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271

第271章

洪州法达禅师。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后见六祖)。祖向道。汝但执念谓为功课者。何异牦牛爱尾也。师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祖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汝。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诵久不明己。与义作仇家。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而况经文。明向汝道。无二亦无三。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有所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师蒙启发。以偈赞曰。

经诵三千部。曹溪一句亡。未明出世旨。宁歇累生狂。羊鹿牛权设。初中后善扬。谁知火宅内。元是法中王。

祖曰。汝今后方名为念经僧也。

寿州智通禅师(见六祖)看楞伽经。不会三身四智。祖谓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超然登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

师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祖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若离三身。别谭四智。此名有智无身也。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虽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转但转其名。而不转其体也)。

师礼谢。以偈赞曰。

三身无我体。四智本心明。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信州智常禅师(见六祖)问云。蒙大通和尚。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愿垂摄受。祖曰。彼有何言句。师举。大通问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返观自性。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极乐世界。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诲示。祖曰。彼说犹存见知。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不知一法守空知。还似太虚生闪电。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