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文乾义作品选(随笔卷)
3982700000075

第75章 职场(1)

1

职场如战场,很多人这样说过,包括一些名人和大师。如果说它们略有不同之处,只是职场上失败,不至于危及生命,但战场上则不然。职场上的胜利是竞争的胜利,其压力也源于竞争。而竞争往往是在心里的暗流涌动的战场上,如雄心万丈一般不能平静——初入职场一般都会如此。但时间一长,会觉得太累,甚至崩溃,不得不放慢心理上追求的速度。喘口气静下来想想:作为一生的事,还挺漫长呢,悠着点吧。职场上看不见天空,到处是面孔。

最遥远的距离是周一到周五,最短暂的距离是周六到周日。所以,在职场上要有些耐力的训练,要张弛有度,不要把弓拉得过满。“短促突击”只能用于一时一事。而职场是长跑,合理分配体力与精力是策略。关键问题是心一定要安静下来,不必看到某人灵感般上升而失落。别总是在梦里自己与另一个自己没完没了地战斗。

像每天上班要泡一杯茶,像坐久了要站起来走走,活动一下,像遭到上司批评之后长长地出一口气,这些都应该划入“善待自己”的范畴。其实喝白开水也不错。有的宣传说,喝白开水最好,最有益于健康,白开水里包含多少种人体所需要的元素。而喝茶或喝其他什么,可能都会因经过多次加工遭遇污染。但没人问:如果水被污染了呢?

在北方的一座城市,曾经发生过一次著名的事件。也许有人记得也许有人忘记:上游的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有害物质流入松花江。这个城市停水七天,居民人心惶惶,犯罪案件频发。等到来水时,一省之长要带头在电视里喝水,但还是有老百姓不敢喝。如果停水时间再长下去,这个城市可能就要失去控制了,很危险的一个事件给上层和老百姓分别留下了不同的经验。

想想喝什么都不保准,奶粉出过问题。吃什么也不保准了,染色馒头出来了,还有瘦肉精、添加剂、化妆的带鱼等,除非去喝银河水,或去吃星星,可办得到吗?对于假奶粉和染色馒头这类现象的出现,有的媒体或专家分析说,是利益和道德问题。其实,是这样吗?不。表面上看是,但实际不是。是良心坏了,精神坏了——这样的病似乎要流行起来,有什么良药可治?

想笑就笑,但不能乱笑。想哭就哭,但不能乱哭。想说就说,但不能乱说。总之,在职场上不必对自己太苛刻,走路不要让脚步轻得别人听不见,自己累还会吓别人一跳。开会时可以去洗手间方便,顺便抽支烟也不是不行。至于一天要换一件衬衣而且是熨过的,没这个必要。当然适当苛刻是需要的,是规矩要求下长期以来形成的素质,总不能开会时大家都已经坐好,只见你一个人站着不动,或者打手机的通话声高过上司讲话的声音。

如果没有通勤车或专车坐,不要埋怨,也不妒嫉那些坐专车的,就毫不犹豫地去坚持坐公交或地铁。即使挤一点儿也有好处,是一种生命体验而不仅仅是生活,能让人保持日常的奔跑着的但实际很疲惫的生活状态。公交和地铁是社会领域,什么事什么人都可能遇得见,坚持下去能感受到自己的不易,也能理解别人的不易。所说的“理解万岁”的话,不是开玩笑,是真的需要。如果在北京工作,每天上班要比在别的城市早起两小时,如果顺利才能保证不迟到。如遇堵车那就麻烦了,这样的事经常发生已见怪不怪了。

有专车坐时(指公派的车而不是私家车),就意味有了位置,往下看全是笑脸,但也要学会一个人单独走路,梦游式,散漫式,都行。长期不走路,腿就先老了,还有脑子。据说小脑萎缩就是因为不走路。当然,不走路还容易得别的毛病。当然不论坐车,或走路,人都会老。所不同的是:不要在还没老的时候,颈椎老了,脊椎老了,腿脚和脑子也提前老了。

骑自行车是最好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市里的即使在一个县城的上下班时间,自行车是一道风景。那时的永久牌、飞鸽牌,还有一种什么牌的自行车,至今让人兴奋。但现在看不到了。骑车的人越来越少,也许只有午夜时分,加班的人悄无声息地穿过街灯。据说街道改造后,把自行车道令人匪夷所思地取消了。所以在今天大街上,看到有人骑自行车已经像看到文物一样稀少了。

2

职场语言有一套自己的系统。比如彬彬有礼、表情自然、废话连篇。但不一定非要面带微笑,这样会造成一种装饰性效果,容易出假,真实性在职场的交往中是必要和能够赢得人心的。人人都认可真实,但人人有时候又不得不背离真实。

如果你有足够的能力,你可以试着改造职场语言,比如,加入时尚的,网络的,文学的或哲学的,都可能产生好的结果。这是你的贡献,但你不要期待得到承认,不要这样想。

每天的常用词只有几个。一个是:忙吧。一个是:忙。另一个是:在开会。在电梯里、会议室里或走廊里相互遇到,除了这几个常用词之外,就是一个手势:摆手。这些都是虚的,谁知道谁忙不忙?但这些词实用。

语言训练是必要的,像每天要吃饭。说话能力有时代表一个人的全部能力,这个能力的核心是要得体。汇报工作要有打印材料,要有PPT,但不能照稿念,要用自己的语言,这时上司才通过属于你自己的语言看到了你的水平。上司以为这是一个真实的你。请示工作要干脆,不要以为多跟上司说几句就能套近乎。至于上司说多说少尽管听着就是,不要当面埋怨上司太啰唆。

按不同对象来选择自己不同的语言系统,是一门比较深的学问。不可能人人都会,而会的人同时能获得很多机会,比如晋级,加薪,或出国培训,也有可能当上年度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但对一般人而言不大感兴趣,主要原因是动力不足。

用自己的语言对同事的某些工作业绩要多支持,多羡慕。支持别人就是支持自己,羡慕也一样。比如说:看你做的有多出色,言外的意思是我与你是同样的。比如:你是最棒的,言外的意思是我们都如此。

用自己的语言对上司的某些能力多表扬,而且要以严肃的态度。像下属一样,上司更需要表扬。你表扬得越准确,上司越觉出你能力强。多表扬他几次,你离晋级或加薪就不会远了。比如:今天的决策不是谁都能做出来的。上司会很舒服,因为是通过比较。但对上司的表扬也要适度。上司也是人,比你也强不多少,而上司往往比你更容易骄傲。等到上司骄傲时,眼里就没有你了,当然也没有了别人。

有趣的是一些废话,在职场上要以“作用巨大”、“魅力无限”来界定。这些话是指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永远正确无误的,过不多久会成为垃圾的东西。听起来很动听,但不一定舒服。说多了,自己都腻歪但不能不说。其实,这些话人人都知道并无多大意思。

3

如果你一不小心,当上个小领导,业务主管或经理什么的,记住千万别把自己当回事。比你级别高的太多。你往上看全是屁股。实际上你的这一级别,与过去农村生产队出工时打头的人差不多,就是带大伙干活儿,而且是带头干,多干。先不要想着“脱产”的滋味儿,当甩手掌柜的,还没到时候。这阶段开始你要练习讲话了,这是当领导的基本功。过去的说法是当领导要有“能写能说”两件本事,现在不同了,具备讲话一件就差不多。

讲话要短。别以为一口气能讲几个小时才是水平。即使讲课,几个小时下来,对面已经没几个人了。有人研究过:讲话超过一小时之后,每延长5分钟要流失十分之一的人。但不知这个研究成果是否可信。如果讲话超过三小时,场子上基本上剩不下什么了。而几乎所有剩下的,可能都是最有意见的,但又不想当面说出来,留在背后说。

讲话最好不用稿。一旦用稿讲话会长。当然,不用稿的讲话更容易长。这里说的不用稿是不用秘书们写的稿,而是用自己的腹稿,不是写出来的,是记在自己心里。如果想达到让别人认为有水平的话,讲话不能重复,比如:吃好喝好或喝好吃好一类。再有,也许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看法的讲话最能看出水平,但不能乱讲,且讲话时间不超过10分钟。这样的讲话在结束时至少能得到一次情愿的掌声。

因为在职场里,与在剧场里差不多,所说的掌声有几乎完全不同的意义。领导讲话开始时的掌声是礼节性的,表达的是尊重,或者是主持者硬要的,因为他总不放心似的说一句:请大家掌声欢迎。讲话中间的掌声,有的是讲话的人故意抬高声调之后,提醒大家要来的,有个别是自发的(这很难得)。讲话结束时的掌声一般比较热烈——因为,掌声是庆贺一段冗长、枯燥的时间的结束,或者可以解释为:终于结束了。

4

开会几乎是职场上最重要的事,或者说是最重要的事之一。开会就是工作。各种各类会议的密集程度,相当于密集的雨点。雨点大时工作就紧一阵,过后工作就松一阵。职场的规律就这样。你细一点观察,就能感觉到台上坐的与台下坐的,是两个世界的人。

时间长了,对开会反感的人不会少。而如果不开会就无法工作。即使上级来检查听汇报,也一定要说,会开过了,任务安排下去了。但各种会太多,会上的各种精神就多,精神一多,有时候大家就慌了,不知该先干哪个后干哪个。一来二去,把下边弄得精疲力尽,没有精神了。领导讲,这个会很重要,这个讲话很重要——这么多重要的会,重要的讲话,传达到了下面就没办法重要起来了。前段时间,在手机短信上看到关于开会和领导讲话的一个段子,说得有些偏,并无多少内涵的东西。但如果领导讲话像手机段子那样有意思,大家的看法也许能变一变。

尊重下属的意见很重要。当下属提出的意见与你不一致的情况下,你要想一下下属的意见实施起来会怎样。如果照样解决问题,你应该当场赞同下属的意见。处理好多事情都有一个差不多的道理:解决一个问题,可能有多种方案,并不是只有领导提出的意见是唯一正确的。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就是这个理。由于你采纳了下属的意见,你的胸怀就又宽阔了许多,下属的积极性得到了尊重——实际上还是你有水平。一旦养成了这个好习惯,你就能接纳江河湖海到你胸中来了。

不要指望否定上司的错误决定而使其得到纠正。你遇到的上司如果听得进去,应该早些自己改正了。你的这个上司是一个专横而心胸狭窄的,偏偏你遇上了,算你走运,因为你能得到很好的训练。但你不要急,一旦这个上司调走,来一个毫不逊色于他的上司,几乎他所有的错误就会像新闻一样浮出水面。但你不能指望让自己松口气。

官升脾气长,似乎有道理也似乎不尽然。爱发脾气是一些上司的毛病,有的是上司的性格使然,有的则是上司自己不自信。一旦不自信,下属要遭罪了。因为不自信会导致多疑、多变、多心——给这样的上司当下属,要小心,不要怕心累。要脸皮厚,别太往心里去。要随时准备岗位调整,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把你工作变了——有时可能提升,有时可能降级,有时可能换到别的部门。更多时候,是你时刻准备着。跟这样的上司在一起,不会开心。如果能换个上司最好,换不了,你就争取把你自己换到别的部门。离开是最佳选择;实在离不开,只能自认倒霉。

5

职场上的竞争是多方面的。有人际上的,背景上的,情感上的,能力上的,也有文字上的。写材料是能力,是一项基本功,现在虽说这个能力不再像过去那么重要,但如果你有这个专长,关键时还能用得上。但要注意:用词有度,别忽悠。比如写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企业经营发展问题,或业务发展问题,要依据实际来选择适合的概念。所说的“实际”是实际情况,所说的“适合”是准确。准确的东西才符合实际。

一般情况下,关于发展的提法有多种。在各行各业,对发展的概念也有不少发明创造。大体上有渐进式发展、优先发展、适度发展、超前发展、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稳步发展、突破性发展、健康发展、跨越式发展、雪崩式发展、较快发展、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更快发展、科学发展——虽然对于这若干种发展的提法,要做到准确运用是一件很困难的工作,但要尽可能选准。准确的提法更有说服力。

而文字材料的措词也要有分寸感。一件事没有做完,就不能说“全部”完成,或许用“基本上”更准确。还有一些诸如,原则上、总体上、实际上等措词也是有它们的用处,常见于领导讲话和文件的文字之中。

当然,说文字能力决不是仅指准确问题。比它还重要的是归纳和概括能力——就如同把一堆柳条儿编织成一个看上去类似精美的工艺品的篮子一样。如能做到这样,你似乎可以接近了上司的水平,但不要说出来。不要说某些提法是你的,或是你的专利。如果说出去,那就是上司没水平了——这是上司最忌讳的事,以后你可能没什么好果子吃。

有的上司喜欢在讲话里用一些唐诗宋词来装点一下,这是比较讲求底蕴的、高雅的、不落俗套的做法,作为秘书就要投其所好,做好这方面的准备,没事时多浏览一些相关的东西,有备无患。比如春天讲话用哪一句好,秋天讲话用哪一句好;讲形势大好时用哪一句,讲振奋精神时用哪一句——都要心里有数,搞清意思,不要“摆乌龙”。不过,说句实在话,这套花拳绣腿,一点用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