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014

第14章

宗门统要云。洛京佛光如满禅师。因唐顺宗问。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师曰。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在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湛然体常住。智者善思惟。更勿生疑虑。帝又问曰。佛向王宫生。灭向双林灭。住世四十九。又言无法说。山河及大海。天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谁知不生灭。疑情犹若斯。智者善分别。师曰。佛体本无为。迷情妄分别。法身等虚空。未曾有生灭。有缘佛出世。无缘佛入灭。处处化众生。犹如水中月。非常亦非断。非生亦非灭。生亦未曾生。灭亦未曾灭。了见无心处。自然无法说。

第二门

○次辩教门究竟  庶使学者知归

原道品

道无彼此元来一  教有权渐方设三

金刚经云。佛告须菩提。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华严经云。如来普观法界。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愚痴迷惑。不知不见。我当教以圣道。令其永离妄想执着。自于身中。得见如来。广大智慧。与佛无异。(黎字函第五卷)。

辩正论云。太昊本应声。大士。仲尼即儒童菩萨。先游兹土。权行渐化。愍济五浊。宣布五常。(明字函第一卷)。

破邪论云。佛遣三弟子。震旦教化。儒童菩萨。彼称孔丘。光净菩萨。彼称颜回。摩诃迦叶。彼称老子。(既字函上卷)。

三归宛尔同三畏  五戒何曾异五常

破邪论云。修道阶次。心行非一。皆缘浅以至深。藉微以为着。其始修心。则依佛法僧受三归也。三归。如君子之三畏。而又五戒。断杀盗淫妄语饮酒。与仁义礼智信同。(既字函上卷)。

弘明集云。仁者。不杀之戒也。义者。不盗之戒也。礼者。不邪之戒也。智者。不醉之戒也。信者。不妄之戒也。(典字函第三卷)。

教兴品

吾佛下生光及处  此方千载教来时

破邪论云。周昭王即位二十四年。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大地震动。夜五色光。入贯太微。遍于西方。作青红色。昭王问太史苏由曰。是何祥也。由对曰。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昭王曰。于天下何如。由曰。即时无他。一千年外。声教被及此土。此时佛初生也。至穆王即位。五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暴风忽起。林木伤折。大地震动。西方有白虹十二道。南北通过。连夜不灭。穆王问太史扈多曰。是何征也。对曰。西方有大圣人。灭度衰相现耳。此时佛涅槃也。

金容入梦教西传  舍利呈祥法东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