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246

第246章

夫一心者。万事之总也。分而为戒定慧。开而为六度。散而为万行。万行未尝非一心。一心未尝违万行。(车字函第七卷)。

问。法门无量。何故偏赞一心。答。此是起惑之初。发真之始。故经云。心作天堂。心作地狱。但了一心。万法皆寂。如解脱长者告善财言。我若欲见安乐世界阿弥陀如来。随意即见。我若欲见栴檀世界金刚光明如来。乃至十方如来。悉皆即见。然彼如来不来至此。我身亦不往诣于彼。知一切佛及与我心悉皆如梦。知一切佛犹如影像。自心如水。知一切佛所有色相及以自心悉皆如幻。知一切佛。及以己心悉皆如响。我如是知。如是忆念。所见诸佛。皆由自心。善男子。当知菩萨。修诸佛法。乃至成佛。悉由自心。(驾字函第二卷)。

了知法法皆平等  自然物物非短长

又云。以齐而齐不齐者。未齐矣。以齐而齐于齐者。未齐焉。余闻。善齐天下者。以不齐而齐天下者也。何须夷岳实渊。然后方平。续凫截鹤。于焉始等。故知但了法法皆如。自然平等。则青松绿蕙。不见短长。鹏翥蜎飞。自忘大小。如肇论举经云。诸法不异者。岂曰续凫截鹤。夷岳盈壑。然后无异哉。诚以不异于异。故虽异而不异耳。乃至经云。般若与诸法。亦不一相。亦不异相。信矣。庄子南华经云。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以明境智虽异而同。不待同而后同也。若能如上了达同异二门。或诸佛出世不出世。众生可度。不可度。乃至有无高下。皆绝疑矣。(富字函第三卷)。

无量劫时弹指顷  十方世界一毛中

问。悟此心宗。修行之人。得圆满普贤行不。答。一切理智。无边行愿。皆不出普贤一毛孔。若实入华严境界。乃至凡圣之身。一一毛孔。皆能圆满普贤之行。如海幢比丘入于三昧。从其身分。出十法界身云。又如善见比丘。一念之中。一切世界皆悉现前。又如喜目观察众生。夜神。一一毛孔出无量种变化身云。又如普贤一一身分。一一毛孔。悉有三千大千世界风轮。地水火轮。江海山林。村落城邑。地狱鬼畜。色欲等界。昼夜年劫。诸佛出世。菩萨众会。如是等事。悉皆明见。如见此界。十方世界悉如是见。如见现见十方世界。前际后际。十方世界亦如是见。各各差别不相杂乱。如说海幢身分之上。善见一念之中。普贤毛孔之内。尽十方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凡圣境界。净秽国土。靡所不现。无法不含。如卷大海之波澜。收归一滴。撮十方之刹土。指在一尘。(车字函第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