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3758900000034

第34章 纪振宇

纪振宇(1925.9—1989.10),河北丰润人,国营兴华电器厂(2002年12月与洛阳航空电器厂重组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光电)首任厂长。1944年7月参加革命,194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4 年7 月—1950 年6 月在冀东18军区任文化教员,文书、干事,曾在第二野战军某师任干事。1950年7月在国务院中央检察委员会办公厅任秘书,11月在沈阳空军后勤部任宣传科长。1952年7月从部队转业,在国营第112厂(现中航工业沈飞)任车间主任。1954年5月,在上海华林电器厂任总工程师。1956年3月在由上海华林电器厂改建的上海航空电器厂任总工程师。1958年7月—1964年4月在沈阳兴华电器厂任厂长,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小型快速插头座。1979年调到青岛国营前哨机械厂(现中航工业前哨)工作,任党委副书记、厂长。1983 年离休,1989 年10 月去世。

纪振宇是我国早期从事电连接器研制生产工作的领导人之一。1956 年12 月,二机部决定将沈阳第三研究所迁往西安,取消俄校,并将两个单位的房产设施及部分人员和国营第112厂锻造车间全部设施及其人员,均划归上海航空电器厂,成立上海航空电器厂沈阳综合车间。1957 年8 月,纪振宇率工作组来沈阳选择厂址,他曾6次往返于北京、上海、沈阳之间,经过反复协商,最后决定在沈阳改建航空电器厂分厂。

1958年2月,纪振宇组织召开了工厂第一次技术会议。在该次会议上纪振宇会同技术人员就解决技术管理、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有关问题展开了讨论,会议的成功召开对工厂的技术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958年3月,纪振宇带领广大干部职工,首次完成仿制3种普通圆形插头座新产品定型任务,成功仿制第一批航空P形插头,从此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插头座的历史。到1958年10月,共仿制定型了73种型号,生产出50444套产品。接插头的仿制成功,标志着工厂的技术能力逐渐走向成熟,初步形成了生产航空插头座的能力,实现了“一个季度改建,一个季度仿制生产定型”的目标。

1958年6月,纪振宇组织技术人员承担了ZKP-10自动保护开关的试制任务。10月,兴华电器厂开始生产航空微型电机,使工厂具备成批生产4 种类型共9 个型号的微型电机的能力。

1958年7月,航空工业局决定,改建沈阳航空电器厂分厂,成立航空电器接插件附件厂,将沈阳航空电器厂分厂扩建为兴华电器厂,纪振宇被任命为兴华电器厂厂长,开始了在兴华电器厂艰苦的创业历程。

1959年,纪振宇为满足配套需要,开展了产品测绘仿制,为62式(歼7)飞机配套测绘了X形系列小快插头座25种型号,试生产定型11种型号。不仅满足了主机的配套急需,同时促进了工厂科研技术水平的提高。

1961年7月,在纪振宇和技术人员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下,兴华电器厂自行设计并研制成功了首批ZC-45自动脱落插头座并设计定型。该项目的研制成功,标志着兴华电器厂插头座生产从仿制进入了自行设计的阶段。该项目受到了国家经委、计委、科委的表彰和奖励,为航空工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1961年,纪振宇作为兴华电器厂代表参加了在北京召开的国防工业三级领导干部会议,回沈阳后立即召开会议落实会议精神,提出“军工产品质量第一”的要求,组织开展了“质量整风运动”。在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期间,他排除干扰,抓整顿、抓生产,对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稳定职工情绪,起了重要作用,是工厂生产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

1963年,纪振宇针对CZ-1电机试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组织科研小组进行技术攻关,和科研人员奋战在生产一线,于1965年5月实现该产品的工艺定型,并开始CZ-1A研制工作。

1979年纪振宇调到青岛前哨机械厂任党委副书记、厂长。1983年离休,1989年10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