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294

第294章

○师云。地狱未苦。向袈裟下不明大事最苦。汝等在这行流。十分去九。不较多也。更着些子气力。不负平生行脚。汝若大事未办。且须履践玄途。(大隐云。人人具足不肯承当。流浪死生。何时了日。非惟袈裟下不明最苦。但巾钗下不明亦苦。若打大事未彻。且般若中下个种子。当生必果)。

抚州曹山本寂禅师(见洞山)因辞洞山。问。什么处去。师曰。不变异处去。洞云。不变异岂有去耶。师曰。去亦不变异。(以上缨字函第七卷)。

师受洞山宝镜三昧。五位显诀(正中偏。偏中正。正中来。偏中至。兼中到)。

○释曰。正位即空界。本来无物。偏位即色界。有万形象。偏中至者。舍事入理。正中来者。背理就事。兼带者冥应众缘不随诸有。非正非偏。此位最妙。又曰。君是正位。臣是偏位。臣向君是偏中正。君视臣是正中偏。君臣道合是兼带语。又有三种渗漏。一见渗漏。谓机不离位。堕在毒海。二情渗漏。谓智常向背。见处偏枯。三语渗漏。谓体妙失宗。机昧终始。(僧宝传上)。

湖南龙牙山居遁禅师(见洞山)师问翠微。如何是祖师意。微曰。与我过禅板来。师过禅板。微接便打。师曰。打即任打。且无祖师意。又问临济。如何是祖师意。济曰。与我过蒲团来。师过蒲团。济接便打。师曰。打即任打。且无祖师意。师后问洞山。如何是祖师意。山曰。待洞水逆流。即向汝道。师顿明旨。

○示众云。祖教佛教似生冤家。始有学分。若透祖佛不得。即被祖佛谩去。时有僧问。祖佛还有谩人之心也无。师曰。汝道江湖还有碍人之心也无。师又曰。江湖虽无碍人之心。为时人过不得。江湖成碍人去。不得道江湖不碍人。然祖佛虽无谩人之心。为时人透不得。祖佛成谩人去。若透得祖师过。始是体得祖佛意。方与向上古人同。如未透得。但学佛学祖。则万劫无有得期。无非须是自悟去也。

京兆蚬子和尚(见洞山)不畜道具。不循律仪。常采虾蚬以充口腹。夜卧白马庙纸钱中。华严静师试勘真假。先窜纸钱之间。深夜师归。静把住问曰。如何是西来意。师曰。神前酒台盘。静奇之。

沣州钦山文邃禅师(见洞山)僧问。一切诸佛法。皆从此经出。如何是此经。师曰。常转。曰。未审。经中说什么。师曰。有疑请问。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锦帐银香囊。风吹满路香。(以上缨字函第七卷)。

清原第六世

(玄沙 长庆 鼓山 云门 太原 佛日 永光)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见雪峰)初出飞猿岭头。触破脚指。顿悟云。达磨不来唐土。二祖不往西天。更不出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