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蓝色战略1:东海篇
3796600000005

第5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可能有的读者要问,如今的南海问题、东海问题和六十多年前发生于数千公里之外的朝鲜半岛上的那场战争能有多大的关系?

前文我们提到,自冷战开始,美国针对苏联和中国构筑了三道“岛链”,即通过各种军事、政治条约对部分国家、地区的军事力量加以整合,同时在关键节点直接驻军,以此构成美国围堵以及主动进攻[9]东亚大陆的前进基地。

要明确的一点是,所谓“岛链”并不是指一堆千万年来就摆在那里的岛屿,而是美国在东亚地区精心谋划后的战略布局。时至今日,对比朝鲜战争时期,这一布局仍然没有太多变化。

朝鲜战争结束后,东北亚地区所形成的地缘格局对中国而言仍不能说是一个最佳的状态。中国东北地区所面临的巨大威胁被解除了,但朝鲜半岛仍有一半掌握在美国手里,这就使得美国在东亚地区的三角形布局得以继续存在。美国的势力依然存在于第一岛链区域,而这正是一直以来中国周边各类问题的根源所在。

让我们假设一下:如果当时联合国军被彻底赶出朝鲜半岛,那后面会如何发展呢?美国的三角形布局将因为失去南朝鲜而面临全线崩溃的局面,中国政府解放台湾的难度将大大降低。更长远一些考虑,由于没有美国的影响,东亚地区的地缘环境也将简单化、安定化(在现实中,中国在东南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总体上要优于东北亚地区,这正是因为美国对东南亚的影响要弱于对东北亚地区的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影响)。

由此也不难看出,某些人关于“朝鲜战争终止于‘三八线’是因为中国当初故意让朝鲜半岛分裂”的说法完全是站不住脚的——“非不为也,实不能也”。

现实状态下,自朝鲜战争结束后至今,整个东亚政治格局在很大程度上都以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这个三角形结构为基础,这一点一直没有什么变化。

台湾的战略位置决定了它是驻日美军向南驰援东南亚地区的必经之路,除了作为东北亚战略三角的一个支撑点,它还是连接美国第一岛链南北两部分的关键所在,所以在东亚地区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台湾往往是最不安定的地方。

从地理位置来讲,台湾这个节点其实是美国几个节点当中最脆弱的,因为它距离中国大陆最近。台湾海峡最窄的地方只有130公里宽,并且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没有太多的地理屏障,所以台湾又是最容易也是最可能被丢掉的一个节点。

这两点大体上就决定了美国对台的基本态度:既不想让两岸统一,也不敢在台海轻启战端(太容易丢,打起来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

把这两种想法再综合一下,美国的真实两岸政策也就出来了,就是想方设法让大陆与台湾保持一种冷战或是“冷和”的状态。

单从眼前说,我们先看看美国和中国台湾的关系。近年来,美国和中国台湾之间的关系看似对比李登辉、陈水扁时期低调了很多,但事实上美国和中国台湾之间在军事、情报上的合作并未有实质性的改变,美国对台军售也一直在持续。事关国运的问题仅仅靠两句中看不中用的空话是绝不可信的。

再来看美国和日本的关系。未来的趋势如何暂且不论,迄今为止,日本仍旧是美军在东亚地区驻军最多的国家,这里的工业体系也依然是美军最坚实的依托。

最后来看美国和韩国的关系。美国、韩国之间的关系在卢武铉时代有过趋于正常的趋势,但在李明博上台之后这种关系看起来越来越像一种主仆关系(朴槿惠政府这一届政府有扭转回来的趋势,但肯定会面临国内亲美派的强力反弹)。甚至有消息称美军将再次在韩国部署战术核武器。[10]

美国与中国台湾、日本、韩国之间关系的基本面没有发生颠覆性的变化,那么也就意味着日本、韩国、中国台湾这个三角形布局仍旧存在并且左右着东亚的局势走向。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南海问题中,在前台表演的是阿基诺三世这样的政客,其后台其实是美国及美国身后的跨国财团。阿基诺政府敢于挑衅中国,其底气还是来自于美国人。

自20世纪90年代美军撤离苏比克基地[11]之后,美军在东南亚其实并没有什么有效的依托,除了新加坡的樟宜港之外基本没什么可用的海空军基地,而新加坡并不是一个工业国且面积狭小缺乏战略纵深,很难像日本那样为美军提供有效的保障和支持。

这是从现实角度来说,后文我们将从历史渊源来说,现今东南亚的战略态势其实也和东亚地区的这一布局有着莫大的关系。

显而易见,中国在东亚所追求的远期目标是让美国非正常的影响力退出东亚地区,这是实现东亚、东南亚地区长治久安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