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081

第81章

智度论云。观其空人。先有无量布施持戒禅定。其心柔软。诸结使薄。然后得真空。邪见之人应无此事。但以忆想分别邪心取空。譬田舍人。初不识盐。见人以盐着种种肉菜之中而食。问言。何以故尔。与语。此盐能美物味。他便抄盐。满口食之。咸苦伤口。遂而问曰。汝何以言盐能作美。彼责痴人。此当筹量。得中令美。云何纯食。然无智人闻空解脱门。不修功德。但欲得空。是为邪见断诸善根。若人入阿毗昙等三门。则知佛法。不相违背。能知是事。即是般若波罗蜜力。于一切法。无所挂碍。若不得般若波罗蜜法。入阿毗昙门。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昆勒门。则堕有无中。复次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虽知诸法一相。亦能知一切法种种相。虽知诸法种种。亦能知一切法一相。名为般若波罗蜜(德字函第八卷)。

非无人故名曰空  但法自空非色灭

宝云经云。善男子。非无人故。名之曰空。但空自空。前际后际。中际亦空。但法自空。非色灭空。当依于空。莫依于人。若以得空。而依于空。佛说是人。则为退堕。善男子。宁起我见积如须弥。莫以空见。起增上慢。所以者何。一切诸见以空得脱。若起空见。则不可治。譬如有人。怖畏虚空。悲号捶胸。作如是言。却此虚空。于意云何。如是虚空可除却不。不也世尊。如是若畏空法。我说是人。狂乱失心。所以者何。常行空中。而畏于空(木字函第七卷)。

佛性非色不离色  盲人说象终归象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不退佛性。名之为有。决定得故。譬如王者。告一大臣。汝牵一象。以示盲者。时彼众盲。各以手触。王问之曰。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菔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善男子。如彼众盲。不说象体。亦非不说。若是众相。悉非象者。离是之外。更无别象。善男子。王喻如来。正遍知也。臣喻此经。象喻佛性。盲喻一切无明众生。是诸众生闻佛说已。或作是言。色是佛性。何以故。是色虽灭。次第相续。是故获得如来。三十二相。如来色常。如来色者。常不断故。乃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善男子。如彼盲人。各各说象。虽不得实。非不说象。说佛性者。亦复如是。非即六法。不离六法。是故我说众生佛性。非色不离色。乃至非我不离我。众生我者。即是五阴。离阴之外。更无别我。譬如墙壁草木。合之为舍。离是之外。更无别舍。(率字函第二卷)。

有我无我各一边  离有离无名中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