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一本书读懂星云大师
399800000034

第34章 超越得失,快乐是本分

你快乐吗?

你以何为快乐?

星云大师说,世间有许多人以为快乐的来源有爱情就好;爱情很美,但爱情带给人的痛苦更多。社会上多少不幸的悲剧,都是源于“情关”难过;多少人为情所困,导致身败名裂,甚至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不都是为情而引起的吗?

有的人认为有了名位就会快乐,名位可以满足人的雄心壮志,但一般人名位高了,往往不懂得普利大众,只知高高在上,反而失去了群众,甚至失去了自己。

……

那么星云大师是怎么看待快乐的呢?他认为快乐就在人的心里。

快乐是超越得失的一种本分,例如有的人隐居山林,在山林里,与清风明月为伍,清风明月就是他的快乐。

是的,爱情、名利都是得失无常的,而清风明月谁都抢不走,你的心里以此为快乐,快乐便永远驻守在你的心里。

星云大师曾经讲到有人要上山出家,问他有什么条件。星云大师告诉他:出家不是交易,没有什么条件。但要回答一个问题,答对了就有僧伽的资格,问题是:“佛光山是谁的?”

有些人会说:“佛光山是你星云的。”

在星云大师看来,这种分别你我的心识,是修行的阻碍。你在我的地方出家,你能永远安住吗?我的地方不一定很好,稍不合意,你住久了也会厌倦,“桃源虽好,终非久恋之乡”,你没有共识,没有融合,能安心立命吗?

佛光山是谁的?

星云大师想听到的回答是:“佛光山是我们自己的!佛光山是我们佛光人的!”

只有到达了这般境界,才能真正从心领悟到快乐。

有一个商人坐在一个小渔村的码头上,看着一个渔夫划着一艘小船靠岸,小船上有好几条大鱼,商人对渔夫抓这么大的鱼恭维了一番,问他要多少时间才能抓这么多。

渔夫说:“不一会儿工夫就抓到了。”

商人再问:“你为什么不待久一点,好多抓一些鱼呢?”

渔夫显得不以为然,他说:“这些鱼已经足够我一家人生活所需了!”

商人又问:“那么你剩下的时间都在干什么?”

渔夫回答道:“我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抓几条鱼,回来后跟孩子们玩一玩,再美美地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我的日子可过得既充实又忙碌呢。”

商人不以为然,帮他出主意,他说:“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去抓鱼,到时候你就有钱去买一条大一点的船。自然你就可以抓更多的鱼,再买更多船。然后你就可以拥有一个渔船队。到时候你就不必把鱼卖给鱼贩子,而是直接卖给加工厂,或者你可以自己开一家罐头加工厂,由此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生产、加工处理和行销过程。”

渔夫问:“这要花多少时间呢?”

商人回答:“十五到二十年。”

渔夫又问:“然后呢?”

商人笑着说:“然后你就可以在家当皇帝了,你就发了,可以几亿几亿地赚钱。”

渔夫问:“然后呢?”

商人说:“那时候你就可以退休了,你可以搬到海边的小渔村去住。每天睡到自然醒,出海随便抓几条鱼,跟孩子们玩一玩,再美美地睡个午觉,黄昏时晃到村子里喝点小酒。”

渔夫说:“你说的这些我现在已经做到了,那又何必大费周章去做那些事情呢?”

由此看出,生活中有多少人也像故事中的商人那样在四处寻找快乐呢?他们拼命赚钱,竭力争夺名与利,以为拥有了很多物质就可以拥有快乐,岂不知,快乐根本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复杂和难求。

要想使自己真正快乐起来,与金钱没有多大关系,与之关系密切的是通过自身长期的精神修炼,不断给自己的心灵注入一种营养素——把快乐种在心里。很多时候,我们由于舍本逐末,为了外物而忽视了内心的快乐,忘记了快乐才是最本分的事情。

快乐从“心”开始,这也许是对快乐最好的诠释。请从此刻开始记得:你改变不了自己的容貌,但是你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态;你改变不了事实,但是你可以改变对事物的看法;也许我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可是我能增加生命的宽度。