,工程师310人。留在西控公司及子公司人员为1800人。2009年新招大中专毕业生115人。

进入上市公司的职工与原公司解除劳动合同,重新与上市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工龄连续计算,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不支付经济补偿金。留在西控公司及子公司的员工现劳动合同不变。

凯迪公司、西普公司进入上市公司成为其子公司后,职工分别与凯迪公司、西普公司签订劳动合同。

二、规划好存续企业的整体经营和持续发展

(一)把握原则

1.同步谋划研究、同步规划运作;

2.把存续企业当资源不当包袱,构筑平台,整合资源;

3.制定政策,转换机制;

4.加强和提升管理,委派财务总监,实行经济指标周报制;

5.加强领导,公司领导担任相关存续企业的董事长。

(二)大力开展宣传工作,积极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为改革的推进提供重要保证

公司专门组成巡回宣讲小组,深入车间、社区,宣讲达140多次,重点宣讲国企改革的大政方针,宣讲企业的现实与困难,宣讲结构调整的基本思路和离退休职工待遇状况。公司针对职工反映的主要问题,本着“热点问题多降温、难点问题多疏导、重点问题多解释”的精神,通过电视形式宣传解释,并将解决的办法、措施分解到相关单位限期落实,使职工理解支持,离退休职工消除疑虑,力求把改革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遵循“把准脉搏抓热点,定好调子抓切入点,深入过程抓重点,围绕中心抓动情点,针对实际抓难点”的原则,深入分析职工的思想问题,把握职工的思想动态,严格按公司改革发展思路进行宣传。

大力开展“送温暖”工程,3年来走访困难职工2356人次,发放慰问金额30多万元,对他们的状况做到分布情况清、困难程度清,使他们感受到企业的温暖,稳定了职工队伍。

(三)梳理公司的留存业务

西控公司母体:

◆军品订货及销售业务

◆测试与试验业务

◆国家下达的科研管理业务

◆技改管理业务

◆社区管理业务

◆培训业务

◆幼教保育业务

◆医疗服务业务

◆股权投资管理业务

母体下属子公司:

◆非标设备设计制造业务

◆化纤泵、螺杆泵、金钢石工具、精密机械加工业务

◆物业服务业务

◆物流、旅游、餐饮服务业务

◆房地产开发业务

◆进出口贸易业务

(四)摸清本部及子公司留存人员

西控本部及下属子公司人员情况

◆员工为1800人

◆离退休人员6005人

(五)存续业务资源整合,构筑平台

坚持“突出主业,带动辅业,产融结合,协调发展”,采用“控风险,调结构,保规模”的稳定发展战略,健全规范法人治理结构,理顺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加速战略转型升级,全面提升价值创造能力。

1.优化外贸业务

增强市场与风险意识,规避运营风险,不断调整、优化进出口公司的业务构成和发展战略,探索与其他业务板块合作发展的路径,加强对公司生产或有实际控制力的产品的贸易工作,通过“出口、进口、国内贸易三元并举和产贸结合”的发展模式,促进其持续稳定发展。

预计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截至9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3771万元。

2.构筑航装公司发展平台。航装公司是原远东公司破产接盘企业,于2006年6月根据十届八次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西安航空装备工程有限公司重组改制实施方案》,对原航装公司实施重组改制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8910万元,其中:职工(原远东公司2216名)的安置费或经济补偿金,通过江南信托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以信托方式出资45442350元,占注册资本的51%;西安航空动力控制工程有限公司出资40197650元,占注册资本的45.12%;西安远东进出口公司3460000元,占注册资本的3.88%。

航装公司按照《公司法》、《公司章程》的规定及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班子。截至2009年9月底,与航装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人员共计2269人,其中:为西控及其下属子公司服务的员工1916人,航装及下属分、子公司就业353人。航装公司自行聘用313人(包括子公司合同工、临时工、返聘人员等)。

航装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3家:苏州工业园区华西泵业有限公司(简称华西公司)、西安海兴曲杆泵业工程有限公司(简称海兴公司)、西安远东金刚石工具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金刚石公司);下设分公司(厂)4家:特种设备厂、机电设备厂、西安远东旅游公司(由原餐饮公司与物流运输公司合并)等;代管远东保育院。参股公司有:远东进出口公司、兴航公司、物业公司、艾力特公司。

3.加速房地产业务

借助瑞赛西控房地产开发平台,采用联合开发战略。充分研究房地产业相关政策,跟进城镇化进程,整体规划房地产项目开发及相关业务。充分利用公司土地资源优势,以自有土地项目开发和三线城市土地项目开发相结合,加快人才储备,发展房地产开发及其相关业务。

房地产业务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截至9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6174万元。

4.创新发展民品业务

利用航空高科技优势,加强自主创新,重点发展与航空主业核心技术关联的高附加值、高门槛、高端产品或服务,走“内涵发展、外延扩张”的多元并举的发展道路,塑造品牌价值,创新商业模式,努力成为一个具有较强市场适应性的、优秀的价值集成商。

民品业务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截至9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7786万元。

理顺民品研发机制,加快民品开发速度,以开发公司为基础,发挥开发公司机械试制加工优势,为公司非防务产品发展提供新的平台,充分利用西控公司部分闲置设备,吸收社会资金,设立西安艾力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西控公司以部分闲置设备(约150万元)和部分现金(约130万元)、航装公司以开发公司现占用资产(约30万元)和部分现金(约210万元)出资。内部职工(仅限于与西控公司、航装公司有劳动合同关系的职工)自愿入股。并吸收有合作关系的社会自然人投资。

艾力特航空科技有限公司2009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4000万,截至9月,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729万元。明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8000万元。

整合工具业务,成立工具分厂,促进工具业务的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拟定设备制造维修公司组建方案。

鼓励航装公司发展,支持其对机电设备厂和特种设备厂设备类资源、机电设备厂设备维修业务进行整合,逐步打造国内一流非标设备的集成供应商和精密数控设备维修高新技术企业,作为上市公司以后定向增发的业务板块之一。目前正处在组织实施的准备阶段。

5.大力发展三产业务

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加速重组整合步伐,积极融入地区平台。

组建远东物业服务公司。2009年3月成立西安远东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业公司),注册资金500万元,是由西安航空动力控制有限公司控股,与西安航空动力装备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的一家物业服务公司。物业公司是物业管理服务型企业,其职责是由工厂(客户、业主)和物业公司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厂区、社区的厂房、住宅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相关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的活动。公司按照国家物业管理协会关于《普通住宅小区物业管理等级标准》的文件精神,于成立之初只可先申请到三级临时资质,待公司运行一年后,即可申请三级正式资质。

物业公司现有职工近800余人(其中正式职工377人,劳司职工278人,临时劳务用工137人),物业管辖总建筑面积近80余万米2。将物业公司作为非上市公司的主力和平台,大力拓展物业服务范围,发展物业服务组合,提高服务能力。为促进物业类业务产业化发展,迅速提升业务能力和经济效益打好基础。目前公司运营基本稳定,各项管理正在积极推进中。物业公司2009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3000万元。截至9月,物业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34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