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3758600000012

第12章 王全木 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王全木(1933.8—),江西南昌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任国营第320厂(现中航工业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洪都)工人。1952年技工学校学习,1953—1966年国营第320厂23车间工人,1967—1991年历任厂生产指挥部科研组组长、六分厂副厂长、21车间主任、部装分厂厂长。20世纪50年代初,王全木创造的速度快、质量好、效率高的“王全木铆接法”,在整个航空工业系统推广应用。在30余年工作中,他实现技术革新近百项,绝大部分革新项目已纳入了工艺规程,投入生产使用。从1955年开始,王全木先后被评为厂、市劳动模范,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57年获第二机械工业部先进生产者奖章,1986年获航空工业部先进生产者称号,1987年获江西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获全国技术革新能手和五一劳动奖章。1991年1月退休。

1953年王全木到国营第320厂工作后,他刻苦求学,上技校、读夜校、拜老师,更注重在实践中学。20世纪50年代,在全行业推广的“王全木铆接法”,就是以速度快、质量好、效率高的特点,引起了专家们的注意和操作工人的喜爱。30多年来,据不完全统计,王全木的技术革新项目有近百项,其中较大的革新项目有20多项,创造价值30多万元。绝大部分革新项目已纳入了工艺规程,投入生产使用,有的作为工装设备,经有关单位组织验收鉴定后,进行小批量生产,在全行业主机厂推广使用。

1965年,为解决攻击机前机身清除多余物的关键技术,王全木自己动手画图,成功地制造了一台前机身翻身架,解决了生产中的一项关键技术,确保了产品质量,捉高了生产效率。随后他又设计制造了一台机翼杂物清除架,消除了多余物。

1979年7月,王全木又成功地制成了攻击机前机身大修水剂冲洗架,改用水剂冲洗代替汽油清洗,节约汽油34500多千克。同时,他还和几位老师傅组成革新小组,运用光电、液压、机械、冷气等技术制造成功五坐标光电控制自动钻铆托架。这套设备具有前后、左右调平和自动换行等5个坐标,能对中小型平板组合件进行自动钻孔、划坑和压铆,并能自动循环,这在航空战线上是个首创,已投入小批量生产,在各主机厂推广使用。

在生产民品活动地板时,急需要一台压床压坑,如去购买一台需花费几万元。王全木利用废旧压床的支柱进行改装,经过反复试验改装,成功地改装了一台压床,解决了民品生产中的一项关键设备,在生产中使用良好。

王全木担任车间领导后,每年都提前和超额完成下达的生产任务,车间多次被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1980年,在军品生产任务逐年减少的情况下,他组织了一支精干的民品开发队伍,从修理沙发开始,发展到生产成批的沙发,成套的豆腐机、米粉机、奶粉喷雾塔等大型设备。成交额由十几元、几十元的小商品,上升到几百元、几千元,直至几十万元的大型工程。

20世纪80年代,南昌市豆制品供应十分紧张。王全木跑遍了南昌市的豆制品厂,发现造成豆制品供不应求的主要原因是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工人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王全木带领几名技术员赴杭州、上海等地进行参观学习。回厂后,立即着手进行研制,从设计制造到试车投产,仅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点卤、浇皮、压榨、剥皮一整套豆制品自动生产联动机的制造任务。经过长时间的实用考核,深受用户的欢迎,提高了豆制品的产量和质量,解决了市区人民吃豆制品难的问题,从而受到有关部门的表扬。这一项目的试制成功,得到了省市科委、科协的重视。经市科委鉴定,评为1981年南昌市科技成果奖,为江西省食品机械设备填补了一项空白。

1985年,在保军转民、大上民品中,王全木更是放开手脚,大胆地承包业务,21车间全年签订合同近百万元,为公司创造利润30多万元。

王全木几十年如一日,很少有星期天和节假日。每逢节假日,他不是在车间加班,就是在出差途中。他身为车间主任(现又称食品机械制造厂的厂长),带领着一支近700人的职工队伍,既要抓管理,又要组织生产,既要做思想工作,又要关心职工生活。尽管整日地奔波,过分地劳累,但他从不叫苦叫累。职工们称他是“一台永不熄灭的发动机”。

1986年二季度,为革新民品设备,王全木连续加班两个多月,每天都干到深夜十一二点,并多次干到深夜两点。由于过度的劳累,险些昏倒在机床旁。两个多月的加班,没拿一分钱的加班费。同志们都称赞老王:“一心为集体,干工作从不打自己的小算盘。”

王全木带领职工“自揽民品,找米下锅”,为工厂开拓“保军转民”的新路子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老劳模又做出了新贡献。广大职工称他是“群众的带头人,企业的实干家。”

王全木于1991年1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