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225

第225章

若以威德色种族。而见人中调御师。是为病眼颠倒见。彼不能知最胜法。

云何不见佛。一为不识自心。二为不明隐显。何者。众生之因。隐于本觉。诸佛之果。显于法身。是故因隐之本觉。乃果显之法身。果能成因。则佛之众生。果显之法身。乃因隐之本觉。因能办果。则众生之佛。故云凡圣交彻。理事相含矣。所云释迦牟尼者。释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无边。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体本。寂动静不干故。弥勒者。此云慈氏。即是一心真实之慈。以心不守自性。任物卷舒。应现无方故。弥陀者。此云无量寿。即如理为命。以一心真如。性无尽故。阿閦者。此云不动。即一心妙性。湛然不动。妙觉位不能增。无明地不能减。故称不动。如三藏勒那云。遍入法界礼者。良由行者。想观自己身心等法。从本以来。不在法界诸佛身外。亦不在诸佛身内。亦不在我外。亦不在我内。自性平等。本无增减。今礼一佛。遍通诸佛。如一室中。悬百千镜。有人观镜。镜皆像现。佛身清净。明逾彼镜。递相涉入。镜无不照。影无不现。此则摄他为总。入他为别。一身既尔。乃至一切法界。圣凡之身。亦复如是。如称一阿弥陀佛名。礼召一切诸佛。无不周备。

○华严云。一切处文殊者。文殊虽东来。而即一切处。是以法界之身。不动之智。触境斯了。六根三业。尽是文殊。实相体周。万象森罗。无非般若。何有一处非文殊哉。(富字函第四卷)。

○相好品

○堂堂三十二妙相  ○赫赫八十种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