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石屏传
3763300000013

第13章 初圆蓝天梦(3)

正值青春年华的石屏,却不被这些热闹所动,满脑子仍是工作、学习。参加工作后,石屏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课本知识与实践工作结合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学的东西太少,因此,总是抓紧时间学习。石屏给自己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自学计划。为了打下扎实的基础,他专门买了数学习题集来“啃”,有空就做习题。当时大部分技术资料是俄文,他又坚持每天学习俄语,同时,还自学了空气动力学、结构强度等专业知识。

石屏几乎将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相比外面热闹、轻松的业余文化生活,他将自己约束在清淡与寂寞之中。但他的内心世界却是丰富的,他心中有一个早已坚定的目标,就是学好本领,能自己亲自参加飞机设计工作,为祖国的航空工业做出自己的贡献,这种强烈的愿望,使他全身充溢着青春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成为驱动他工作和学习的不竭动力。他心系蓝天,却不沉湎于幻想。他知道,要实现和达到这一人生目标,必须心无旁骛、踏踏实实地行动。这种行动,庄严有如人生大厦的根基,决定了他今后一生事业的高度。

经过近20个月的设计修改,强5逐步趋于完善。1960年5月,设计室第二次发出全套图样。这次发的图全是设计室设计人员完成的,院校来协作的师生都已经撤回了。经过上级批准,试制工作恢复进行。这次修改设计发图为设计室的年轻人提供了锻炼的机会,培育了一支熟悉强5的设计队伍。

正当强5试制工作大面积铺开,逐渐进入高潮之时,由于受“机弹(飞机和导弹)之争”的影响,强5又面临了一次生死考验。

1957年,苏联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后,一些人提出了以后空战中飞机的作用不大,导弹可以代替飞机的论调。国内一部分人受到这种观点的影响,这种观点也影响了全国航空工业布局。其实当时影响航空工业发展的直接原因是航空企业由于受“浮夸风”的影响,一味赶进度,产品确实出了不少质量问题。1960年12月,国防工业委员会召开了国防工业三级干部会议,做出全行业开展质量整风运动,重点整顿质量问题的决定,并指定初教6为洪都唯一的研制任务,其他新机试制要让路或暂停进行。这样,强5的研制工作不得不冷却下来。1961年7月,国防工委北戴河会议就明确决定:“自行设计的强5飞机是否试制,待观察半年后再定。”强5的试制工作再次受阻。

在这种艰难的情况下,以陆孝彭为代表的洪都职工不折不挠,凭着对国家航空事业负责的态度,多次向上级提出不能停止强5试制的请求。高镇宁、冯旭等技术领导也一再向工厂反映意见。最后,洪都党委在冯安国厂长的提议下决定,由工厂自行组织成立试制小组,采取见缝插针的办法,在不影响工厂任务的前提下坚持试制。就这样,强5线上最后只留了以陆孝彭为主的14人试制小组。

此后的事实证明,这一决定是非常有远见的。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后,强5在空军领导和第三机械工业部(三机部)六院的支持下,又成功上马。经历长达十几年艰难曲折的磨难,强5终于成为洪都集团的主打产品,不仅大量装备部队,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种之一,还出口到许多国家,并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并载入英国《简氏航空年鉴》。当然,这是几年以后的事了。

随着强5进入见缝插针的试制阶段,由于没有设计新飞机的任务,总体组也就解散了。其中,一部分人并入气动组,一部分管重量的人跟着石屏进入了强度组,石屏任强度组组长。当时的主要任务是:重新计算初教6的强度,整理强5的计算报告,并准备强度试验任务书。

初教6的进展并不顺利,一是原来选型的发动机与螺旋桨不匹配,二是后续出现的四大故障,使研制进度比较缓慢。后来,针对发动机和螺旋桨不匹配以及四大故障进行了攻关,经过3年的努力,试飞成功,1961年,洪都对初教6重新设计画图。

这期间,很多结构强度资料需要重新整理或计算,草算报告要整理成册,并要准备强度试验任务书。石屏又转入了繁忙的工作之中。对石屏来说,这种工作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对设计思想和经验的一种全面提升和积累,这种积累为石屏后来的K-8及教8设计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经过改进的初教6是一款性能和质量优良的飞机,不仅满足了国内海军、空军的需要,还批量出口,生产了2400多架,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质量金质奖章。

值得一提的是,1960年、1961年,初教6、强5设计试制处于紧张、关键的时候,国家遇上了天灾,农业歉收,市场副食品供应显著减少,粮食、食品定量降低,大部分生活必需品都凭证供应,而且数量很少。石屏和设计室的年轻设计人员正是身强力壮,急需营养之际,由于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加上连续加班,不少人患了浮肿与肝炎病,石屏也一样,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石屏仍和同事们坚持设计发图工作,还经常深入到车间、实验室,解决试制中的具体问题。

1962年1月5日,国务院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根据国家鉴定委员会的鉴定报告,正式批准初教6飞机定型,投入成批生产。当石屏参加工厂召开的“庆祝初教6飞机制造成功大会”时,看到空军曹里怀副司令员为飞机剪彩,看到飞机在蓝天翱翔,他开心地笑了。这种发自内心的笑容,是对自己付出的艰辛有了一份回报的喜悦。当然,石屏这时意气风发的精神状态也与一个人有关,那就是他的女朋友张雪佩。

石屏与张雪佩的相识很简单。1958年,强5刚刚上马进行设计时,由于洪都的人手不够,便从南京航专调了一批师生来帮忙,这其中也有强度计算专业的。一个名叫张雪佩的女孩被安排坐在石屏对面办公,事实上,在学校的时候,石屏便见过她,那时,张雪佩刚进入大学,她们班组织了一次与高年级结对的联欢会,而这个班正是石屏所在的班。后来,石屏偶然得知,张雪佩是校舞蹈队的。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彼此都比较熟悉了。1959年春天,她回学校了。当然,这个时候,他们俩只是停留在相互认识的阶段,没有小说里描写鸿雁传书的情节,他们也从来没想过会有下文。

1960年,张雪佩毕业分配到洪都安-2组工作,后来又被分到飞机性能组。

1961年,石屏已经27岁了,却一直单身,高镇宁所长很关心。此前,他已经给石屏介绍过几次对象了,可都没有结果。一天,高镇宁又找到石屏,他在石屏面前好好地夸了张雪佩一番,石屏自然知道他的意思,在心里暗笑。高镇宁让石屏好好考虑一下。

工作一忙,加上他当时还没有做好谈朋友的思想准备,过后石屏便忘了这事。

1962年,高镇宁又找石屏谈话,问他为什么还没有行动,石屏这才开始考虑这事。事实上,经过进一步的了解,石屏知道张雪佩的身世与自己非常相似,因此,他也开始注意她了。

石屏与张雪佩的第一次约会很简单。一天,石屏趁下班没人的时候,走到张雪佩跟前小声地说:“张雪佩,下班后我到邮局门口等你。”张雪佩也很平静地回答说:“好。”然后,他们一边散步一边谈起了各自的家庭和工作,石屏也对张雪佩有了更深的了解。

张雪佩是宁波镇海人,自幼丧父,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做小生意,张雪佩的弟弟小时候便送给人寄养,她哥哥在上海做学徒。张雪佩跟着母亲在宁波长大,她聪明文静,性格朴实,由于成绩好,考上了南航。

由于两人都是自幼丧父,共同的身世使他们俩产生了情感的共鸣。石屏说:“正因为如此,我们俩在以后几十年的相处中,在涉及到重大问题时,意见总是一致的。”

因为他俩的工作实在太忙,特别是石屏,非常迷恋工作,张雪佩似乎在恋爱之初就宽容地接受了他忙的习惯。他们俩的恋爱过程很平淡,如果说有什么浪漫,那就是在工休时一起看看书、聊聊天。对于张雪佩的为人,用石屏的话来说,就是:“我心里有一个择偶的原则,就是要能共患难,能容纳我乡下的母亲。我觉得她能做到。尽管她在城市长大,但她不喜欢吃零食,不爱打扮,不爱逛街,更难能可贵的是,她心地善良,不嫌贫爱富。她知道我是个农家子弟,家里非常贫穷,还要赡养母亲,可以说是一无所有,但她仍然愿意和我在一起,这让我很感激。”

1962年,石屏因关节炎被单位派去温泉疗养。张雪佩正好回家探亲归来,带了一罐她最爱吃的葱油饼。动身前,张雪佩找到石屏,将这罐葱油饼塞给石屏,让他带上,石屏不肯,他想让张雪佩留着自己吃。没想到,张雪佩生气了,石屏只好带上,好长时间舍不得吃。当时,正值自然灾害期间,伙食非常紧张,石屏一个月只有26斤[1]定量,又没有菜,也没有油。起初,石屏和其他同志们一样经常买酱油伴饭吃,后来,连酱油也买不到了,石屏便买来白萝卜,吃饭前先吃萝卜垫底,然后再吃饭,生活非常艰苦。但这些却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

1962年底,两人打算结婚了,但当时他们俩都没有房子。1963年夏天,洪都集团分给石屏一间10多米 2的集体宿舍,两人便登记结婚,领了房子。1963年9月30日,两人举办了结婚典礼。说是结婚典礼,其实很简单。那天,下了班,石屏与张雪佩匆匆忙忙跑回宿舍冲了个澡,然后拿出石屏从上海托人买的5斤高价糖,准备迎接他们的朋友和同事,这是石屏与张雪佩结婚时唯一置办的东西。在集体宿舍里,一帮朋友为他们祝贺。他们的结婚照是很久以后,在南昌照相馆照的,只有2寸[2]大。就这样,简简单单结婚了。

从此,石屏与张雪佩相互关爱,风雨同舟几十年。在两人相濡以沫的日子里,他们建立了一个相互依存、幸福温馨的家,筑起了一座生活的避风港、事业的加油站。

成家后,从小就习惯了干活的石屏非常疼爱妻子,不是很忙的时候,石屏会很自觉地干一些重活,如买菜、做饭、买米及修车等。石屏烧得一手好菜,很合妻子的口味,因此做饭时,通常是妻子摘菜、洗菜,石屏掌勺儿。妻子喜欢让石屏给她修自行车,因为石屏干活细致。石屏只要去北京出差,每次都要给妻子带她喜欢吃的酥饼。

而石屏也非常感激妻子对自己事业的支持,感激她待自己的母亲和兄姐如一家人,感激她在以后几十年里,与他风雨同行,不离不弃。

1964年5月,蛰伏3年,只能见缝插针推进的强5,在三机部和空军领导的支持下,重新列进了部生产试制计划中,这意味着强5正式恢复了研制工作。几上几下的强5,终于在夹缝中找到了生路。

初教6、安-2进行生产,强5飞机进行试验试飞,设计室组织三条战线,工作有条不紊。为了强5定型和工厂的进一步发展,工厂报三机部批准,在原设计室的基础上扩展,成立了飞机设计所,充实了一批大学生,成员增加到了200多人,石屏仍担任强度组组长。

但天有不测风云。正当设计所兵强马壮,意气风发,与全厂职工一起热火朝天地进行强5等多种机型的研制生产时,一股政治暗流开始涌动,并逐渐演变成一场可怕的浩劫,使全国都陷于混乱之中,也使石屏及其家人过着动荡不安,一波三折的日子。

注 释

[1].1斤=0.5千克。

[2].1寸=3.3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