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217

第217章

三明。○法集经云。一天眼智明者。谓声闻辟支菩萨诸佛。于天胜妙。得彼天眼。是名天眼智明。二宿命智明者。佛于三世境界。无有不知。不同二乘。是名宿命智明。三漏尽智明者。证见道时。远离四漏及烦恼习气。所谓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不同二乘所证。是名漏尽智明。(欲字函第二卷)。

十力。○般若云。如来应正等觉。于是处非处。皆如实知。是第一力。于诸有情三世异熟。皆如实知。是第二力。于诸世界种种差别。皆如实知。是第三力。世间种种胜解差别。皆如实知。是第四力。于诸有情诸根胜劣。皆如实知。是第五力。于遍趣行。皆如实知。是第六力。于诸静虑。乃至染静。安立差别。皆如实知。是第七力。见诸有情生死善恶。皆如实知。是第八力。于诸有情无量劫中。诸宿住事。皆如实知。是第九力。于诸漏尽。证真解脱。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是第十力。(昆字函第九卷)。

四无碍辩。○宝积经云。一义无碍者。于诸色义无挂碍故。云何色义。谓第一义。云何第一义。谓色不可得故。成就如是第一义智。名义无碍。二法无碍者。于诸色法如实观察。如实了知。三词无碍者。谓于诸色。以无碍智。善巧言词种种分别。四说无碍者。谓于诸色。随众生机开示演说。而于法界不作二相。香味触法。亦复如是。(始字函第四卷)。

四无所畏。○般若经云。一一切智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说障道无畏。四说苦尽道无畏。如是四种。天人外道。无能难其过失。(为字函第一卷)。

○复征成佛以何心  ○举似阿难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