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3
3759000000046

第46章 马远培

马远培(1920.10—1998.10),安徽宿县人,万山机电厂(1980年10月改建为012基地干部培训学校,现为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简称中航工业陕航学院)筹建组组长。1940年1月在安徽省淮南参加新四军,同年7月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四军江北纵队新七团民运组长,加山县公安局干事、特派员,苏皖边区湖西地区锄奸保卫科科长,白城县公安局局长,开通县公安局局长,梨树县公安局局长。1949年南下到武汉市公安局工作,任处长。1954年5月转业到沈阳航空喷气发动机厂(现中航工业黎明)任处长。1959年11月从北京航空学院第一期特别班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兰州市国营万里机电厂(现中航工业万里)工作,历任总工程师、政治部主任、厂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1970年12月调任万山机电厂筹建组组长。1974年10月调汉中012基地任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党的核心小组成员、运8飞机生产总指挥。1978年11月调到武汉市第三机械工业部中南地区物资供应管理站,任党委书记兼主任。1983年离休。1988年获航空工业部颁发的“献身航空工业三十年”荣誉证书。

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国家经济建设重心向三线转移,第三机械工业部决定在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沙河坎镇筹建万山机电厂,生产机载火控电子计算机,并决定由兰州国营万里机电厂负责包建。1970年12月,国营万里机电厂抽调人员组成的筹建组抵达筹建点———陕西省西乡县沙河坎镇,马远培任筹建组组长。

马远培等领导带领筹建组进点以后,工厂建设主要围绕基本建设、产品研制、人员培训三个方面进行。

基本建设方面,从1971年起,马远培组织开始征购土地,改造恶劣的环境,搞“三通一平”(路通、水通、电通、平整土地),并建了一些职工居住的“暂设”工程(简易窝棚)和一些永久性建筑(车库、仓库等)。1972年秋,由陕西省第一建筑工程局机械化公司负责推山平地,到次年7月,将原来的普贤寺、康营山头推整完毕。完成土方量20万米3,并由国家建委五局九团三营盖了子弟学校楼。1973年至1975年,因施工力量缺乏,使基建工程受到严重影响。

产品研制方面,根据部里确定的产品方案,万山机电厂主要生产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7月,马元培组织人员与临潼1423研究所签订协议,共同研制“轰6飞机射击瞄准系统集成电路数字计算机”。经过双方科技人员和工人的共同努力,于1975年6月试制成两台性能样机,取得了产品研制的初步成果。

万山机电厂设计定员1500人,除万里机电厂先后支援了180多名技术骨干和干部、工人外,1971年7月至1972年3月,工厂按国家计委和部拨给的招工指标,招收徒工580名,从部队接收复转军人216名,加上一些零星调入,截至1972年底,已有人员1030名。这些人员大部分安排到北京、天津、兰州、西安等地20多个单位进行技术培训。到1974年,绝大部分学员已转正定级,基本掌握了本工种的生产技能,有的还成为培训单位生产骨干。

马远培带领筹建组进点后,感到把工厂建在秦巴山区,周围没有电子工业基础,地区配套能力差,建成后也会遇到很大困难。1973年初,他们到湖北荆门、河北保定等地另选厂址,均因不甚理想而作罢。1976年国家调整经济建设计划,万山机电厂列为缓建项目,人员分流到其他工厂,只留下80余人看护国有资产。1980年10月,基地决定在万山机电厂厂址上建立012基地干部培训学校。1982年6月,航空工业部正式下文将012基地干部培训学校改为012基地职工工学院(现为陕西航空职业技术学院)。1983年万山机电厂彻底停建并销号。

1974年10月,马远培调离万山机电厂筹建组,到012基地任基地副主任兼政治部主任。1983年离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