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3758600000066

第66章 贾印印 1995年全国劳动模范

贾印印(1948.7—),陕西西安人,1995年全国劳动模范,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航工业西飞)车工、高级技师。1969年由西安航空技校毕业分配至国营红安机械制造公司(现中航工业西飞)机加33厂车工。197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贾印印以其精湛的技艺、高尚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先后荣立一等功4次、二等功3次、三等功4次。自1971年起,连续30多年被评为分厂、公司级先进个人;1979年起,连续20多年被评为西飞公司优秀共产党员;1983年以来,先后被评为部、局先进生产者、质量标兵、优秀共产党员、劳动模范;名字载入《航空教育读本》;1987年,成为西飞公司第一批部级高级技师之一;1995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0年,作为全国范围内遴选的7名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之一,对古巴进行友好访问;2000年,在北戴河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6年,被中国一航授予航空工业突出贡献奖;2008年,在西飞建厂50周年之际被授予特别贡献奖;2011年中航工业成立60周年之际,被授予航空工业突出贡献奖。贾印印是西安市阎良区第五、第六、第八届人大代表。2008年7月退休。

贾印印自1969年进国营红安机械制造公司以来一直从事车工工作,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提前20分钟来到车间。从1992年开始,车工一年正常考核是2448个工时,而他每年完成上万工时,相当于一个人完成了4个车工全年的定额指标。在1982—1995年13年里,贾印印累计完成8.13万个工时,相当于干了33年的活,提前20年跨入了21世纪。

贾印印在工作中是个认真细致的有心人,30多年的车工生涯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技艺,但他并没有因此而丝毫放松产品质量。多年来他一直承担着波音等国外转包产品的车工关键工序,他说:“这些产品要交付给国外,代表着中国的形象,必须万无一失。”在工作中,他有几个著名的“三”,即“三快”(脚快、手快、说话快),每一个动作,好像时间总是在后面追赶着他似的;“三勤”(勤看、勤量、勤检查);“三不开工”(即图样消化不透不开工,图样、工艺、流量、路线卡片不到位不开工,刀夹量具有毛病不开工),这就充分保证了零件的加工质量。贾印印在工作中始终保持着优质高产,从未出过废品,检验合格率为100%,被公认为“质量信得过的人”,他的产品被定为“免检产品”。贾印印在工作中勤于钻研、善于动脑,先后进行较大的技术改造20多项,仅在运7某型机的研制生产中,他一人就搞了10多项技术革新,使工作效率成倍增长。

贾印印不仅自己干得好,还热心传授技艺,毫无保留地将自己的绝招技艺传授给车间的青工。20世纪80年代以来,贾印印带出的徒弟有20多个,各个都得到他的真传。不管是徒弟、班组其他工友,还是本厂和外厂的工人,只要向他请教,性格温厚的他都耐心地给予指导。有的青工看不懂图样,他就不厌其烦地给予解答;对于复杂活,他更是耐心讲解、亲手示范,干完一件检查合格后才离开。车工讲究“三分技术七分刀”,刀磨得好坏,直接关系着干活的效率和质量。贾印印常常守在砂轮机手把手教徒弟磨刀,青工有了难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找贾师傅。

1989年以来,贾印印带了多个徒弟,人人都成才,有的还获得西飞比武佳绩。“名师出高徒”,一个贾印印带出了好多个“贾印印”。贾印印和爱徒们的机床一字排开,形成了33厂车工技术核心的阵容。1988年前,33厂车工工序仅有贾印印一人具有加工美国波音垂尾零件的操作合格证,在他的传带下,他的徒弟们也先后获得了波音资

格的操作合格证,都能独立承担起这些高难度的外协加工任务。同时,贾印印和接受他传、帮、带的青工们既是师徒,又是朋友,下班后或星期天,师徒们在一起打扑克、钓鱼,生活充实而又丰富有趣。

由于长期在车工生产一线从事繁重的生产任务,贾印印患有颈椎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西飞对劳模采取保护政策,2005年让他由生产一线退下来担任分厂技术顾问,对青工的技术进行精心指导,直至2008年退休。

贾印印虽然是一名普通工人,但他关心企业、社会和国家的大事。他是分厂的政治宣传员、西飞职代会主席团成员,还是西安市阎良区第五、第六、第八届人大代表,对于群众生活问题、干部廉政问题、社会治安问题、体制改革问题等,他广收意见,向有关部门反映解决,成为群众生活中的贴心人,仅在阎良区第五届人大代表一届,就书面反映群众意见30多条。

贾印印于2008年7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