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048

第48章

优婆塞戒经云。无财之人。自说无财。是义不然。何以故。一切水草。人无不有。虽是国主。不必能施。虽是贫穷。非不能施。何以故。贫穷之人。亦有食分。食已洗器。弃荡涤汁。施应食者。亦得福德。若以尘[赻-走+夌]施于蚁子。亦得无量福德果报。天下极贫。谁无尘许麸耶。谁有三日食三揣[赻-走+夌]命不全者。是故诸人。应以食半。施于乞者。善男子。极贫之人。谁有赤裸无衣服者。若有衣服。岂无一线施人。天下之人。谁贫无身。如其有身。见他作福。身应往助。亦名施主。亦得福德。(克字函第四卷)。

天下至难惟有五  困中能施以推先

四十二章经云。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判命不死难。得睹佛经难。生值佛世难。

不知足虽富而贫  若知足虽贫而富

四十二章经云。佛告比丘。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不知足者。常为五欲所牵。为知足者之所怜愍。(辞字函)。

财属五家非我物  悭不散施后生贫

宝积经云。善安大梵天王太子。语父母曰。金银琉璃。水精砗磲。码瑙明珠。宁可藏乎。欲济贫乏。况一切财业。非是真宝。水火盗贼县官恶子。五家有分耳。父母言。善。如子所志。便取广施(师字函第四卷)。

优婆塞戒经云。若人得财。贪惜不施。当知即是未来世中。贫穷种子。(克字函第五卷)。

亲与非亲应等惠  舍并不舍岂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