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美味才能养生
3981800000008

第8章 主食的故事(5)

在临床中,我发现一些患者早晨起来面部浮肿,眼皮也是肿的,有时候还伴随着胆囊、肝区部位的慢性隐痛。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引起的水肿,合理使用玉米须的效果都是非常好的。所以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养颜、减肥轻身的功效。

在过去,玉米须都被当成废物扔掉了,学医以后才知道,原来玉米须还有这么好的用途。在临床上玉米须主要用于像肾炎导致的水肿,小便不利,包括糖尿病,甚至高血压,因为肾脏病带来的肢体水肿,包括面部浮肿,还有些快到更年期的女性朋友,往往都会有面部浮肿,这时就用20克的干玉米须煮水代茶饮,即可很好地缓解水肿症状,作为一个民间偏方,可大剂量地服用而无副作用。

玉米须茶

20克的干玉米须煮水代茶饮。

现代医学对玉米须的研究,认为它有利尿、降压、促进胆汁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加速血液凝固的作用。

像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肥胖,治疗起来效果都还不错。

过去京城有位名中医叫岳美中,他在玉米须使用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岳老先生在临床上,曾经治愈过一名11岁的男孩,男孩患慢性肾炎,治了很多年,迁延不愈。在1973年的时候,到岳老先生这儿来就诊,当时小孩面白无华,脉虚数,舌苔白腻,平时症状显象为胃呆纳少。这个“胃呆纳少”是什么意思?其实就是不想吃饭,吃也吃不了多少,不想吃东西,所以胃的功能就减弱了,动力不足,大便溏软不成形,没有精神。当时做了尿蛋白的检查,有微量的红细胞,遇上感冒或者劳累以后就加重,长期进行中西药的治疗,效果很差。

经岳老先生诊断后发现,男孩主要患有以脾虚为主的慢性肾炎,所以给他先用了一些中成药,用参苓白术散作汤剂,健脾胃。服用两三周后,把他的胃口打开了,男孩食量稍有增加,大便也基本正常,然后岳老先生告诉他一个辅助方法,就是长期服用玉米须,岳老先生交代:先储备干燥的玉米须12公斤,用时一次取玉米须60克,洗净放在锅里煎汤代茶饮,渴了就当饮料喝玉米须煎出来的水,不拘次数。

同时岳老先生告诫他,不要饮其他的饮料,少吃油腻。如果到睡觉的时候,一天的量还没喝完,就不要再喝了,倒掉再添新汤,要坚持,不要让它中断。

这个男孩坚持喝到三个月时做检查观察病情,有些好转。又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他的慢性肾炎基本痊愈。这个小孩经过岳美中老先生一年多的治疗,在1974年的时候,岳老先生接到小孩父亲的来信,说已经坚持服用玉米须水8个月,并每两周注射胎盘球蛋白一支,现在慢性肾炎已告痊愈,尿检查正常,无任何临床症状。食欲食量均好,面色红润,精神旺盛,意志坚持尚可。岳老先生最后嘱咐他:虽然慢性肾炎已痊愈,但平时还是要注意避风寒,防感冒,不要太劳累,以免复发。

岳美中先生给我们提供的临床经验是:玉米须用于15岁以下的患慢性肾炎的儿童,坚持服用6个月以上,辅其他中西药品及针灸,基本可达痊愈。

再适当休息一个时期,三个月左右可恢复健康,不会复发。岳老自从使用这个方法,在将近20年的时间里,治疗了许多因家庭贫困没有钱来治疗的小孩,通过服用玉米须,大部分得到了痊愈,他追踪了几年,很多儿童都能够健康成长。他认为儿童患慢性肾炎,用玉米须以后的疗效是比较肯定的,若施于成年人,一方面可能是用量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成年人毒素可能堆积得比较久了,单纯用玉米须则效果不显著,必须综合治疗。

这些都是岳美中老先生给我们留下的宝贵临床经验。经过几十年的变迁,现在尤其一些激素、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今天儿童慢性肾炎的病理,可能跟几十年前的这种患肾炎的机理发生了一些差异。所以现在很多肾炎患者,大部分是因为一些临床药物的滥用,尤其是抗生素对肝肾造成的损害是非常严重的,使其成为一种药源性损害,很难治愈。

玉米饼子窝窝头

有一次我应墨西哥道教协会的邀请去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发现墨西哥人对玉米情有独钟,饮食中最出名的要属墨西哥人常吃的玉米饼。他们将成熟的玉米果实,连玉米芯整体磨成粉,做成墨西哥独特的小薄饼,类似于中国人常吃的春饼,夹上菜与肉,涂上辣酱卷起来一起吃,玉米薄饼的味道被突出了,十分香甜。这种粗粮与肉的搭配的食用方式,是十分合理的。

在中国,玉米面最简单的做法就是贴玉米面饼子。

我年幼时,在农村长大,那时家里面非常穷,没别的粮食可吃,基本上是一天三顿的玉米面,家里大人们忙的时候,我就跟着姐姐在家烧柴锅贴玉米饼子。小时候手小,不知道怎么贴玉米饼,我和姐姐忙得状况百出,不是柴锅下面的火没点着,就是水没烧热就心急贴饼子,一不留神饼子就掉到锅里了。后来在母亲的指导下才在失败中摸出经验,其实贴饼子是有窍门的,窍门就是一定要把锅的温度烧上来,听到锅中的水被烧得“嗞啦”作响时,再将手里的玉米面捏成团,放在手里拍扁,这时往锅的四壁上一贴,它就粘上了。

玉米饼

玉米面很松软,用稍微有点温度的水和面最好,和面时水别放太多,能将玉米面浸润透就可以了。待锅中水烧开,将玉米面团拍扁,贴在锅的四壁上,蒸熟即可食用。

那时候我手小,一个大柴锅壁上能贴十几个、二十几个拍扁的小饼子,等水烧干,贴上的饼子也就熟了。贴熟的玉米饼上面有一层烤焦的硬壳,我特别喜欢吃焦脆的那一层,非常好吃。在基本吃不着油水的小时候,一点油都要等家里来了亲戚朋友才能用,平时没油吃,我常偷偷地弄点儿花生油瓶底剩下的油根儿,控一控,勉强控出几滴,把贴饼子的硬壳打开,把油控在上面,再放上一点点盐,合上饼盖,就那么咬着吃,在当时觉得特别香。

后来家里生活条件稍微好一点了,能吃到一点点猪肉了,家里常用肥猪肉炼点猪油,雪白如膏状的猪油夹在贴饼子里撒上一点点的盐粒又有油水又能吃着点儿肉味,还能捞着点儿猪油渣吃,这在当时算是奢侈又好吃的美味了。

除了玉米饼我们还可以用玉米面做成常见的窝窝头,关于窝窝头还有个有趣的历史记载。传言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慈禧太后仓皇出逃,逃荒路上饥饿难墨西哥人最爱吃的粮食。玉米与肉食、蔬菜的搭配是更值得我们学习的吃法。

耐时,有难民递给她窝头吃,她吃后觉得十分香甜。后来,慈禧回到北京,下令御膳房制作这种食品。御膳房不敢违命,但试制了好几次,都不合慈禧的胃口,最后绞尽脑汁的厨师们用过细箩的玉米面、黄豆面,加上优质白糖和糖桂花,仿照普通窝头的样子,做成颜色鲜黄、细腻甜香、上尖下圆、中有小洞、精巧别致的小窝窝头,才终于勉强过关,后来这道点心成为清宫御膳房的名点。从此百姓间也流传着“饿了吃糠甜如蜜,饱了吃蜜不觉甜”这句俗语。

虽然用粗粮做成的窝头吃起来不像吃细粮那样顺口,但常吃窝头除了能给自身提供能量外,同时,黄颜色的食物本身也健脾。如果我们自己在家中蒸窝头觉得玉米面口感粗糙,可以学御膳房,在做时适当地加一点糖,其实蒸窝窝头用稍微粗一点的玉米面来做,蒸出来的窝窝头会很暄。现在的一些老北京餐馆有时也可以看到一道叫作“臭豆腐炸窝头”的主食。就是将窝头蒸熟后再切成薄片,然后下油锅煎炸,炸成金黄色时出锅。食用时先将一片炸好的窝头片均匀地抹上臭豆腐,再用另一片窝头片合在一起,就可以咬着吃了。不过要注意哟,这里的臭豆腐可一定要用正宗的北京特产“王致和”臭豆腐才行,这种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是真香,不像国外的很多臭味食品那么表里如一,使人不能接受。

人体垃圾清道夫:大子粥

我们小的时候吃窝窝头,能吃出玉米原滋原味的香甜来,而现在再也吃不出小时候的那种感觉了,究其原因我想是因为当年的玉米面都是由传统玉米磨成的,不像现在的玉米品种经过改良,产生了变化。

经过改良以后的玉米发黏,现代人十分喜欢,但我个人却不主张多吃,因为玉米的这种黏性容易助湿,使人不易消化。我觉得爱吃黏玉米的人还不如去吃用糯米做的年糕,糯米是养胃的。而脾本身就容易燥,怕湿,所以我在此劝诫现在的年轻人,尽量少吃黏玉米。但是对糖尿患者来说长期吃黏玉米却有一个好处,因为糖尿病病人经常感觉饥饿,吃点儿黏性的东西助湿把胃阴滋住,这时人体就不产生饥饿感了。

小时候在农村,大家的日子过得比较穷苦,那时候的玉米面是一毛一分七厘一斤,一般家庭每天的食物都以它为主。那时人们只管填饱肚子,不懂玉米有啥营养,现在想想那时人们虽然穷,可是身体相对来讲都还不错。

后来我才慢慢知道,玉米是一种天然的、可以清除体内毒素的食物,可以把它比作人体内的清道夫。如果一个人长期血脂高,吃上一段时间玉米,能很好地清理肠道内的油脂。

在东北菜里,用颗粒小的老玉米粒经过简单加工出来的东西熬粥,用东北话讲,叫“大子”粥,叫法虽然有些掉“渣”,不过经过熬制出来的粥真的是非常香甜可口的,经常食用有很好的通便作用,使得体内垃圾不积存。常吃玉米排出的大便都是金黄色香蕉形的圆柱体,无味,无臭,软硬适度,不黏腻。现在人拉的“糊糊”,就是因为体内潮湿,油腻过大。从饮食均衡的角度上来说,如果我们今天吃红烧肉,就一定要尽量搭配窝头作为主食,或搭配其他粗粮来吃,这样的搭配使粗粮好吃,肉还不腻,既均衡又健康。

黏玉米流行,但不利于健康,建议要少吃。真正更好的玉米是老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