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刘大响自传
3759900000045

第45章 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5)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外事活动中要建立定期交流机制,即在每一个地区选择一个国家建立这种机制。埃及是阿拉伯世界和非洲大国,是阿拉伯联盟总部所在地,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两国议会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有利于双方从议会层面推动国家关系的发展,加强双方在地区事务中的合作,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这次出访埃及前,我们代表团访问议程中没有这个任务。但在代表团访问即将结束时,埃及提出希望立即与我签署谅解备忘录。后来吉大使与我们一起商议,决定给全国人大常委会打电话。经请示国内得到批准,由吉佩定副主任委员与菲基主席代表双方议会草签了《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与埃及人民议会建立定期交流机制的谅解备忘录》。这次访问达到了“加深了解、增进友谊、扩大共识、促进合作”的预期目的。

埃塞俄比亚也是具有3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早在公元前975年,孟尼利克一世就在这里建立了努比亚王国。公元之初,这里兴起的阿克苏姆王国曾是非洲伟大的文化中心,后沦为意大利和英国殖民地,二战后才彻底赶走殖民主义者。1994年12月,制宪会议通过新宪法,决定改国体为联邦制;实行三权分立和议会(内阁)制,政教分离。

总统为国家元首,联邦议会由人民代表院和联邦院组成。人民代表院系联邦立法和最高权力机构,由选民直选产生547名议员组成,少数民族至少占20席,任期5年。现在人口约7740万,是非洲人口第二大国,经济以农业为主,是联合国公布的最不发达国家之一,首都在亚的斯亚贝巴。

埃塞俄比亚对中国代表团到访非常重视,给予热情友好和高规格的接待。总理梅莱斯,人民代表院议长特肖梅,联邦院议长德盖菲,外交国务部长特科达分别会见代表团,与人民代表院外委会主席穆罕默德举行了工作会谈。代表团访问顺利成功。梅莱斯总理认为代表团此访“填补了两国议会交往不够的空白”,并表示他将亲赴北京出席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非洲是我国一个重要的外交伙伴。毛主席曾经说过,是非洲这些穷朋友把我们抬进了联合国的,我们不能忘记他们。在非洲,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加强友谊。到了非洲,总的感觉他们对中国非常友好、非常亲切。我们应该继续做好非洲的外交工作,尽最大努力加强经济、贸易、教育、文化和宗教的交流工作,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权、互不干涉内政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中非人民的传统友谊。

4.访问墨西哥、哥斯达黎加

我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第四次外事出访是在2007年11月7—16日,访问拉丁美洲的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两国。团长是人大常委会外委会姜恩柱主任,团员有李元正将军,江苏省人大柏苏宁副主任和我3人。工作人员有程志强、欧阳文平等4人。

中国与墨西哥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1972年2月14日,墨西哥同中国建交。自1997年以来,江泽民、胡锦涛、温家宝、贾庆林等领导都对墨西哥进行了国事访问。2001年福克斯总统两度访问中国,2008年7月卡尔德龙总统访问了中国。

墨西哥的联邦议会分为参、众两院,行使立法权。两院议员不得连选连任,但可隔届竞选。

这次访问期间,代表团分别会见了参议长克里尔、众议长萨瓦莱塔、参院第一副议长波莱文斯基、众院副议长奥乔亚和桑切斯,分别与参院外委会和亚太委、众院外委会和墨中友好小组举行了工作会议。我方宣传了和平发展道路,阐述了在台湾、西藏及达赖等重大问题上的原则立场,双方就如何深化议会交往达成四点共识:一是在涉及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维护两国关系平稳发展的政治基础;二是发挥桥梁作用,为两国企业开展合作创造条件、提供法律保障,促进经贸合作互利共赢;三是交流立法经验,促进各自经济社会长期健康稳定发展;四是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磋商与沟通,维护双方的共同利益。访问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次最令我们难忘的是参观“玛雅古迹”,它位于尤卡坦半岛中部。始建于公元514年。奇琴伊察玛雅城邦遗址曾是古玛雅帝国最大最繁华的城邦。城邦的主要古迹有:千柱广场,它曾支撑巨大的穹窿形房顶。可见此建筑物之大。武士庙及庙前的斜倚的两神石像。高30米呈阶梯形的9层库库尔坎金字塔。圣井(石灰岩竖洞)和筑在高台上呈蜗形的玛雅人古天文观象台,称为“蜗台”。

哥斯达黎加位于中美洲,东临加勒比海,西靠北太平洋,有着1290千米的海岸线,素有“中美洲的花园”之称。

哥斯达黎加过去一直与台湾保持着外交关系。直到2007年6月1日,中国和哥斯达黎加两国签署《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决定两国自签署建交公报之日起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2007年10月,阿里亚斯总统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08年11月,胡锦涛主席对哥斯达黎加进行国事访问。

哥斯达黎加是一个拥有强大的宪法制衡系统的民主共和国。行政责任归属于总统,总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哥议会实行一院制,称“立法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由57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不得连任。议会拥有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权和人事任免权等多项权力。

我们代表团于7月12日到达该国,距两国正式建交后仅有1个多月时间,意义就显得更加重大,双方对这次访问都十分重视。访问期间,我们会见了立法大会主席帕切科、副主席奥坎普和外交部长斯塔诺,与立法大会国际关系和外贸委员、哥中友好小组各党派共15名议员举行了工作会谈。访问取得了超预期的成果。

这四次外事出访,对我来说收获十分巨大。大洋洲、东欧、非洲和北美洲等从来没有去过的地方,也许是我这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去的几个国家。通过访问,我对这些国家有了亲身的感受和实际了解,开阔了眼界,结交了许多新朋友。在访问期间,从我驻这些国家的使馆人员身上,亲身感受到我驻外工作人员的艰辛努力和对国家的无私奉献。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全国人大常委会外委会几位资深老外交家身上,我学到了他们对祖国的无限忠诚、丰富的外交经验和高超的谈判艺术。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和国际威望大大提高不可分割的重要原因之一。

注释:

1.致全国人大常委会领导的信

尊敬的兆国副委员长:

您好!

我接到中航二集团成发集团公司(原420厂)老厂长枉云汉同志和40多位退休老职工的两封来信,反映中央所属国有军工企业退休老职工的退休养老金过低问题。据了解,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他们曾多次向中央有关部门反映,但一直得不到解决。这些老同志大都是解放初期至1960年毕业的大学生,他们在抗美援朝、“一五”“二五”和“三五”计划的艰苦建设期间,为全军武器装备建设、保障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我国今天的社会进步和经济繁荣有他们的一份功劳。但他们退休早,工资标准低,而且只因为是从企业退休的,后来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多次调资和退休职工的补差升级,特别是近十几年来职工福利待遇的快速增长,他们都没能赶上,使其工资待遇的“剪刀差”愈加明显。此外,在住房、医疗、社保、养老金标准等多项改革方面,都很少考虑到这部分老同志的具体问题,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被社会遗忘的一个群体,而这些老同志却恰恰是在艰苦的岁月中为今天国家的快速发展和富国强军奠定坚实基础并做出了重要贡献的人。

我曾经向一些经济效益很好的企业老总们反映过,他们对这些老领导、老同志都很同情,也认为不合理,但他们觉得国家没有相应的政策出台,即便单位有钱也对此无能为力。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以人为本”的方针,深得党心、军心和民心,受到全国人民的衷心拥护。为了使这些对党和国家做出过重要贡献的老同志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全国总工会有关部门对此问题进行专题调查研究,听听他们和其他各方面的意见,提出一个较为“公平、公正”的合理解决方案,使党的好政策能够真正落实到他们的头上,以促进全社会和谐发展,为早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

全国人大常委委员

刘大响(签名)2006年4月25日

2.吕聪敏:1938年6月出生于内蒙古土默特左旗,196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外文系即进入外交部工作,1988年2月调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和总理办公室工作,曾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同志的外事秘书,先后任副局长、局长、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副部长级),曾任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机关党委书记,十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副主任。

3.王良旺:江苏省江宁人,是我的北航校友,原空军副司令员,中将军衔,1964年从北京航空学院毕业后投笔从戎,奔赴戈壁,曾任某基地司令员,从事航空武器科研试验工作。他才华出众,军中诗人,著有诗集《大漠西风歌》《云天浩歌》。

4.王英凡:内蒙古突泉人,是我国资深外交家,曾任外交部副部长,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他外交经验丰富,水平高,应变能力强,待人十分真诚和友善,这次出访的主要外事谈判由他负责。

5.李元正:曾任总装备部副部长,中将军衔。长期担任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主任,后又主管全军武器装备建设工作,对我国武器装备建设、卫星发射和“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是摄影爱好者,多幅作品曾在全军将军摄影展中获得一等奖。

6.姜恩柱:江苏高邮人,我国著名资深外交家,1964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历任外交部西欧司司长、副部长、驻英大使。1997年任新华通讯社香港分社社长,2000年1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主任。姜恩柱同志与香港结下不解之缘,在香港回归祖国之前的10年中,他负责过许多筹备和谈判工作,为香港的顺利回归起到了重大作用。在十届全国人大期间,他一直担任大会副秘书长兼新闻发言人。他忠于祖国、原则性强、为人忠厚、待人诚恳,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外交人才。

7.李国华:1964年8月毕业于北京外贸学院,曾任对外贸易经济部副部长,1998年3月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她既懂外贸又懂外交,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8.吉佩定:生于1942年,江苏盐城人,北京师范大学英语专业毕业后在教育部对外联络处工作。后转外交部历任驻纳米比亚大使,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外交部副部长,2001年任外交部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特派员公署特派员,是我国资深外交家之一。他一生将外交工作定位于:是职业,是艺术,是服务,更是忠诚与牺牲。由于他长期从事非洲外交事务,具有丰富的经验,素有“非洲通”之称,因而大家总是亲切地称他为吉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