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特殊材料铸人生
3763100000016

第16章 国外深造,织构理论研究的先驱者(4)

在翻译过程中,首先要做好统一名词的工作。颜鸣皋他们发现,一些外国人的名字和冶金学名词如果音译过于烦琐和冗长,中国人不好读、不好记、不好懂、不好用。于是,他们就反复讨论,想方设法简化,使之适合中国的国情。

我国目前采用的一些金属组织名词,例如:奥氏体、贝氏体、马氏体、魏氏体等,就是当年他们共同讨论确定下来的。这些冶金名词也为我国20世纪50年代出版第一部《冶金学名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950年初,颜鸣皋被美国“兰普达-依普西隆”化工学会推选为该会荣誉会员。这是他在荣获“希格玛-塞”科学学会荣誉会员之后,一年之内获得的第二个荣誉。

颜鸣皋成为当时中国留美学生中第一个连续获得两个荣誉会员称号的学者。人们对这位还不满30岁的年轻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期望,学术界的一颗新星正在冉冉升起……

威逼利诱,撼不动归国心

“茫茫晓雾初开,皓皓旭日东升。”

新中国的诞生,极大地振奋了颜鸣皋和他的同学们,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那个时期,颜鸣皋精力充沛,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科学研究和“留美科协”的工作中。

可是,颜鸣皋万万没有想到,他已经被当时的美国政府和联邦调查局注意上了。他在学术上的成果太引人注目了,他在留学生中间也太活跃了,他太单纯也太没经验了……

实事求是地讲,在1950年之前,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还不那么在意,进行一些政治活动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是,随着新中国的诞生,特别是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决支持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并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共同抗击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此后,美国政府对中国的进步留学生态度上有了很大转变,甚至公开地仇视并加以迫害。

1950年7月的一天,颜鸣皋兴致勃勃地从外面参加活动后回到实验室。

尼尔森教授似乎正在等他,见面就担忧地对他说:

“颜先生,你回来了。有些话我要对你说,有些事我要提醒你。你的工作很出色,学校和研究部都很满意。只是有些人对你的思想倾向和参加活动感到不舒服了。你要注意了。”

“这关他们什么事?美国不是最讲自由的国度吗?我又不违犯美国法律,他管得着吗?”对尼尔森教授善意的提醒,颜鸣皋似乎还有点不解。

“颜先生,你太纯真了。你可能还不知道,威斯康星州的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先生最近很活跃,抛出了一个什么法案,要对同情红色中国的人进行清洗。你一定要小心,不要让他们给你戴上一顶红帽子。”

颜鸣皋还有点不太相信,就说道:

“不会吧?我们不是美国人啊,难道他们对我们这些留学生也不放过?”

“这些人什么事都能干得出来。你还是避避风头,特别是最近,不要出去。”尼尔森先生说得如此明确,颜鸣皋不得不重视。他认真地思索着,不知过了多长时间,他长叹一口气说:

“唉……谢谢您,尼尔森先生。既然这样,我还是早一点儿回国好。”

“什么,你要回国?”尼尔森先生有点惊讶。

颜鸣皋郑重地点头说:

“是的,尼尔森先生,我要回国。本来我还想再待两年,把这期的学生带毕业,把手中的研究课题结束,可是我的祖国更需要我,我必须回去。再说,现在美国的气氛也不适宜我再留在这里。”

“颜先生,事情还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你就不能不回去吗?你回去后,可没有这么好的条件,许多东西要从头开始,你可要想清楚啊。”尼尔森先生有些不舍,竭力在挽留他。

“这些我都知道。我的祖国一穷二白,更需要我们这些人回去。报效祖国,是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和责任。尼尔森先生,再次谢谢您这一年来对我的信任和支持,也请您能理解我。”

尼尔森先生看颜鸣皋心意已决,就没再说话,默默地点了点头。

颜鸣皋当即预定了1950年10月上旬回国的船票。

从这一天开始,颜鸣皋就掰着指头数日子,就着手做归国的准备,资料该装箱的装箱,东西该送人的送人,未完的事情该交代的交代。

9月底的一天,颜鸣皋又送走了一轮又圆又大、火一样红的夕阳。

吃过晚饭,他又来到研究室,精心擦拭着一台台仪器。

夜已深沉,他还不舍得离开。

“咚咚!”外面传来砸门声。

颜鸣皋心想:这个时候还有谁来?还这么没教养。他走过去开开门。

两个彪形大汉闯进来,其中一个问道:

“你是颜鸣皋吗?”

颜鸣皋点点头说:

“我是颜鸣皋。你们找我干什么?”

“你跟我们走一趟。”此人的态度和语气非常凶。

颜鸣皋一听心里就明白了,这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人,尼尔森先生提醒自己的事,还是发生了。他的脑子飞快地转动着,思索着对策,首先想到的是告知尼尔森先生,“跟你们走可以,我得给研究部主任尼尔森先生通报一下。”他一边说,一边往放着电话机的桌子旁走。

两个大汉不让颜鸣皋拿电话,冲了上来,不由分说就架着他往外走。

颜鸣皋一边挣扎,一边大声抗议:

“***,***!你们这是非法绑架,我抗议!”

颜鸣皋十分瘦弱,怎奈两个大汉凶猛狠毒,硬拖着被塞进了一辆停在门外的汽车里,绝尘而去。

颜鸣皋被捕了,罪名是“非法留居”,被押送到纽约附近的埃利斯岛。这是美国政府当时对待中国留学生的一种伎俩,每年申请签证时,被扣住不批,这样他们可以随时宣布你为“非法留居”,予以处置。

埃利斯岛是专门关押外国偷渡者的拘留所,也被称为“蛇窟”。

颜鸣皋是第一个被关进“蛇窟”的中国留学生。

第二天,天刚放亮,狱警就把颜鸣皋带出牢房审讯。

没等提审官发问,颜鸣皋就愤怒地吼道:

“我抗议!你们这是迫害!我是一名研究金属的学者,你们凭什么关押我?这就是美国的自由平等?这就是美国的民主?”

提审官被质问得脸红一阵白一阵,但还是按照自己的思维逻辑问道:

“你和赤色分子有什么联系?为什么现在要回共产党中国?”

颜鸣皋义正词严地回答:

“我和共产党没有联系,我回国是为了和家人团聚。”

“你可以接家人来美国团聚,为什么非要回大陆不可?肯定另有什么目的。”

“先生,我再次告诉你一遍,我回国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和亲人团聚。”

“你现在只要声明不回大陆,马上就可以放你出去。”

“你们这是非法关押,我向你们提出强烈抗议!必须向我道歉,把我放出去。”

硬的不行来软的。提审官放缓了语调说:

“年轻人,不要激动。这里的科研条件这么好,生活条件也这么优裕,美国政府对你这么信任,国防部把这么重要的科研任务都交给了你,为什么非要回去不可呢?你只要答应不回去,美国政府会加大对你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提高你的生活待遇,还会想办法把你的家眷接过来。”

面对利诱,颜鸣皋毫不动摇,回答的还是那句话:

“我要回去,我要回中国大陆团聚。那里是我的祖国,是生我养我的土地,有我的亲人。”

第一次审讯就这样不了了之。

为了抗议美国政府的非法关押,颜鸣皋准备进行绝食斗争,并要求和纽约大学工学院研究部主任尼尔森教授通电话。

尼尔森先生正焦急万分地四处寻找颜鸣皋。

颜鸣皋把情况给他一通报,他立即上报校方和发动友人与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联系,要求立即释放颜鸣皋。

联邦调查局终于答应释放颜鸣皋,但必须交纳2000美元的交保押金。这款项当时是个大数目,相当于一辆新车的价格。

在美国友人和同学的帮助下,颜鸣皋凑齐了押金,被放出了“蛇窟”。

颜鸣皋回归祖国的坚定信念丝毫没有动摇。他走出关押地的第一件事,就是到轮船公司打听船期,问自己还能不能按照预订的船票出发。那时,每一个月只有一条船从旧金山到香港,错过了就又要等一个月。

轮船公司的人告诉他,他们接到通知,说颜鸣皋本人不愿回国,已自动取消了订票。

颜鸣皋气愤得全身发抖。他知道这是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伎俩,为他归国设置障碍。要想在近期回国已是不可能了,他要状告美国政府对他的迫害。只有打赢这场官司,他才能顺利成行。

颜鸣皋以300美元的价格,贱卖了自己的汽车,筹措打官司的费用。

颜鸣皋聘请了律师,一纸诉状递到了法院。

可是,法院接到诉状后,却以各种理由拖着不开庭。

颜鸣皋就天天到法院去催。

开庭了,半个多月后终于开庭了。

法官的问话却让颜鸣皋啼笑皆非,本来是颜鸣皋起诉联邦调查局对他非法关押,可法官们却问的是“你为什么回大陆啊?”“你回大陆后的工资是多少?”“你回大陆后的收入和在美国相比差距很大,可以接家眷来美国呀,为什么非要回去不可呢?”等。

颜鸣皋不卑不亢地回答着,始终说“我回国是为了和家人团聚,美国政府扣押我是非法的!”

案子一直拖到1951年2月才再次开庭。

又是老一套的询问,颜鸣皋和律师一遍遍据理力争。

最后,法官实在找不出理由,只得判决颜鸣皋胜诉。但是,判决书还留了一个小尾巴,要求颜鸣皋必须找到10位美国公民,签字保证颜鸣皋对美利坚合众国是友好的,不会损害美国利益,方能被允许离开。

对这样的宣判,颜鸣皋就不和他们多计较了,只要同意他回国就行。

于是,颜鸣皋就立即行动起来,马不停蹄地到纽约大学找到尼尔森教授等友人,到切斯铜合金加工厂找到要好的工人、同事以及大学的同学们,把10人的签名和10份保证书交了上去。

也就是在这个月,颜鸣皋和100多名爱国同学及侨胞,终于乘上了回归祖国的轮船“克里佛兰”总统号。

“克里佛兰”总统号在海上漂泊共26天,经檀香山、横滨,过台湾海峡,驶抵香港。

颜鸣皋归心似箭,在看到祖国海岸线那一刻,他从心中向着祖国欢呼:伟大的新中国,您的儿子回来了!您的儿子终于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