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116

第116章

杂譬喻经云。昔婆罗门两女端正。乃悬金团。期十日内募索。有能诃女丑者。便输与金。竟无应募者。将至佛所。佛便诃言。此女皆丑。无有一好。阿难白佛。此女有何不好。佛言。人眼不视色。是为好眼。耳鼻及口亦尔。身不着细滑。是为好身。手不盗他财。是为好手。身喜细滑。手喜盗财。如此等者。皆不好也。(启字函第一卷)。

七女经云。长者有其七女。端正无比。国人无敢说其不好。将至佛所。佛云。不好。所言好者。不贪世间色声香味为好。此女何好也。迦叶佛时。国王七女。不着欢娱。入尸阤林。观见死尸。各各说其所以。帝释赞言。诸女若有所愿。我当与之。女曰。一要无根树子一株。二要无阴阳地一片。三要无音响山一座。帝释曰。诸物皆有。若此三愿。我即无之。迦叶佛以天眼观见。摄来会中。为天帝言。诸大声闻尚不晓此。佛言。国王女如此。汝女何者好也。(词字函)。

持世拒他将女施  维摩云我在家宜

(维摩乃无垢称)。

无垢称经云。持世菩萨。因恶魔怨。将天女等。状如帝释。鼓乐弦歌。来至我所。谓真帝释语。将此女以施供侍。持世答言。女乃非法之物。此非我宜。时无垢称知是恶魔而语之曰。可以此女回施于我。是我在家。白衣所宜。恶魔惊怖欲隐而去。遭无垢称神力所持。欲隐不能。空中告曰。汝。恶魔怨应以天女。施此居士。乃可得还。恶魔怖畏。俯仰而与。时无垢称语诸女言。汝已施我。当发正等觉心。有法苑乐。可以自娱。不应复乐五欲乐也。诸天女言。云何名法苑乐。无垢称曰。于惠施中。离悭贪乐。于净戒中。无慢缓乐。于忍辱中。堪调顺乐。于精进中。习善根乐。于静虑中。知无乱乐。于般若中。离惑明乐。于菩提中。广大妙乐。于众魔怨能摧伏乐。诸大菩萨常住其中。汝等当乐。勿乐欲乐。时恶魔怨告天女曰。今欲与汝俱还天宫。诸女答言。我等今者。乐法苑乐。不乐欲乐。汝恶魔怨。宜可独还。时恶魔怨。白无垢称。唯大居士。可舍此女。心不耽着。而惠施者。是为菩萨摩诃萨也。无垢称言。吾已舍矣。汝可将去。诸女礼无垢称。而问之言。今还魔宫。云何修行。答言。诸姊当知。有妙法门。名无尽灯。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汝等当学。虽住魔宫。当劝无量天子天女。发菩提心。(自字函第二卷)。

见女态如母如子  在色欲何害何妨

经律异相云。世尊曰。虽睹女人。长者如母。中者如姊。少者如妹。如子如女。当内观身。念皆恶露。无可爱者。外如画瓶。中满不净。观此四大因缘假合。本无所有。(丙字函第九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