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056

第56章

般若经云。舍利子问善现言。云何修檀波罗蜜多。答有二种。一者世间。二出世间。善现答言。若菩萨为大施主。能施沙门婆罗门。孤露乞者。随其所须。悉皆施与。若复有求妻子王位头目髓脑。内外之家。并皆施与。虽作是施。而有所依。谓作是念。我施彼受。以有所得。而为方便。与诸有情。同共回向阿耨菩提。复作是念。我持此福施诸有情。令得此世他世安乐。乃至证得无余涅槃。彼着三轮。而行布施。一者自想。二者他想。三者施想。由着此三轮而行施故。名世间布施波罗蜜多。何缘此施。名为世间。以与世间同共行故。舍利子言。云何出世间布施。波罗蜜多。善现答言。若菩萨行布施时。三轮清净。一者不执我为施者。二者不执彼为受者。三者不着施及施果。是为菩萨行布施时。三轮清净。舍利子。若菩萨以大悲为首。所修施福。普施有情。于诸有情。都无所得。虽与有情同共回向阿耨菩提。而于其中。不见少相。由都无所执。而行施。故。名出世间布施波罗蜜多。何缘此施。名出世间。不与世间同共行故。能超越出世间法故。乃至持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五波罗蜜中。唯出世间三轮清净。一者不执我能修。二者不执所为有情。三者不着其果。余义与施皆同。(恭字函第五卷)。

又金刚般若云。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何以故。若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须菩提。于意云何。东方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须菩提。菩萨无住相布施。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量。须菩提。菩萨但应如所教住。颂曰。

若论无相施。功德极难量。行悲济贫乏。果报不须望。凡夫情行劣。初且略称扬。欲知檀状貌。如空遍十方。

智度论云。一念中能行六波罗蜜多。谓布施时。如法舍财。是檀波罗蜜。安住大善道中布施。不向二乘。是尸波罗蜜。悭等烦恼。及魔等来。不能动心。是羼提波罗蜜。布施不息。是精进波罗蜜。摄心不散。无疑无悔。是禅波罗蜜。与者受者。乃至财物。俱不可得。是般若波罗蜜。(正字函第一卷)。

○先赞彼施使破悭  ○后毁此檀令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