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英模篇1
3758600000086

第86章 青世荣 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

青世荣(1945.10—),四川什邡人,2000年全国劳动模范,高级技师,中航工业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成发)工人。1958—1964年四川省什邡县兴木器社木工;1964年9月356部队任保管员、班长;197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0年3月转业到国营新都机械厂(现中航工业成发)七厂50车间干磨工。在工作中始终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被誉为“拉刀大王”。据不完全统计,他近11年完成了80000多个工时,相当于干完了36年的活。1991—2003年连续13年被评为公司优秀党员,连续10年被评为公司劳动模范;1992、1998年两次被评为成都市优秀党员;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005年11月退休。

青世荣有一种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他靠这种精神苦练精磨拉刀技术,终于成了技艺超群的“拉刀大王”。他充分利用这种技术和绝活,为公司解决了大量的生产难点,为公司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70年青世荣转业到国营新都机械厂后,他刻苦钻研技术,进步很快,深得周围师傅们的喜爱。他只跟师傅学习了3个月就可以独立操作,1年以后就已经担当起了拉刀的精磨工作。他干活喜欢琢磨,往往一种方法不行他就多换几个角度、多想几种方法,对工装夹具进行小改小革。如公司在大干高温余热余压发电(TRT)项目时,由于加工精度要求高,涡轮盘榫齿长时间磨不合格,青世荣提出可改在精平磨床上干。在工艺人员的配合下,改进工装,经过反复试验,很快就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确保了产品的质量要求。又如,车间承揽了兄弟厂的高精度组合铣刀,但是车间设备精度不够,配合尺寸很难保证,领导将攻关任务交给了青世荣,他二话没说就埋头琢磨开了,硬是在平磨上反复试验并最终保证了配合尺寸要求。工厂“军转民”以后,除了生产军品,还要生产民品、外贸产品。由于产品种类增多,现有的设备就不适应了。有一次要精磨一个1.5米长的零件,但精密磨床只能加工1米长的零件,超过1米长的零件就不能保证精度要求。他白天晚上琢磨这件事,查阅资料,设计画图,反复试验,终于在磨床的磁力台上找到了解决的办法。经过青世荣改装,在精密磨床上不仅可以加工1.5米长的合格零件,而且提高工效数倍。

随着军品不断改进,难度也不断增加。一批军品发动机涡轮盘榫齿采用了新标准,尺寸、光度、型面要求比原来高出许多,加工榫齿的拉刀成了全公司的关键。青世荣想尽办法,用仿型夹具修正砂轮,正式加工前先磨试件,加班加点地干,终于攻下了这道难关。跟他在一起干活的技术人员翘起拇指说:“老青不愧为‘拉刀大王’,再难的活儿到他手里也不在话下呀!”

青世荣还用自己精湛的技艺,为兰州、天津、武汉、上海等地的大型民用企业解决了不少燃眉之急。他的绝活儿也博得了外商的赞赏,为公司赢得了荣誉。青世荣凭着一手绝活,常常有人慕名高薪聘请,但他都一一婉言谢绝,一心扑在工厂里。

青世荣于2005年11月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