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塔木德智慧枕边书
398700000031

第31章 适度地享受,适度地工作——犹太人论享受 (1)

犹太人提倡“适度的享乐,适度的工作”,这样的人生才是完美的。

正如《塔木德》书中所云:财产越多,好梦越少;妻子越多,安宁越少;女仆越多,贞洁越少;男仆越多,治安越乱。

让人生丰满、充实而有意义

有一艘船在航行途中遇到了强烈的暴风雨,偏离了航向。到次日早晨,风平浪静了,人们才发现船的位置不对,同时大家也发现前面不远处有一个美丽的岛屿。船便驶进海湾,抛下锚,作短暂的休息。从甲板上望去,岛上鲜花盛开,树上挂满了令人垂涎的果子,一大片美丽的绿荫,还可以听见小鸟动听的歌声。于是,船上的旅客自然分成五组。第一组旅客,因担心正好出现顺风而错过起航时机,便不管岛上如何美丽,静候在船上第二组旅客急急忙忙登上小岛,走马观花地浏览一遍盛景,立刻回来;第三组旅客也上岛游玩,但由于停留时间过长,在刚好吹起顺风时急忙赶回,丢三落四,好不容易占下理想位置;第四组旅客一边游玩一边观察船帆是否扬起,而且认为船长不会丢下他们把船开走,故而一直停留在岛上,直到起锚时才慌忙爬上船来,许多人为此而受了伤;第五组旅客留恋于美丽的风光,充耳不闻起航的钟声,被留在岛上,结果,有的被猛兽吃掉,有的误食毒果生病而死。那么,假如您是旅客,您会是哪一种呢?犹太人认为,第一组对快乐缺少体会,人生缺少乐趣;第三组、第四组由于过于贪恋和匆忙,吃了很大苦头;只有第二组人既享受了少许快乐,又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这是最贤明的一组。

犹太人提倡的就是“适度地享乐,适度地工作”,这样的人生才是丰满、充实而有意义的。正是出于这个道理,犹太人认为享受人生乐趣是人类的特权和义务,漂亮的衣物、漂亮的家、贤惠的妻子、聪明的儿子,这会使人心情愉快,工作中也力量倍增。所以,拉比们把发誓不喝酒的人认为是“罪人”和“傻瓜”。但拉比们在对酒的态度上也体现了犹太人那种掌握尺度的分寸感,故而他们也认为,酒这种东西最忌过度,一喝多了,麻烦就来了;“只要不沉溺酒杯,就不会犯罪”。想一想生活当中那些因烂醉如泥而丢尽脸面,甚至因饮酒过度而冻死在大街上,更觉犹太人的态度非常有道理。所以犹太人认为,当魔鬼要造访某人而又抽不出空的时候,便会派酒做自己的代表。

当年诺亚种第一棵葡萄树时,魔鬼撒旦跑来问:“你在干什么?”诺亚说:“我在种一种非常好的植物。”撒旦表示他从来没见过这种植物长的是什么样子。诺亚便告诉他:“它会结一种非常甜而可口的果实,喝了这种果实的汁后,人就会觉得非常幸福。”撒旦一听,来劲了,非得加入这种幸福行列中来。于是,他跑去抓来羊、狮子、猪和猴子,把它们一只只杀死,拿它们的血做肥料浇下去,葡萄长出来了,最后变成了葡萄酒。因而,人们刚开始喝酒的时候,温顺得像只羊;再喝一点,就会像狮子那样的强大;再喝下去就会像猪一样肮脏;喝得实在是太多了,就会像猴子一样唱啊跳啊,全无一点自制力。这就是撒旦送给人类的“幸福”。当然,完全放弃享受,一味地拼命工作也不应提倡。所以,犹太人推崇真实,顺其自然,即使有不好的念头但只要不去做就是高尚的人,这才是真正的、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人为造出的不食人间烟火的“神”。

工作不是生活的唯一

不管什么,只要在你权利许可的范围内,你就用最大的力量去做。因为在你即将进入的未来世界里,没有行动,没有思想,没有学问,没有智慧。

犹太人认为,世间除了快乐之外,还有罪恶跟在后面,因此人们应防止过度贪婪。

比如,当一个人习惯了大吃大喝,一旦吃不上,喝不上了,他就会感到失望,他就会卷入最辛苦的事务,为了钱财奔波,只为了保有他已经用惯了的餐桌。这引发了狡诈和贪婪,随之而出的是伪誓和其他一切随之而来的罪恶……然而,如果他不受到快乐的引诱,他就不会堕入这些罪恶的深渊。

一个人在杜绝贪婪、罪恶的前提下,可以力所能及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和快乐,这是造物主赐予人类的权利。

在看重金钱的西方国家,高层管理人员却呼吁回到家庭生活中。有人提出的口号是:“走向生活,在职业和私生活之间寻找平衡。”哈佛大学商学院的一个系主任克拉克对今年的毕业生说:“事业上的成功抵偿不了私人生活的失败。”

35岁的德国人克里斯托夫?魏斯属于事业有成的年轻精英。他有两个年龄分别为4岁、6岁的孩子。他尽可能抽出更多时间去照顾孩子们。魏斯说:“身为父亲,照顾孩子的乐趣对我来说就像做成了一笔生意后的心情。我经常在周末赶回家去,这样,我每周就可以同儿子一起游泳了。同孩子一起锻炼,我自己也变得精力充沛。”

据德国社会问题研究所在1999年进行的调查表明,年轻的德国人认为家庭是最重要的领域,排在最前面的位置,其次是友谊、健康和爱情,前程位于第5位。

工作和家庭几乎构成了个人生活的全部。价值观不同,对它们重要性的判定也会有所差别。无论你更偏向哪方面,你都不能忽视另一方面的重要性。事业和家庭就像是人的两条腿,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踏实、长远。工作出色可以为家庭提供更好的经济保障;家庭幸福也可以为工作创造稳定的“后勤”。

家庭和工作虽是完全不同的人生领域,但又是密不可分的。杰罗姆?沃伦事业做得有声有色,家庭也经营得无比温馨。在经历了最初创业的动荡、夜以继日之后,现在的杰罗姆虽然也会常在各地东奔西跑谈项目、谈合作,但他却将家庭与健康列在了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在大部分时间里,杰罗姆的生活很有规律,按时上下班,经常与家人相处。即使出差在外,杰罗姆也时刻把家人放在心上。因此,杰罗姆才有了一个幸福稳定的家庭;也正因为有家庭的强大后盾,杰罗姆才能放心大胆地干事业。

只有事业与家庭都成功,才算是真正的成功。假如你只是事业成功而家庭不幸,你就不可能幸福;而假如你事业失败,一家生活没有着落,你也不可能幸福。家庭和事业是幸福钱币的正反两面,只有合二为一,幸福和成功才算真正实现。

平衡事业与家庭

赚钱为了享受,这是犹太人赚钱的目的,也是他们对于商业目的的最好诠释。因此,犹太民族在经商时劳逸有度,使工作与生活两不误,真正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

在犹太人看来,没有空闲,不会合理安排时间的人,是不会赚钱的人。犹太人认为,要赚钱,首先得有赚钱的时间,而且在赚钱中要合理使用时间,否则就等于白白浪费时间。人的一生是短暂而又漫长的,许多人成天忙忙碌碌却无所作为;许多人整日沉湎于酒桌牌桌之间,日子被无端地浪费,这些人都不会合理安排时间,注定成不了大器。

有的人之所以是“大忙人”,是因为他一直在辛苦地工作,为赚钱而忙碌。按照犹太生意经,该忙的时候就要忙,否则没有效率。但是,“忙”与“闲”是相对的,学会“忙里偷闲”,生活才是丰富多彩的,会生活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因此,犹太裔人又常常是“大闲人”。

犹太人视时间如金钱,他们在做生意时会客观而若无其事地谈论自己和别人的寿命:“先生,今年70岁了吧,大概还可能再活5到10年左右!”

对于其他任何民族来说,若初次见面就谈这种“不吉利”的话,一定会遭到对方的白眼。而犹太人却很坦然,他们认为人生下来以后就注定要死,不必对死畏之如虎。知道自己还能活多久,就意味着知道自己还能赚多少钱。犹太人活到老赚到老,他们对死的态度是客观和冷静的,一旦知道还能活几年,就会抓紧这几年享受和赚钱。

由于犹太小孩子从小就接受“自主”教育,所以犹太老人也不可能依靠子女赡养,只有自己赚到了钱,安逸的生活才会有保障。正是因为犹太人自知天命,他们便拼命抓紧时间赚钱。同时,他们又是世界上最懂得享受的人。

因此,犹太人认为,应该松弛一下自己紧张的心情——放下一切工作,去思索一些问题,譬如:自己为什么会诞生到这个世界上?负有什么使命?何谓人生的目标等等都是人们最基本的思索,即使永远无法求得答案,也会加强一个人思考的深度。

此外,人还应该学会放松自己,学会去休息。有很多人常常为了努力工作,而逐渐远离自己本来所应拥有的生活。犹太人认为,乍见之下,“忙碌”似乎是一种勤勉,其实不然,忙碌并不是一直都值得称赞的。

为此,犹太人最大的生活特色之一,就是他们十分重视假日。在以色列,犹太人有许多假日,遍布世界各地的犹太人也常常把度假作为自己生活的重要部分。

在假日里,犹太人不谈论有关工作的事,不思考有关工作的问题,不阅读有关工作的书,也不从事有关工作的计算,全身心地娱乐、放松。

在假日人们可以访问朋友,把工作抛诸脑后,可以彼此交谈,谈人生观、人生以及艺术……父母与孩子相处,查看孩子们的作业,询问他们在学校中学到些什么,或者约好友或者带全家周游各地,既饱眼福又饱口福。

在犹太人心中,工作对人生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一个人只知工作,而不知休息的话,他们会失去了人性。因此在假日里,他们能真正脱离所有工作的羁绊,全身心地休息。

可以想象一下,你在事业上蒸蒸日上,但你的家庭却一片混乱。老婆离婚了,孩子变坏了,你的家里冷冷清清,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即使你在事业上获得巨大的成功,又有何人与你分享呢?你不敢回家,害怕孤独,于是你就更加疯狂地工作,你也就获得更大的成功。然而,你快乐吗?你幸福吗?当你看到别人的家庭其乐融融时,你会不会很惆怅?你会不会觉得自己丢失了很重要的东西?是的,你丢失了家庭,也丢失了幸福。

你还可以仔细揣摩这样一句老话:贫贱夫妻百事衰。有钱不一定就有幸福,但没钱一定不会幸福。当你和你的家人整天为吃饭穿衣而发愁,当你眼睁睁地看到你的孩子因为贫穷而耽误受教育,你难道还能感受到生活的乐趣吗?你还能够体会到家庭的幸福吗?

古人说先成家后立业,现代人则信奉先事业后家庭。这都是片面的。事业与家庭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它们是并列的关系,需要你同时经营。如果经营得当,你就能自由地穿梭在事业与家庭之间,你就能在平衡中感受到人生的无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