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079

第79章

大乘法界论云。众生法身。既与功德相应。何故无有如来德用。应知此如莲华未开。诸恶见叶共包裹故。亦如金山。被瞋恚泥所封着故。亦如虚空。被愚痴云之所蔽故。总为颂曰。

○如莲金等未开显。佛体客尘翳亦然。是时功德不自益。反此则能为大利。

(临字函第八卷)。

心有恶尘善可净  水由象浊珠乃清

智度论云。若唯有心。而无心法者。不应有垢有净。譬如清净池水。狂象入中。令其混浊。若清水珠。入水即净。不得言水外无象无珠。心亦如是。烦恼入故。能令心浊。诸慈悲等。善法入心。令心清净。以是故。不得言烦恼慈悲等法即是心。(名字函第六卷)。

灯光既照暗冥没  智慧才生烦恼无

正法经云。佛告迦叶。譬如空舍。无其户牖。经百千年。无其人物。是室冥暗。忽有天人。于彼舍中。然其灯明。迦叶。于意云何。如是黑暗。我经百千年住此。我今不去。有此事不。迦叶答言。不也。世尊。彼黑暗无力。灯光若生。决定须去。佛言。迦叶。彼业烦恼。亦复如是。经百千劫。住彼识中。或彼行人。于一昼夜。正观相应。生彼慧灯。迦叶。如是圣者。慧根若生。此业烦恼。定无所有。(卿字函第三卷)。

我断生兮死自灭  师逐人兮块自息

般若经云。最胜天王白佛。云何菩萨。于无生法。而见有生。佛告天王。当知诸法无灭。是故无生。何以故。性不变故。但由世俗见有生灭。皆是虚妄。非真实有。若诸菩萨行深般若。即如实知无明因缘。故生诸行。依行生识。广说乃至由有故生。生即有老。老故有死。愁叹苦恼。是故修行。为断无明。无明若断。余十有支。展转随灭。如身若断。命则随灭。天王当知。邪见外道。为求解脱。但欲断死。不知断生。若法不生。即无有灭。譬如有人块掷师子。师子逐人。而块自息。菩萨亦尔。但断其生。而死自灭。犬唯逐块。不知逐人。块终不息。外道亦尔。不知断生。终不离死。菩萨行深般若。善知因缘。诸法生灭。(果字函第九卷)。

即这般若岂可求  非如金宝力而得

智度论云。但了波罗蜜相。是为行深般若波罗蜜。不从十方求。亦无与者。亦非如金银宝物。力求而得。(立字函第一卷)。

般若无相虽求难  方便之力应可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