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北大口才课
3978600000006

第6章 幽默口才:最具感染力的传播艺术(2)

让大家乐了,自然会有很多人会主动前来招呼。在很多宴会或聚餐上,一个人或两个人的快乐是非常狭隘并不受欢迎的。因此,莫要只与一人耳语或谈笑,否则会引来误会。

炒热气氛的场面话不可少,不是主角才能用幽默来提升他的个人魅力。我们也可以通过制造幽默效果,来增强自己的好感指数。

一家大型企业的董事长宣布退位,由他那不到30岁的儿子来接任新的董事长位置。年轻人上任第一天,召集了公司内所有员工开会。于此,员工们纷纷私下讨论,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更何况这刚上任的董事长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难不保先来个杀鸡儆猴。所以,会议尚未开始,整个大厅里已经弥漫起一股骇人的压抑感。

新任董事长见此先说道:“我是罗伯特,是你们的董事长。”下面鸦雀无声,他却笑道:“就像大家知道的那样,我生来就是个领导人物,因为我是公司前董事长的儿子。”

下面正襟危坐的员工们突然听到如此打趣的话,都笑了起来。紧张压抑的气氛也一哄而散。从此,员工们开始相信,这个新上任的领导是个公正且很有人情味的人。因为他话里的深意是指:就因为我是前董事长的儿子,我才更要和大家一起好好干,以证明我个人的存在价值。

很多时候,会说些炒热气氛的场面话,可以很大程度上消除大家内心的疑虑或偏见,换取更多的信任及好感。虽然,再多的语言或许不能证明什么,但却让更多的人看到了你独有的人格魅力。仅这一点就会说服更多的人与你交流。

有幽默感的人在很多场合都会受到欢迎。热场的“趣言”能使枯燥的会议变得谈笑风生;朋友间的聚会更加红火热闹;让严肃的上司,松弛了板着的面孔……与这样的人相处,不管是初次见面,还是久别重逢,都让人感到轻松愉快,又怎么会不招人喜欢?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是个说话十分幽默风趣的人。有一次,一位年轻老师匆匆忙忙赶到他面前说:“陶先生,我有件要紧的事告诉您,有些人把恋爱当饭吃,必须整顿才好。”

陶先生一听,略作沉思,一字一顿地说:“恋爱当饭吃,这不错,好得很嘛!我不反对。”

年轻老师听了一愣,说:“先生,您不是在说笑话吧?”

“不,我不说笑话,我说的是老实话。”陶先生坚持说,“您一天吃几餐饭?每餐吃几分钟?”

“3餐,每餐10分钟。”

“3餐饭总计花多久?”

“30分钟。”

“吃饱了饭,求学做事不是格外有力量吗?”

“那是当然的!”

“好,假如一个青年人每天只花30分钟在恋爱上面,求学做事又格外有力量,那不是成了一个很有希望的青年吗?恋爱当饭吃有什么不好呢?”

年轻老师申辩说:“他们不是像您说的那样,这几个人一天到晚谈恋爱,什么工作也不愿意干,这怎么得了呢?”

陶先生听完,笑了笑,接着念了一首打油诗:“吃饭睡觉不高兴,读书做事不起劲,千劝万劝不肯听,一封情书救了命!”年轻老师和周围的人听了哈哈大笑。

在笑声中,陶先生缓缓地问道:“您说的那些人是不是这样?……啊,是这样!我说,这种人自命为恋爱至上,其实他们是把恋爱当大烟抽。在我们的队伍里,把恋爱当大烟抽的人是没有地位的。”

陶先生在这里运用的是“将错就错,巧换概念”的幽默说法。风趣幽默,又很有说服力。

如果能够在初次见面时,就用巧语妙言逗得大家开怀一笑。那么,在今后我们将收到更多聚会的邀请函,而之后的人际交往将会更加愉快!所以,炒热场面的话我们要会说,而且一定是能够引起大家哄笑的趣味之言。

Lesson 5:人生离不开笑话的滋润

那些有能力的人、聪明的人、有野心的人、傲慢的人,同时,也就是最懦弱而糊涂的人,缺乏幽默家的勇气、深刻和机巧。他们永远在处理琐碎的事情。他们并不知那些心思较旷达的幽默家更能应付伟大的事情。

——林语堂(北京大学教授,当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语言学家)

从某种程度上讲,懂幽默的人必然是会讲笑话的人,而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笑具有让人情绪放松的效果,可以消除一个人的紧张感。因此,很多人喜欢和会讲笑话的人接触。一个会讲笑话的人必然是可爱的,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30年金曲大赏》29日在长沙烈士公园正式启动,这是由湖南娱乐频道与金鹰网等媒体共同举办的省内的一次活动,届时各著名主持人及各路明星纷纷到场助阵。

活动中途娱乐频道名嘴李响上台,出乎意料的是他一登台竟讲起了冷笑话,“曝料”郭彪与快男魏晨和陈楚生其实早就认识:“记得早年三人同住一间房子,每天郭彪看着魏晨、陈楚生就恨得牙痒,天天一个人瞎琢磨,他们两怎么就长那么帅呢?终于有一天郭彪受不住了,跑到街上找小贩买了瓶硫酸,趁着魏晨、陈楚生睡觉时偷偷一笑,看我怎么喷你们一脸硫酸毁你们容!说完就往嘴里倒了一口。大家看,本来他是唱青藏高原的,后来就只能唱张学友的歌了。”

李响的冷笑话一个接一个,工作人员不得不催促他赶快下场,但李响正当兴头,哪里刹得住车,结果直逼的导演把他硬拉下台,然而台下的观众却已然笑的人仰马翻。

英国伦敦大学的研究团队以恋人为对象进行的调查显示:有幽默感、能经常逗对方笑的情侣和双方都缺乏幽默感的情侣相比,吵架的次数竟然少67%。经常相互开玩笑的情侣不易吵架。

把一个人逗乐了,他会表示“你真会说话。”因此,他愿意听你说话。笑话能缓解人的疲劳,让人感到快乐,并且,如果双方都感到快乐的话,绝对不会发生争吵和口角。

一次,有报道说中国向美国购买的飞机上安了窃听器。一位美国学者见到李肇星,不停的问他对此有什么想说的。李肇星回答道:“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花这么多钱买这样一架飞机不容易。我希望我们花钱要求装的东西一样不能少,但我们没花钱的东西,就请不要‘送’给我们。”这位学者听了如此风趣的回答很是佩服,非常诚恳地说,“您的这个回答可以编进外交学教科书了”。

笑话作为改善不和悦气氛的处方非常有效。所以,一定要会讲一两句笑话。但会讲笑话并非天性,有很多人一直觉得自己讲不出合适的笑话。因此,在跟他人交流时常常自卑或不自信。其实笑话不需要天性,也可习惯成自然,但需要丰富的笑料储备资源。一些人只不过是因为没有储备笑料,所以才讲不出笑话来。

笑话需要积累,从生活百态、电影、读书等事务中,如果发现有机敏的幽默故事或者笑话,都可以拿来用。可能有些人觉得那些笑话太普遍,用起来怕冷场,所以想自编原创。事实上,原创的笑话若没有一定的把握,很容易造成更尴尬的局面,除非你有着丰富的阅历和机敏的头脑,就像李肇星那般,否则别轻易尝试。

记录笑料不必死记硬背,只要抽出笑话的精华部分,然后把它巧妙地插入谈话中就可以了。如果事先不努力把笑话记在脑子里,就无法运用它们,把它们插入日常的谈话里。

除此,说笑话要真实自然,不能矫揉造作。如果你整天冥思苦想怎样才能引人发笑,这样就势必说得牵强附会,缺乏真实感,结果弄巧成拙。说笑话不能模仿别人,必须有自己的独特风格。讲笑话时要略带一点“憨气”,一个喜剧演员在表演时,观众都被逗得大笑,他却一本正经地站着,观众见到他显得傻里傻气的样儿,反而乐得前仰后合。

有些人在说笑时常常千方百计地穿插名人名言和典故,这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名言、典故只要能够加以改编或运用得当,就会是非常不错的材料,亦能展示自身独特的才华。

笑话往往都是通过意想不到的思维和语言表达使人产生共鸣而引起会心的微笑。例如,三剑客斗独臂刀——七手八脚,这一类的俏皮话便是需要人们略加思索方能领会的一种笑话。如果别人踩了你的脚,以牙还牙有失得体。假如你这样说:“对不起,我不小心把脚放在你脚下面了。”那对方可能会因此脸红而主动道歉。

所以,不能简单的认为“只不过是笑话而已”而轻视笑话。生活离不开笑话的参与,必要的时候,得懂得用笑话来代替不能直接回答或接过的话头,又或者调节气氛等等。因此,会一两句笑话很重要。

Lesson 6:调侃他人,把握分寸更应景

自制力有多大,力量就有多强。

——翟鸿燊(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企业管理专家,国学研究传播者)

在语言交流上,适度的调侃的确可以彰显自身的幽默与机智,还可以无形中拉近彼此的关系,给人亲切感。但凡事要有度,玩笑话若说过了头,难免引起误会或与目的适得其反。

调侃别人时都应该多加小心,避免引起误会。好口才的作用以愉悦他人、提升气氛、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主,如果不能拿捏好尺度,即使语出无心,也难免因一时口快误招致麻烦。

美国前总统里根有一次在国会开会前,为了试试麦克风是否好使,张口便说:“先生们请注意,五分钟之后,我将宣布对苏联进行轰炸。”此语既出,顿时全场哗然。为此,苏联政府提出了强烈抗议,令美苏局面尴尬。

里根总统的话虽幽默,但却脱离了当时的场合以及群众能够接受的层面,因而造成的结果不是幽默而是慌乱。这种让人尴尬的玩笑,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一样。自以为是在调侃别人,最后只会让自己处于尴尬的境地。

好口才的练习关键亦在于量力而行,调侃要有一个尺度,尤其是调侃别人的时候,那些可能让对方尴尬或误会的话不说为妙。调侃自己的时候可以适当的放开,但用在别人身上时就一定要注意分寸及场合。

一般,很多人喜欢以别人的糗事或不足之处做为调侃的材料,然后不分场合的加以调侃。好兄弟之间或许已经习惯成自然不在意什么,但并非表示他真能忽略周围其他人的看法。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假如当着对方心爱或重要之人的面取乐对方,很可能会得罪了人而不自知。

余先生正在工作,突然接到一通电话,那头语气急促的说道:“你赶快来某某商场,你女儿不小心从电梯上摔下去了。”

余先生立刻挂掉电话,火急火燎地冲出办公室,等不及电梯就从十一楼开始往下跑楼梯,结果等他气喘吁吁的跑到三楼时,电话响了,那头说道:“你在哪儿呢?”余先生道:“我到三楼了。”那头哈哈笑道:“你回去继续上班吧!你还真是好骗,今天愚人节,拿你开心而已。”余先生顿时哑口无言。气急败坏的回到公司,还狠狠遭领导批了一顿,结果从此不再理会那位朋友。

调侃别人之前,先要弄清楚你所选择的对象是否经受得起你的玩笑。熟悉的朋友之间,大家相互取乐,说话不受约束,是朋友间相处至深的表现。一旦玩笑过了火,就不再是幽默,善意的欺骗和愚弄会变成恶意的耍弄,让对方颜面尽失,对你怨恨在心。

什么样的环境下开什么样的玩笑,证明一个人是否会说话。一般来说,调侃别人本来无所谓顾虑到对方的尊严。但如果使对方太难堪了,那就失去了开玩笑的意义。

调侃别人,要看对方的性别、身份、地位、阅历、文化素养及性格。一般老朋友或亲人家属间调侃的尺度可以偏大一些,即使玩笑开得有些过火也无伤大雅。但如果对方是上级、名人、长者、陌生人、女性尤其是妙龄少女、性格忧郁或孤僻的人、对工作或职业不满的人,一般不宜随便开玩笑。

尤其是千万不能拿别人生理上的缺陷来调侃,比如,腿残、对眼、满脸麻子、驼背等等,对于一个人的不幸,应该是怜悯而非用来取乐。

同时,要了解对方是否喜欢开玩笑,对于原本就不擅嘻笑常一脸严肃的人,大胆的调侃很可能会令其尴尬或无从应变,又或者你被无视。

调侃本是一种善意的情趣,时刻牢记,我们调侃的目的在于活跃气氛,而不是诋毁他人。因此,在开口之前先考虑考虑对方会不会因此而不悦。

并且,不同的场合对幽默的言辞也有着不同的要求及限制。比如,在比较高雅的宴会上,需要的是高情调以及高涵养,但这并非是禁止相互调侃,而是需要调侃的言语与这份高雅相协调。也就是说,调侃中的言辞必须是积极、向上、赞美、愉悦的。一个懂得在不同的场合恰如其分的调侃他人,给他人和场面带去欢乐的人,必然会引起大家的好感和关注。

像置身一些娱乐性、休闲性比较大的场合,适度的调侃犹如锦上添花。但在严肃的场合、庄重的会议、或葬礼等一些场合上则不宜跟别人取乐。

Lesson 7:巧用幽默,化解窘迫局面

真正的幽默不产生在喜剧,不产生在小品,真正的幽默产生在悲剧。当一个民族,遇到的苦难特别多的时候,对严峻苦难应该有一个态度,如果你用严峻来对付严峻,严峻就变化了铁,鸡蛋往铁上碰的话,鸡蛋就没了。换一种态度的话,幽默的态度马上使这块铁就变成了冰,幽默变成了大海,冰掉到大海里面就溶化了。

——刘震云(北京大学毕业,著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