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3758900000058

第58章 刘鸿志

刘鸿志(1920.10—),陕西凤翔人,航空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现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简称中航工业沈阳所)首任所长。1935年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被保送延安陕北公学学习,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任延安大学校务会委员。1946年先后任北平解放报社出版发行科长兼分党支部书记、晋察冀日报社经理部长、县委宣传部长、省委宣传科长、东北局行政办公室主任兼党分总支书记。1953年以来,历任东北军区空军苏联空军招待总处处长兼党委书记、军区空军供给部长、航空工程部副部长、代理部长、部党委书记、军委空军工程部组织计划处处长、部党委委员等职。1958年负责筹建航空技术装备使用维护研究所(现空军第一研究所),担任所长、党委第二书记。1961年11月,刘鸿志被任命为航空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所长。1965年部院合并后兼任国营松陵机械厂(现中航工业沈飞)第一副厂长兼总工程师。1973年任第630研究所(现试飞院)所长兼党委书记。1978年任第三机械工业部航空研究院第一副院长、党委书记。1982年任航空工业部老干部局局长。1983年受聘为中国航空工业史编委会科研分编委会主任。1984年12月离休。

刘鸿志是新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研究所首任所长,歼8 飞机研制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建所初期,人员分别住在北京南苑、沈阳小河沿和三台子两市三地,组织制度和供给标准都不统一,条件艰苦,困难很多。刘鸿志以勤俭办科研、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与党委一班人抓紧时机,组织力量,大搞基本建设和试验设备建设。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首批建成静力实验室,液压、操纵、燃油等系统实验室,机械加工厂房、锻铸厂房以及空压机站、配电间等设施,为摸透米格-21飞机和歼8飞机的研制创造了条件,也培养了这支队伍艰苦创业的作风。

在科研工作上,刘鸿志坚决贯彻中央军委关于“从仿制、摸透,到自行设计”的方针,他以很大的精力组织米格-21飞机摸透工作,针对当时科技人员存在“仿制无边,摸透无底”的思想和急于自行设计的急躁情绪,做了许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并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使全所、特别是广大科技人员统一了认识、明确了任务。与此同时,他还派出部分设计人员协助工厂进行米格-21飞机散装件的装配和仿制生产,掌握其生产工艺要求。

在开展非标准试验设备设计与摸透工作期间,刘鸿志还抓了正常科研秩序的建设。他主持制定了《加强科研管理,开展文明科研,开展文明生产的二十条措施》,保证了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1964年,研究所科研工作重点由以摸透转向以自行设计为中心,刘鸿志顺应形势的发展,从组织上积极领导新机方案的研究和制订工作,在技术上充分发挥所技术委员会作用,通过技术委员会来发扬民主,贯彻领导、专家和群众三结合,并使技术委员会在科研设计中成为全所技术权威的组织,因而使歼8 飞机的设计工作进展顺利,仅用一年时间即发完设计图样,在技术上未出现过大的反复,而且符合质量要求。

1965年5月,正当歼8飞机总体设计进入关键时刻,总设计师黄志千出国考察因班机失事不幸遇难。为了弥补这一重大损失,加强新机研制工作的领导,刘鸿志提议并经所党委和上级同意,决定成立总师办公室,这个总师班子,卓有成效地领导了歼8飞机的总体设计、现场三结合设计发图、试制跟产和初期的试飞工作,为歼8 飞机的研制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6年初部院合并后,刘鸿志兼任松陵机械厂第一副厂长、总工程师,他同厂所的领导一起,组织和领导由500 多人组成的现场设计队伍与工厂干部、工艺人员和工人三结合现场设计发图和试制跟产工作,并依靠工厂生产调度和工艺部门的密切配合,在批生产线上开创我国第一架高空高速歼击机的研制实践,并试制成功。

刘鸿志在研究所创建初期就关心群众疾苦,组织力量,对科技人员普遍进行体检,还对身体虚弱和中年以上的技术骨干安排短期疗养或治病;利用农副业生产基础开办农场、作坊,办好食堂、托儿所。认真贯彻聂荣臻报告和“科研十四条”,给政治上受过触及的知识分子“摘帽子,解疙瘩”,落实政策,予以平反;对徐舜寿、黄志千、沈尔康等著名专家,在甄别平反前就大胆放手让他们主持全所的技术领导工作。刘鸿志尊重知识,爱护人才,关心群众疾苦,能够知人善任,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有效地调动了广大知识分子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

在“文化大革命”中,刘鸿志受到了残酷迫害。1973年8月他重新主持研究所的领导工作,为了尽快医治研究所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创伤,改变研究所的老大难面貌,他不计个人得失,通过走访、开座谈会、听汇报等方法,全面了解情况,找出问题和症结,同有关领导和党委一起制定改进措施,受到了全所人员的热烈欢迎和积极支持。

1973年12月,刘鸿志调630 所任所长兼党委书记,在他的直接领导和精心组织下,歼8飞机于1979年6月完成了飞机、发动机、火控系统和弹射救生等全部试飞任务,同年12月设计定型。1985年10月歼8飞机荣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刘鸿志是获奖人之一。

刘鸿志1984年离休后,受聘航空工业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副会长,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特邀委员、航空研究院顾问、航空工业部扶贫领导小组组长、陕西省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顾问、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1988年获航空工业部颁发的“献身航空工业三十年”荣誉证书,1989 年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1990年评为部先进离休老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