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3758600000017

第17章 杨筱甫 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

杨筱甫(1920.6—),江苏丹阳人,1956年全国先进生产者,时任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现中航工业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黎明)工人。1942年10月参加工作,1952年支援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到沈阳国营111厂工作,1955—1966年在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现中航工业黎明)工作,1966年支援三线建设,到贵州新艺机械厂工作。在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工作期间,他用自己精湛的技艺,磨出了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第一台发动机第一片叶片,在有关专家和技术部门的建议下,工厂以他加工的叶片为标准,开展了生产竞赛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航空工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杨筱甫曾获得沈阳市劳动模范、第二机械工业部先进生产工作者,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1976年11月退休。

杨筱甫于1952年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来到当时条件较为艰苦的东北沈阳国营111厂工作,1955—1966年在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从事发动机叶片抛光工作。在工作中,他干一行爱一行,每天早来晚走,立足岗位不断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凭着熟练的技术他光荣地参加了我国第一架飞机发动机试制任务。在试制中,他承担叶片抛光任务。当时抛光工作条件十分艰苦,通风设施落后、粉尘大,而且叶片上下工序不配套,加工余量大。面对艰巨的任务,杨筱甫动脑筋想办法,用自己精湛的技艺,夜以继日地在抛光机前工作,每天一干就是20多个小时,终于磨出了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的第一台发动机第一片叶片,圆满地完成试制任务,经过检验和有关部门有关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确认为合格产品,从而诞生了新中国第一个国产合格叶片,受到了技术专家和苏联专家的好评。在有关专家和技术部门的建议下,工厂以他加工的叶片为标准,开展了生产竞赛运动,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杨筱甫由于工作中经常加班加点、放弃休息,终于积劳成疾,病倒在工作岗位。经医院检查确诊为脾脏破裂,并立即进行了手术,术后的刀口缝了18针。在这种情况下,杨筱甫还在想着他没有抛光完的叶片,多次要求尽早回到工作岗位,领导再三劝他休息。但刚刚拆线,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的杨筱甫就又坐到了抛光机前。他的这种奉献精神受到领导和周围职工的交口称赞。由于他的突出表现,195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生产者”称号。

1966年,杨筱甫积极响应党的支援三线建设的号召,毅然决然地离开沈阳市,带着妻子和子女来到了条件更为艰苦的贵州山区,扎根到了刚刚组建的贵州新艺机械厂。

抛光工作是一个工作条件艰苦、全凭两手端着叶片两端,在高速旋转的砂轮上,点对点,叶片曲面对砂轮的手工操作,这看似简单却又充满复杂的工艺。抛光用力大了,叶片就会“糊”,成为废品;抛光用力小了,工作进度就跟不上,影响任务的完成,因此全凭手上功夫。杨筱甫每天工作一坐就是几小时,一天下来全身腰酸背疼,每天工作起来除了要忍受砂轮飞出的灰尘,还要忍受刺耳的尖叫声以及那近似于全身都在运动的力。每次回到家中,他都注意总结工作积累的经验,而后运用到一次次的工作中。

杨筱甫所在的车间抛光工段是车间生产的关键和瓶颈所在,车间深知他的工作能力,给了他更多的信任和机会参与关键型号的生产。工作中他积极地与技术人员配合,细心研究零件图样和技术要求,详细了解零件结构及尺寸要求,向工程技术人员提出许多合理建议,对新测具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修整等,很好地解决了零件的技术难点,既为工厂节约了资金,又为生产任务的完成做出了积极贡献。

杨筱甫作为工段长和老师傅,针对当时工段生产管理问题及设备缺陷,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大胆提出改进意见。在管理工作上,他不仅严格要求自己,还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使班组的管理工作得到了提升。在质量上,他经常教育职工要提高质量意识,严把质量关,工段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得到了不断的加强。在不断钻研自己技术技能的同时,杨筱甫还无私地、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多年来总结、摸索出的技术经验传授给工段的其他同志,他带出的一批又一批徒弟,逐步成为工厂的生产骨干。

杨筱甫于1976年11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