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航空报国英模谱
3765100000009

第9章 航空报国特等金奖(7)

作为型号总师,张恩和始终把对年轻人的培养使用放在重要位置。他关心人才成长,放手使用人才,培养出了一支技术过硬、素质过硬的科研队伍。由于历史原因,“太行”发动机研制队伍偏年轻、缺乏经验,张恩和大胆启用年轻人攻难关、挑重担,一批年轻人成长为中坚力量和新技术领域的青年专家。

张恩和先后多次荣立航空航天部一等功、国防科工委一等功,荣获香港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航空报国金奖、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章,荣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集团公司航空报国科技尖兵、沈阳市劳动模范称号等殊荣。2009年,张恩和担任总师的“太行”发动机与某飞机工程共同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他作为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颁奖。在新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张恩和荣获航空报国特等金奖。

在荣誉和名利面前,张恩和始终保持着一颗平常心。他常说,超越世界航空动力研制先进水平是一项长期的、艰苦卓绝的任务,青年人才是航空发动机事业未来的栋梁,是振兴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希望。他将个人获得的20万港元全部注入动力所青年科技创新基金,并寄语青年人,“干好本职工作,不断钻研创新,提高自身本领,共同奋进,攀登航空动力事业的新高峰”。这是一个老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希望,他期待着祖国航空动力事业的再次飞跃。

吴希明

蓝天放牧人

吴希明,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国家某重点型号总设计师、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航空报国特等金奖获得者。他曾4次荣立部级型号研制一等功,4次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防科技工业511人才工程,荣获第 15 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2004 年度“中国十大科技新闻人物”、“中央企业十大杰出青年”、第三届“十大井冈之子”、“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荣获首届“航空航天月桂奖”、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奖”。

中航工业直升机所所长邱光荣:如果没有他这种技术领头人,就很难突破我们在直升机领域的技术关键;如果没有他这种强烈的事业心,我们就很难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吴希明是我们心中的一杆旗帜,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榜样力量。

吴希明在学习笔记里曾写下这样的话:“人,不能没有一点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存在,要发展,要振兴,不能没有精神;直升机要衔接技术断层,要超越同业的竞争者,更不能失去精神。”

坚定的航空报国信念

1984年,吴希明从南京航空学院直升机设计专业毕业后来到地处小三线的直升机所,当时所里的科研和生活条件都极为简陋,但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下,因为他的志向在航空,朴实的兴趣爱好让他觉得直升机远比喧哗的街市更令人沉迷。他最初的岗位是总体研究室设计员,当时的室主任是丁仪。

丁仪回忆当初的情景:吴希明讲话风趣,办事认真,接受力强,思维敏捷,踏实肯干。第一次见面就感觉到这小伙子不仅帅气,而且有发展前途,所以我就重点培养他。参加工作头10年,吴希明参与了直8、直9系列、直11等型号的设计,逐渐成为担当重任的技术骨干。

1995年,所领导为了重点培养吴希明,把他派往英国作为访问学者。经过一年如饥似渴的学习,1996年6月,他专程到伦敦游览大英博物馆。当他站在一幅巨大的敦煌壁画面前,发现眼前的壁画竟然是一块块铲下来再拼接起来的,看到被窃取的来自祖国的古老文明,那一刻他不禁百感交集,一种从未有过的使命感激烈地冲击着胸膛,他仿佛听到了祖国的召唤。之后,虽然英国某大学向他发出了进一步深造的邀请,他却毅然返回国内,回到了直升机所,回到了直升机设计师的岗位,而就在回国当天,他向党组织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英国的经历使吴希明的人生观更加透彻了,他清楚地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和情感所系,航空报国的信念从此深深融入了他的血脉,成为生命中自觉的航标和灯塔。

吴希明向党组织表达了自己的心声:“生命不该是一条直线,它有着属于自己的起伏,我愿把一生的激情奉献给直升机!”他告诉年轻的同志:“只有把自己的爱好和祖国的利益联系起来,才是理想!只有把毕生的追求同人民的事业结合起来,才有实现生命价值更广阔的舞台!”

吴希明:个人的价值应当与国家的需要紧紧联系在一起,我愿把人生的意义完全融会于祖国的航空事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直升机事业重如泰山。

直升机所副总师吴承发是吴希明的老同事、老部下,他评价吴希明用了四个字:聪明、勤奋。据他介绍,吴希明在体育、文艺上颇有天赋,羽毛球打得特别棒,口琴也吹得非常好听。可是因为工作的需要,他的这些爱好都逐步放弃了。曾有记者问吴希明,如果现在满足你一个最大的心愿,你选择什么?他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看见天空上飞满中国人自己研发的直升机。”

执著的事业追求

20世纪90年代后期,吴希明担任了某重点工程的第一副总师,不久接任总设计师。他为此付出了全部的才华和精力。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他曾经连续工作三个白天两个晚上;为了协调解决型号问题,他曾经一周之内四次奔赴外地。办公室、会议室、试验试飞现场以及候车室、飞机上、宾馆里,处处是他工作的地点。

他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之中,甚至因此而“欺骗”了妻子。有一天晚上,做医生的妻子李俭需要值夜班,临走前一再关照他要保证5小时的睡眠,他满口答应,可是他一干又是一个通宵。第二天早上,听到李俭下班回家的脚步声,他急忙把被子弄乱,造成一种自己刚刚起床的样子,不料还是被细心的妻子识破了真相。

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

吴希明的成长和成就并非命运的特殊眷顾,而是他恪尽职守、不懈奋斗所结出的硕果。

80年代末期,直升机所开始研制直11军民通用直升机,时任总体组设计员的吴希明负责直升机气动外形的设计。当时,所里花费2000多万元从国外进口了一台计算机辅助设备,但是没人会用,就连计算机中心的专业人员也束手无策。新婚不久的吴希明为了攻下这道难关,他从接到任务的那一天起就把家搬到了机房。他在100天里,除了吃饭,其余时间都在机房和资料室度过,体重从120斤下降到不足100斤。他像着了魔似的苦思冥想,不仅学会了使用计算机,而且能够在计算机上开展设计工作。经过艰苦摸索,他终于成功地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了型号全机理论外形设计,开辟了国内直升机数字化设计的先河。

吴希明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给同事们留下了深刻印象。2010年4月下旬某晚,吴希明召集某型号航电问题专题会,会上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可是到了深夜2点,某所技术人员赶来后,他又当即与对方商量问题,进一步完善方案,直到凌晨3点才休息。次日早上7点半,他的身影又出现在试飞现场。当天的试飞进行了10多个小时,他一直与大家在一起,过问每一个环节,令在场的每一位同志都深受感动。

某型机小批混装鉴定会召开前夕,吴希明要求把所有的报告都交给他过目。有人担心他没有时间休息,告诉他报告都得到了专业总师的认可,应该没有问题了。可是他说:“所有的报告我都要看。”一个报告往往五六十页,他看完这些报告已是凌晨。

虚怀若谷的人生境界

吴希明的荣誉榜就是一本功勋簿,但他总是把成绩归功于集体,归功于全体干部职工。他谦虚谨慎、戒骄戒躁,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他总是说:“直升机研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一个人本事天大也干不出来!”

在科研人员眼里,吴希明是一位具有超强亲和力的领导、同事,和一位可以平等交流的学者、朋友。

巴唐尧(一室副主任):他是一面旗帜,是我们真正的良师益友。

黄斌根(二室振动组组长):他技术全面、工作严谨、注重细节、作风朴实。

黄建新(三室起落组工程师):他思维敏捷,顾全大局。

陈 剑(四室旋翼动力学组副组长):平易近人的总师,作风严谨的学者。

王先炜(五室动力设计组研究员):善于听取意见,然后做出正确决策。

雷咏春(六室副主任):工作中的老黄牛。

杨丛青(九室静力试验组研究员):敬业的好领导。

吴鸣彪(十一室副主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堪称民族脊梁。

李德洪(十六室电气组组长):务实、勤奋、缜密。

邵华松(十九室车台组组长):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人。

专业知识面宽、工作作风严谨、平易近人、无私奉献,这是每一个了解吴希明的人对他的共识。

直升机所党委书记赵伟华:吴希明是航空人的骄傲,是直升机行业的标杆,吴希明精神作为全所干部职工的一面旗帜当之无愧。

在新中国航空工业迎来创建60周年的喜庆时刻,直升机所党政把开展向吴希明学习的活动纳入了创先争优活动,要求全体员工从身边的榜样中吸取无穷的精神力量,以坚定的信念、百倍的信心、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勇气,去克服一切困难,战胜一切险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吴希明,蓝天放牧人。他与全所干部职工共同肩负起引领直升机技术进步,推动直升机产业发展的历史使命,朝着打造国际一流直升机研发机构的宏伟目标奋力开拓,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