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管德传
3763800000046

第46章 在事业的峰峦上(1)

院士

1994年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发(1994)11号文批转了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关于建立中国工程院的请示:

中国工程院将实行院士制度,是我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必须从已做出重大成就和贡献的优秀工程技术专家中选举产生。第一批中国工程院的院士,根据统一的标准和条件,经过一定遴选程序,报请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工程院聘任。

同时决定,中国科学院院部委员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关于建立中国工程院请示的通知》

这是对1993年11月12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上报国务院的《关于建立中国工程院有关问题的请示》的批复。

1993年11月12日,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联合向国务院并党中央请示,就建立中国工程院的必要性、组建中国工程院的一些原则,其中包括名称、性质和作用、成员的称谓、工程院与中国科学院(学部)的关系、院士的标准和条件、第一批院士的产生及以后的增选制度、领导体制及学部设置等以及筹建工作及进度安排提出建议。该请示就筹备领导小组做了说明:“为便于对第一批院士人选的酝酿和遴选,领导小组成员中,除了几位最早提出倡议的专家,主要根据遴选工作的需要,从各产业部门挑选一些从事过工程技术工作、比较熟悉情况、有代表性的同志参加,共45人(名单附后)。”

在这个请示中有一个附件,即中国工程院筹备领导小组名单。45名成员中,有顾诵芬、管德的名字。

1994年2月8日,根据中国科学院国科发高字(1944)9号文通知,民航局提名管德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此后不久,国务院下发《关于中国工程院聘任首批院士问题的批复(国函(1994)36号)》,同意以中国工程院名义聘任96名人员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管德与顾诵芬、关桥等航空工业系统的工程技术专家名列其中。

1994年6月7日,召开了中国工程院首届院士大会,大会通过了《中国工程院章程》并明确:

中国工程院院士(简称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

——《中国工程院章程》

管德成为中国工程院的第一批院士,他在飞机设计和航空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和贡献得到了国家和全社会的肯定。

“解决此问题要找管德”

管德在自己的人生中,专精于气动弹性力学在飞机设计中的工程应用,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道路上,一直在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求真务实的精神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解决着一个又一个实际问题。

2005年,在管德已经离开航空工业20年以后,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所属空空导弹研究院(简称空导院)的某型产品出现了重大技术问题。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邀请集团科技委的老专家帮助进行分析研究。科技委副主任顾诵芬在现场听取了汇报后,明确指出,解决此问题要找管德。空导院的领导按照顾诵芬的意见,迅速安排专人到北京向管德介绍了情况。在管德主持下,一个专门小组开始了对问题的深入研究。钱卫是这个小组的参加人员之一,他回忆:

问题出在舵面颤振上。

当时管总是顾问,主要是我去做这个工作。我提前给他打了一个电话,那个时候当然自己比现在年轻,说话也比较冲,我就觉得自己解决问题的那套方法没问题呀,就去做,做完了以后,就对管总说我必须要这样做。

他每天实际上都在修正我。修正什么呢?他对我说:“这是非线性的问题,是说不清的。你试图说清楚这个问题,还是把这个实际问题解决了?”

这两个思路当然是不一样的。我总想说清这个问题,而且我认为用我的这个方法能实现这一目标。结果他总是说,你这个说不清,但要解决问题,你应该怎么去想。

——钱卫访谈(2012年3月)

一个对气动弹性力学进行过系统学习和研究并已经在实践中有所建树的年轻人,的确是有股子冲劲儿,在曾经做过导师的管德面前,他很自信而且敢坚持自己的想法。在管德一次次“修正”下,钱卫开始悟出了导师这样要求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后来我才体会到,管总这个想法与自己的想法角度不一样,或者说是对于一个技术问题探索的高度是完全不一样的,而且差距还挺大。

就是颤振专业的难点所在,它属于交叉学科、小学科。要研究的是一个强非线性的复杂偏微分方程的问题,你要想把非线性方程都解出来是没有可能性的,至少目前为止国际上也没有可能性的。但工程上怎么去用它,这是两件事情。

我原来认识不到,每天我给他打电话,他每天在修正我的观点,就是你怎么去解决它。他不在现场,是通过电话遥控,所以他看不到数据,也看不到图样,看不到有些模型,也看不到实物,都是我电话里给他讲。他也就是在电话里给我讲,主要是讲思路。他说:“你有能力把具体的刚度、质量、结构间隙什么的可以通通算明白,你说了我就信,但问题在于你怎么才能把它解决了。”

所以我理解了,当时不是要从理论上把它弄出个结论来,而是要把存在的故障避免了,或者把它解决掉才行。后来我们在他的这种思路下,找到一个办法把它解决了。我们一个主要的措施是用摩擦力来克服间隙,然后摩擦力等效成刚度。通过实际的发射以后认为没问题了。

但是最后在北京开评审会,他不同意这个措施,他认为这个东西不可靠。他说摩擦力等效成刚度,从理论上讲不得当。仅靠这样的措施将来还会有出事的时候。

直到最后,他还保留了一个意见,而且后来还真被他说中了。

——钱卫访谈(2012年3月)

顾诵芬回忆,那次接受空导院邀请在现场听取了单位技术负责人介绍后,他觉得当时参与研究分析的专家对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存在不足。根据他多年的经验,这一问题的解决,管德是有能力,也有经验的。虽然管德已经脱离航空系统多年,而且身体状况也不是很好,但顾诵芬坚信,找管德肯定能处理好这一技术故障。

问题得到了解决,该型号产品很快就完成了设计定型,但对于钱卫来说,收获并不止于此,他的感受是:

我觉得他在对这些问题的认知方法上对我帮助特别大。像我们这样在具体工作中表现出能力很强,或者处理一些技术问题很熟练的时候,如果在认知上没有一个提升,很难有对问题的再认识、再有一个深入或提高的认识。

在工程单位从事技术工作,最痛苦的就是这一点。就是对自己的工作很熟练的时候,不知道如何再向前走出一步,这是很痛苦的。我在这个问题上跟他学到了很多东西,就是怎么才能提升自己的认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