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声乐理论与实践
3788800000015

第15章 教育学对声乐教学的影响

相关学科对声乐教学的影响

声乐教学在教学的基本原则、基本要素、内容、大纲、教材等方面都遵循着教育学的基本观点。声乐教学与教育学有着交叉、重合、渗透的相互作用。

一、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1.一般教学原则对声乐教学的普遍指导意义

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指导原理,它是人类在长期教学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教学原则的概念表明了教学原则的目的性和规律性。教育学中的基本教学原则,对各科教学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当然声乐教学也不例外。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提出了无数的教学原则,它们都体现着教学活动的共性和规律。在我国《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所提出的“主要教学原则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结合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原则、系统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巩固性原则等等。”是根据我国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理论所揭示的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体现。一般地说,教学活动越是能够符合教学原则,教学活动就越是容易成功。反之,教学活动越是脱离教学原则的要求,教学活动就越是可能失败。但由于教学活动是在不断发展的,并且教学模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教学模式需要不同的教学原则与之相适应,因而教学原则也处在不断变化与发展之中。

2.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声乐教学内容和方法有着自身的特殊性,那么我们将一般教学原则与声乐教学的特点综合起来,既考虑到一般原则的普遍指导意义,又充分考虑声乐学科的特殊性,初步总结归纳了以下声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1)情感性原则

声乐是情感的艺术。声乐教学必须尊重和运用声乐长于抒发感情,激发感情的特点,以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声乐教学的情感,是指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所产生的、与个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的心理体验。声乐作品思想情感的特质是构成内容和形式的核心,声乐教师情感的品格影响着感情的效果。因此,声乐教学中歌曲、教师的情感状态、品格是贯彻和体现情感性原则的基础,健康饱满的情感、高尚纯洁的情操是优化声乐教育的必备条件。积极的情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发展个性,提高歌唱能力和创造力。反之,消极的情感必然降低学习的兴趣,影响各种能力和水平的发挥声乐教学中情感性原则的贯彻主要体现在:

要选择情感高尚、健康、适合学生性格的声乐作品为教材。声乐艺术用人声来表达情感,情感蕴藏在歌声之中,声音、作品、情感,在声音和情感之间,作品是一座艺术的桥梁,能与人的情感产生共鸣的声乐作品一定能激发人的情感。英国指挥家亨利·伍德说:“音乐是写下来没有生命的音符,需要通过表演来给予生命。”即把情感赋予作品给予作品生命,也成功地完成了歌曲的二度创作。

声乐教师是声乐作品情感的中介,因此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挖掘声乐教材的情感力量,运用富有情感的语言对声乐作品进行分析,以及富有感染力的范唱、范奏都可使学生获得其中的情感体验。另外还要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以自己对作品的准确理解和感受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2)科学性原则

声乐艺术的构建是物质一种有序运动的形态,它在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体现着客观世界的某些规律和真理,声乐本身是具有科学性的。声乐教学是根据声学原理、律学的规则,遵循严格的训练原则和技能逻辑系统,有心理发展过程顺序的运用,有现代科学成果和手段在声乐教学中的采用……这些都体现出声乐教学科学性的实质。在声乐教学中尊重艺术规律和教育规律是实现科学性原则的基本保证。

声乐教学中科学性原则的贯彻和体现,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声乐教学大纲》是长期声乐教育实践的科学总结。应该根据《大纲》的要求和确定的目标,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②声乐教学中的反复性,是声乐技能训练过程中的客观现象,是声乐教学规律的必然存在。其学科的专业特点决定了掌握专业技术过程中的反复性和持久性。所以要正确对待声乐教学中的反复现象。

③声乐技能的传授方法要科学、规范、系统,并要吸收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成果和经验。

(3)实践性原则

声乐属于表演艺术,声乐教学作为艺术教育,从本质上来说,它不隶属于理论学科,而是属于艺术实践活动为主的技能性学科。声乐技能技巧的培养和声乐艺术实践,是声乐教学的组成部分。从声乐教学的时间安排上看,绝大部分时间都用于实践练习上。实践性原则对声乐教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4)因材施教原则

声乐教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的教学,由于个别课教学是“一对一”的形式,所以“因材施教”是声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声乐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声音特点进行教学,在追求声乐教学的共性的同时,强调学生声音个性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以上基本原则在实际的声乐教学的运用中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

二、声乐教学的基本要素

教育功能运行的三要素是教师、学生、教育影响三者缺一不可。教育影响是用教育内容、教材、手段作为教育中介工具,教师掌握一定的知识、专长,并确定目标、组织内容、采取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掌握,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在人类文化继承和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其任务是:求知、修道、养能、怡情。教育影响是教师需要创造的有目的性、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效果。

作为教育理论,在教育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师生关系,它是教育教学中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在此问题上有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等观点,但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得出这是较片面的理论。80年代提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论,极大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发展。90年代末期在建构主义哲学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学的新的理论学说是“主体际活动”即教师、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教育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流过程。从建构主义对知识的发展认为,人类知识的掌握是通过人与人之间在相互沟通、理解的基础上共同建构的知识,其哲学思想强调知识的非客观性,认为人类的一切知识都是主体的建构过程,这是后现代理论,它不承认主客观二者,认为客观也是主观的结果,就唯心了,我们不能否定客观存在的事实。

在声乐教学中师生的合作与信任,与其他的学科相比,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声乐教学的双方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指导学生接受正确、规范、科学的声乐技能培养、掌握声乐技术;另一方面,学生要努力领会教师的教学意图,并按教师的声乐技术要求大胆地进行实践和尝试,使教师对声乐技术和艺术上的要求,在自己身上得以实现。因此教学双方的合作与信任,成了声乐教学的先决条件,如果教学双方或某一方背离了合作的原则,教学活动的性质就会改变。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在做人方面要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榜样,要有敬业精神、有职业道德。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是教学的首要条件。在声乐教学中,声乐教师的专业能力、知识结构以及自身的修养,是培养合格声乐人才,提高声乐教学质量,促进声乐教学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关键。有句话说得好:“学生学业的进退,多半看教员的良否为转移。”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声乐教学中更多采取师生“一对一”的个别授课形式,因此,学生又是教学效果或教学质量具体反映和体现的主体,那么,声乐教学效果或质量的高低,不仅在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还取决于学生的基本素质。

在声乐教学中师生要本着教学相长的原则,加强双方的合作与信任,最大限度地发挥师生双方的教学积极性。让我们用下面的话共勉:“教师必须力求长进。好的学生在学问上,每每欢喜和教师赛跑。后生可畏,正是此意。我们极愿意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们的前头,这是我们对后辈应有之希望。学术的进化在此。但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

三、声乐教学的内容

1.一般教育内容对声乐教学的指导作用

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从广义上讲,凡是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都可以作为教育内容。学校教育内容的具体规范形式是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科书。课程计划是关于教育内容安排的总的规划。

课程标准是学科内容的具体规划。教科书是对教育内容的具体表述。教育内容体现着教育实践活动的具体范围和实质,它一方面反映社会政治、经济对教育的要求,另一方面也体现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水平和素质。

声乐教育内容是实现声乐教育目标,完成声乐教学任务,培养声乐人才的根本保证。按照学校教育内容的要求,声乐教学的内容包括声乐课程设置、教学大纲、声乐教材。科学安排声乐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2.声乐课程的设置

声乐课程的设置是实现声乐教学的首要问题。声乐课程的设置要服从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声乐教学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到各学科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中的协调功能。那么,专业音乐院校的声乐教学课程设置和师范院校的声乐教学课程设置是有所区别的。

专业音乐院校的课程设置:声乐基础理论和艺术实践。师范院校声乐课程设置:声乐基础理论和声乐教学法。

3.现阶段声乐教学内容

声乐教学内容要求在德育上活跃思想、完善品格;智育上启迪智慧、实践创新;体育上锻炼身心、调整心态;美育上激发热情、陶冶情操。例如:学生在歌唱时受内容美和曲调美的感染和熏陶,呼吸器官和发声器官得到活动锻炼,心理处于良好的开放调节状态;学生在歌唱时进行了对音乐技能和音乐常识的学习与运用,如识谱、乐理知识等,音乐欣赏能力同时也在不断提高。

1998年中央电视台青歌赛增加了对参赛选手的文化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测试,要求歌手加强全面的艺术修养,对声乐教学也起到了推动作用。要求现阶段声乐教学在进行基础的德、智、体、美的教育上,要大力加强素质教育,包括思想素质、音乐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的培育,随着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的逐步提高,歌唱的表现力会不断丰富。声乐学生全面素质的具备,是发展声乐教学,提高声乐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条件。声乐学生全面素质的具备,不仅是声乐教学的需要,也是不断提高人类音乐文化水平的需要,而且还是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趋势。

四、声乐教学大纲和声乐教材

教学大纲是根据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各门学科的目的、任务而编写的指导性文件。它以纲要的形式规定每门学科知识、技能的范围、深度及其体系、结构,同时规定教学的一般进度和对教学法的基本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各门学科的教学大纲,一般分为:①说明。揭示本学科的教学目的要求、本学科教材的编选原则、教材的排列、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②大纲本文。依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和学生认识过程的规律,系统安排本学科的教材,列入教学大纲的教材的广度和深度,一般应是学生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教学大纲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检查和评定学生学业成绩和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教材是进行教学内容的依据,是完成教学计划、实施教学大纲的基本材料。教材是教学活动中普遍存在的客观实体。它不仅依存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而且和师资、教学方法、教学设备共同构成教育的系统工程。

对学生来说,教材提供了具体的学习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而对教师来说,教材是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的具体依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

1.声乐教学大纲的制定

声乐教学大纲是教师为声乐课程所制定的纲领,是根据该类学校的计划制定的。声乐教学大纲应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体现各阶段学生身心特点,适应艺术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历来重视音乐教学大纲的制定工作,声乐教学大纲一般应有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和要点;教学组织和安排;教学原则和方法;成绩考核方法;使用教材。

2.声乐教材的编写

声乐教材的编写,应对各种有价值的声乐作品,进行精心挑选和优化组合。编写教材的首要问题是根据教学大纲和各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来选择教材内容。教材质量的关键在于曲目的选择。教材要有一定的训练目的和难度,应根据大纲确定的范围,选择那些学生经过努力可以理解、接受的作品。声乐教材曲目的选择必须坚持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和可接受性原则,采用中外声乐精品。其教材的设计编排,应根据大纲分年级的要求进行,应注意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原则。

从以上四个方面教育学对声乐教学的指导作用,不难看出教育学是声乐教学的基础、指导;声乐教学是教育学的补充、完善。声乐教学与教育学是一脉相承的,但又有与教育学不同的特殊性,希望能在实际的声乐教学中体现出声乐教学的特点,将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达到声乐教学的高质量与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