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3758600000126

第126章 姚华 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

姚华(1960.12—),湖北武汉人,2010年全国劳动模范,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动控所)总设计师兼副所长。1982年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自动化专业,分配至航空工业部第624所(现中航工业涡轮院)工作,任设计员、专业组长。1991年作为专业技术骨干调入航空航天工业部第614所(现中航工业动控所),历任设计员、总体室副主任、副总设计师。于1991年、2006年分别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中航工业集团公司系统技术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所总设计师、副所长。姚华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的研究工作,解决了航空发动机数控技术中的多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使我国成为继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之后,具有研制航空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能力的国家之一。1989年获航空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遴选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997年获航空工业总公司突出贡献专家称号;2001年获全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中国一航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入选国防科工委第一批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学术带头人,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003年获国防科工委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2006年被授予中国一航航空报国突出贡献奖,荣立中国一航个人一等功;2008年荣立中国一航个人一等功,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二等奖;201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获航空报国金奖三等奖。

姚华1982年本科毕业后,他便与航空动力控制专业结下了不解之缘。航空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是航空发动机领域里的一项高新技术,国外航空发达国家视其为核心机密,既无样机可供测绘,又无资料可供借鉴。姚华参加了我国第一代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的研制。他刻苦钻研技术,先后承担了电子硬件、控制软件、发动机数学模型、控制系统总体等多项研究工作,从一个普通的设计员逐步成长为一名总设计师。在姚华的主持下,攻克了全飞行包线控制规律、数控系统的故障诊断和容错、电子控制器的电磁兼容性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在项目试飞期间,姚华自始至终奋战在现场,白天、晚上甚至连进餐时间都还在讨论工作,顾不上陪伴在做手术住院的妻子身边,用他的智慧和执着,解决了试验、试飞过程中各类技术难题。经过艰苦努力,我国首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权限航空发动机数控系统通过了所有试飞项目的考核,获得圆满成功,填补了我国航空发动机领域一项空白,使我国成为继世界上少数几个国家之后,具有研制航空发动机全权限数字电子控制系统能力的国家之一。

在技术上突破以后,姚华又全身心投入到将全权限数控技术应用于各种工程型号的研制中。姚华作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总设计师,先后承担了国家多个型号项目的研制。试验中,他研究试验数据,观察试验曲线,对系统潜在的问题有极强的敏感度,对发现的问题从不放过。不知有多少个节假日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把很多的工程问题解决在了实验室中。在无数个深夜,常常看到他的办公室还亮着灯光,审查每一份报告,计算、仿真校核关键数据,思考故障如何归零,牵挂和部署试验和试飞工作。无论是试验、试车、试飞现场,还是在设计室里,哪里有问题,他就盯在哪里,日夜操劳,倾注了大量心血,解决了数以百计的技术问题、质量问题和管理问题。在他的带领下,研究所初步建立了一套航空发动机全权限数控系统从设计到试制、试验的规范体系和方法,走出了一条独立自主研发的道路。

姚华在工作中严谨求实,一丝不苟,对发动机控制涉及的多门学科都有广泛的认识与深入的研究。在主持和组织的多个重点型号研制任务中,姚华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专业技术和系统工程管理等多方面的经验,并在决策、协调、开拓创新、领导艺术等方面具有很强的能力。姚华同志十分重视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与控制理论的研究,在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他撰写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优秀论文;多年来撰写了20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核心刊物上发表,并参与了航空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航空发动机设计手册》第15册的编写。

作为学术带头人,姚华更关心团队人才的培养。他常常深入一线,现场讲技术,讲细节,讲方法,讲习惯,潜移默化地培养项目组人员严谨的工作作风,对研制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组织大家认真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言传身教,诲人不倦。在他的悉心指导下,一批专业技术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多个项目管理的领军人物,结合项目研制,培养了一支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究的专业骨干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