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3759000000028

第28章 张增福

张增福(1930.2—1994.2),山东荣成人,国营五一机械厂(现长沙中传机械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工业中传)首任厂长。1947年6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山东胶东兵工二厂和徐州市兵工三厂当工人。1950年11月调入株洲市282厂,1951年7月担任副工长、工长。1953年7月调入国营第331厂(现中航工业南方),先后任工会生产干事、工会生产委员会主任、四二车间总工长、副主任、主任等职。195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5年参加迁建沅陵的三线建设,1966年11月,任国营五一机械厂代理厂长,负责工厂的生产、建设工作。1969年8月起任革委会生产组长、革委会副主任、革委会主任,1978年8月任厂长。1990年9月离休,1994年2月去世。

国营五一机械厂是1965年在国营湘江机器厂(现中航工业南方)第八分厂(齿轮车间、中小钢制件车间)基础上迁至湖南沅陵建立的。1970年3月,按第三机械工业部要求,国营五一机械厂正式独立,扩建为直升机用的涡轮轴式发动机传动机匣和体外减速器生产厂。

1965年开始,张增福参加了迁建沅陵的三线建设。他受命承担两大任务:组织员工在株洲厂房进行军品生产,确保国家计划任务按时完成;负责把株洲厂房的人员、设备、工具、材料转移至沅陵的新建厂房。他克服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运输任务繁重等多种困难,保证了沅陵新厂房在湘西三线建设中仅用1年的时间建成投产。在此后的10多年里,他贯彻执行第三机械工业部关于三线建设中因陋就简、生活节俭原则,一家人在山上住10多米2的低矮平房,带领干部员工为航空发动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66年11月,国营五一机械厂在湘西沅陵建厂完工,经国家验收,全面投入生产,上级任命张增福为代厂长。此时,正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人心涣散、机构混乱、指挥失灵、生产秩序被破坏。为了扭转这种局面,他团结带领班子成员,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问计群众。领导班子相信和依靠广大干部员工,从抓企业管理入手,加强工厂内部基础管理建设,建立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工岗位职责,制定和完善了生产、计划、技术、质量、劳资、财务、教育、生活、卫生等多项制度,使全厂职工工作有章可循,责任感不断增强,混乱的管理局面得到扭转。他每周主持召开一次厂务会、生产作业会,分析解决生产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有效地促进了生产经营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工厂完成国家指定性任务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张增福创造性地提出自制机床和设备,提高生产能力。他组织全厂大协作、自力更生、中外结合,仅用1年多时间,设计制造了100多台车床、铣床设备,为扩大生产打下了良好基础。

1972年2月,为外国总统首度访华用车生产制造高精度齿轮。承担这一任务的上海某厂因设备、技术无法满足其“准双曲面锥齿轮”的特殊要求,他们通过第三机械工业部找到国营五一机械厂。张增福勇于担当,亲自挂帅,成立攻关小组,带领干部员工日夜奋战在生产现场,在没有高精密检测仪器等设备情况下,经过多次加工,反复测试,终于按时制造出合格的高精密齿轮交付上海厂家,为国家争光。

张增福受三机部委托,组织工厂技术人员,完成涡桨6发动机中模数齿轮标准、航空锥齿轮传动公差两大科研技术项目,1978年受到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嘉奖。

1978年7月,三机部明确提出,航空工业要实行科研先行的方针,提出了飞机发展“更新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的目标。从此,航空工业开始从重点抓生产到专项抓科研和新飞机的转变。国营五一机械厂先后完成直5角度减速器和直八中尾减速器的自行设计和制造,完成了涡桨5、涡桨6、涡喷6、涡扇8、涡扇9(斯贝)等发动机齿轮及直7、直9发动机齿轮,体外减速器等10多个机种的研制任务。对国营五一机械厂生产的各类齿轮,三机部和兄弟单位均给予高度评价。这个时期,国营五一机械厂由7种军品发展到31种,由2个配套厂增加到16个配套厂,由加工活塞式发动机齿轮过渡到加工燃气涡轮发动机齿轮的新阶段。

张增福认真贯彻“军民结合”的方针,在抓军品科研生产的同时,大力开发民品。他专门组织调研小组,广泛进行市场调研,反复比较,最后确定研制生产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适合工厂技术特点的YBQ-323液力变矩器。从测绘、设计、改进、试生产,到投放市场后,全国客户纷纷前来洽商订货,投入批量生产后,供不应求,成为当时工厂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工厂开发新产品、提高经济效益开创了新的局面。

张增福在任职期间,把质量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根据三机部有关部署,定期开展产品质量大检查,工厂内部经常开展产品零部件质量升级活动,健全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制,使工厂产品交付率、一次试车合格率稳定在95%以上。

张增福主持工作期间,工厂工业总产值提高了一倍,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按年度完成或超额完成国家计划。20世纪70年代中期,地方政府高层领导来厂视察生产现场,看到职工的劳动热情,给予高度评价,誉为“山沟里的金凤凰”。工厂多次受到省国防工办、省三机局的表彰,1977年、1978年先后被授予湖南省、第三机械工业部“大庆式企业”光荣称号。

张增福1990年9月离休,1994年2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