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集团战略与文化
3766200000008

第8章 战略定位与文化思维(4)

3.宏观思维

宏观思维又称战略思维,是领导者最基本的素养。

成语中的井底之蛙,就是形容没有宏观思维的人。宏观思维就是站在高山之巅,是从世界政治、经济的大背景来考虑问题,如战略整合,有人就说为什么我们要与他们整合?我们为什么被他们“吃了”?我们的效益好,跟他们一合我们就亏了。这就是没有从战略角度看问题。大集团战略,就要把各种资源整合到一起,形成合力去参与国际大竞争。要有宏观思维、战略眼光,要求做到以下几点:一要用全球眼光站位,站位高,凡事都要从国际大背景的层面、高度来权衡思考。二要用大系统定位,文化整合离开大系统肯定不成功。要在国家这个大系统中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三要高标准抢位,不能小富即安、小进则满。面对世界,我们很多集团在国际上仍然游离在主力阵营之外,我国劳动生产率是世界500强的2.5%,人均销售收入是世界500强的12.9%,人均利润是世界500强的29.6%,人均资产是世界500强的1.57%。我们要对标国际先进企业来研究和制定集团战略。

4.超前思维

超前思维,就是运用一种高智能的眼光,多角度、全方位地分析事物的历史和现状,把握未来的发展趋势,获得常人不能得知的信息,从而提前做出正确决策,取得事业成功的思维活动。

领导者的超前思维会提高企业成功的概率,是制定战略的必然条件。

比别人想前一步。在充满竞争的市场上,集团领导只有想在他人前面,才能做在他人前面,才能把握先机获得发展,使集团立于不败之地。制定集团战略,领导者想问题力求超前一点、前瞻一点,做出任何一个决定时,事先预见和做好准备是成功的关键,而要具有正确的预见,就必须具有超前的思维。

比别人早走一步。集团领导要把集团的科研、生产、经营活动和其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看作是一个生生不息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不断变化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集团领导必须把握未来的变化趋势,了解未来的社会需求,抢先一步,不断开发新的产品,开拓新的市场。当集团顺利发展的时候,要居安思危,早一步开发换代产品,集团的组织机构和经营战略、策略也应根据外部的环境早一步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使集团能够在新环境中保持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壮大。

比别人快跑一步。要做领跑者,不能随大流、不做跟风者。只有比别人快跑一步,才能赢得时间,取得竞争的主动权。要善于发挥领跑者的优势,利用优势,放大优势,把优势转化为竞争的能力。

比别人站高一步。站高一步,就是站得高看得远,一是方向准、定位准,意识的超前、思维的更新,只有符合国际的发展方向,制定的战略才不会走偏方向;二是了解掌握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制定的战略才能够引领集团的长远、健康发展。

领导者的成功与失败,并不在于是否拥有足够的知识和聪明才智,而在于一种思维,因为思维决定行为。掌握了思维的力量,就会提高成功的概率。超前思维,源自扎实深厚的基础,源自对外部形势的准确判断和把握,源自对市场和竞争对手的了解,知道实施集团战略面对的主要问题在哪里、主要竞争对手是谁、解决的方案是什么、主战场在哪里、主攻方向在哪里、如何战略布局,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始终做到超前。

5.创新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思维的高级形式。国际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的创造能力的竞争。人才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创造素质、创造性和创造能力。要创新,就需要有创造力,创造性思维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内容之一。

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推动时代发展的动力。当今世界,多极化在更多层面向纵深发展,国际政治格局复杂多变,经济全球化以不可阻挡的强大力量向世界的每个角落和各国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延伸。各种全球性的创新浪潮汹涌而来。谁想使自己的工作产生超凡出众的效果,谁想让集团的战略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谁就应该改造自己的思维方式,跳出传统的思维定式,学会进行创造性的思维。

创新,已不是一个口号,而是全世界的行动。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科技创新,总是步人后尘,经济就只能永远受制于人,更不可能缩短差距。”他还说,“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

创新,是强烈的创新思维激发的一种人生进取和追求,是自信的执著。没有强烈的创新思维,创新就会变成一句空洞的口号。空喊口号是最容易的,也是误国害民的。我们曾经在空喊口号的年代里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延误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今天,没有创新意识,就意味着落后,意味着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集团企业就要被淘汰出局。因此,当务之急,中国集团企业的干部和职工,都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思维,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中国集团企业的体制创新、产业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

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说过,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的思维、观念的竞争。思维之域无垠,思维的创新就不受时空的限制。我们曾经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旧的思维定式还多多少少地在影响我们的思维发展方向。在创新浪潮一浪高过一浪的当今时代,必须超越传统的点式思维和线性思维,走向结构性的立体思维,学会辩证思维和超前思维。一个集团企业要想在市场上创新,在产品上创新,在技术上创新,首先就要在思维上创新。思维创新,才能冲破旧的思想桎梏,才会有新的发展思路,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打胜仗。

创新思维,是集团企业增添生机和活力的源泉。创新思维,是在继承优良传统上的一种超越。创新思维,是人的素质的较量。创新需要能力,需要智慧,需要勇气,需要牺牲。要敢谋敢想,追求大气,策划定位立意要高;不怕失败,不怕困难。概而言之,创新思维,是人的综合素质迸射的光华。要营造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制度和政策的引导,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鼓励创新行为,使每一位成员都能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要建立创新责任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建立科学有效的创新管理目标责任制,调动员工的创新激情。二要健全协作机制。一个人的思维是有局限的,能力是有限的,应通过系统内的纵向协作、系统外的横向协作、部门间的相互协作,形成创新合力。三要完善激励机制,形成公平竞争氛围,完善鼓励创新的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让敢创新、会创新、能创新的人受尊重,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舞台,不断挖掘创新潜力,规范创新行为,唱响建设创新型集团的主旋律。

要善于文化思维,促进集团文化建设创新。

集团文化建设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发展过程,集团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地创新。集团文化创新取决于经营者对集团文化建设的感悟和把握,取决于活跃的文化思维。不善于文化思维,就根本谈不上文化创新,文化思维越活跃,集团文化创新的成果就越显著,集团文化建设的闪光点就越多。提倡文化思维,就是要开启文化思维的闸门,使广大员工养成文化思维的习惯,推动集团文化建设日新月异,蓬勃发展,不断丰富集团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集团文化推进集团战略的实施。

注 释

[1].1亩=666.6米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