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公版大藏一览
3974600000097

第97章

般若经云。弥勒问善现言。菩萨若念诸佛。及弟子众。所有功德。并人天等。所种善根。如是合集。现前发起随喜之心。比余善根为最为胜。复以如是随喜善根。与诸有情。同共回向菩提。是菩萨不堕想颠倒。心颠倒见颠倒。善现答言。若菩萨于所念佛。及弟子众。所有功德。不起佛及弟子功德之想。于人天等。所种善根。不起人天等想。于所发起随喜回向菩提之心。亦复不起回向之想。是菩萨所起随喜无想等颠倒。若以如是随喜心。念一切佛等功德。正知此心尽灭离变。非能随喜。正知彼法。其性亦然。非所随喜。又正了达能回向心。法性亦尔。非能回向。及正了达所回向法。其性亦尔。非所回向。若有能依如是随喜回向。是正非邪。何以故。一切法自性皆空。空中都无能所随喜回向法故。复次若于其中。起有所得。取相分别随喜回向。譬如美食。而杂毒药。虽初适意。而后受苦。应作是念。如诸如来以无上智达诸功德。如是体如是相。如是法而可随喜。我亦如是随喜回向。不杂众毒。终至甘露菩提。(寒字函第十卷)。

罄将我己一毫利  普及冤亲一切人

华严经云。菩萨行六波罗蜜时。愿普饶益一切众生。皆使清净。至于究竟永离苦趣。如是回向。于非亲友与亲友等。何以故。菩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设有众生。于菩萨所。起怨害心。慈眼视之。终无恚怒。譬如大海。一切众毒。不能变坏。菩萨不但为一众生。一佛一法故。起愿回向。普为救护一切众生。供养一切诸佛。解了一切佛法故。发起大愿。修诸善根。回向菩提。(章字函第三卷)。

虽则善根元一体  良由回向有千差

譬喻王经上。佛告舍利弗。譬如劫波娑缕。同一树生。于中一人。善作细衣。价直百千。一人欲作仆使粗衣。织师报言。劫波娑缕价直百千。何作粗衣。彼人不纳织师善语。但作仆衣。舍利弗。虽同一善。或有攀缘声闻。或有回向菩提。亦复如是。(发字函)。

造像品

佛升忉利安居久  王慕尊颜刻像初

造像功德经上。帝释请佛。升忉利天。度夏三月。为母摩耶说法。不言而去。尔时优填王。常怀渴仰。而不得见。敕彼国内巧匠之人。造佛形像。礼拜供养。毗首羯磨天。化为匠者。即白王言。但我工巧世中为上。王即选择香木。肩自荷负。持与天匠。操斧斫木。其声上彻三十三天。至佛会所。以佛神力。声所及处。众生闻者。罪垢烦恼皆得消除。尔时如来种种叹王功德。遥授菩提之记。帝释白佛。今在人间。有人曾曩生作佛像不。佛言。诸有曾经作佛像者。皆于过去已得解脱。在天众中。尚复无有。况于余处。(悲字函)。

入法华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